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我们对作文的批改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改革,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批发模式。 一、示范性批改。即教师对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做细致全面的修改评点,具有示范性。主要运用于学生自改作文的起始阶段,让学生在老师的精批细改中了解作文修改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而逐步通过自改练习,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二者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的作文要让学生自己改。 传统的精批细改的作文批改形式,只强调教师的详批详改,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完全放在被动的位置上,是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相悖的。新课程强调学生主体,强调语文教师要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黄立参 《广西教育》2012,(25):45-46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公认最难的是作文教学,让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则是批改作文。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学生写,教师改”的原则,弊端是老师辛辛苦苦地改,学生走马观花地看,收效甚微。为此,笔者在《指导小学生自改与互改习作新思维》的课题研究中,尝试改变教师批改习作一包到底的做法,提倡作文由学生自改和互改,体现作文教学的过程性与合作性,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与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文教学要打破传统的封闭状态,拓宽和开放更多的作文教学资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改的优先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批改,培养他们的自改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一、关于学生参加实践评改的必要性分析1.从作文教与学的现状分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评价模式一直是"学生习作,老师批改"。殊不知,这种模式严重悖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于"教"于"学"都非常不利。从教师的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最繁重的工作便是作文批改,传统的作文批改老师是主体,"精批细改"使教师陷入作文批改的"苦海",不但费时间,而且收效小,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在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作文批改方式亟待改革,应从教师一人包办代劳到放开手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脑动手互批自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一、发动学生主动参与评改,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张新生 《语文天地》2011,(20):22-23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总是老师先布置学生写作文,学生写好后,再由教师包揽,逐一批改。从标点符号,字词句段到篇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75):53-54
<正>作文批改是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自己习作效果和教师获得作文教学效果反馈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大部分老师依然应用"学生作文,教师批改"的背靠背式的传统批改方法,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写作文评语,甚至不厌其烦地帮学生"改"作文。试想,有几个学生能从老师的评语里,获得写作的长进呢?又有多少学生能从老师的"改"里琢磨出道道呢?所以,常常能听到老师们无奈的叹息:  相似文献   

8.
赵卫国 《考试周刊》2009,(19):53-53
传统的作文教学强调精批细改,随着时间的推移,作文精批细改的弊端也日趋显露。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作文批改方式已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综合能力。新课程的热切呼唤,为学生参与作文批改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对传统作文批改方法进行改革便萌生。从改变教师及学生的陈旧观念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逐步使学生掌握一套评改作文的方法。这过程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有效提高了学生作文评改的实效。实施作文批改方式的改革,打破老师全盘包揽改文,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作文批改现状:由老师一人改花费不少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只看等级,很少关心老师批改的内容,这样,老师的批改成了收效甚微的劳动。俗话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其实,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实施以读促改,进行"导改、自改、互改、悟改"四步系列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失为  相似文献   

10.
刘日平 《教师》2014,(18):24-24
正作文批改令不少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头痛,并且常常是"吃了力却不讨好"。老师虽然花费了很多精力去批改作文,学生的作文本上写满了教师的批改语,而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提高甚微。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把作文的"批"和"改"全由自己一个人揽下来,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  相似文献   

11.
许萃 《小学生》2013,(9):35-3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批改中,"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通过引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批改以教师批改为主,适当地让小学生进行作文自改和  相似文献   

12.
<正>批改作文是最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事了,六七十篇习作至少得忙活几天。老师虽辛苦,学生对老师的评语却只是简单地看看,作用并不大。这又怎么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他还说:"我们应当有个共同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分内的事。"这充分强调了作文的自主性。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批作文,构建作文自我评价体系,对学生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传统作文批改的主要弊端,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提出: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单边批改为"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的多边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只有改变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把批改作文看成是分内事,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品质。一、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写作中自我监控运用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中国大学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 ,作文批改形式通常不外乎教师批改 ,同学互改 ,小组集体批改等。这些批改形式有它们独到的优点 ,但缺点却丝毫不能忽视。本文旨在探讨另外一种作文批改方式———学生自我监控加老师评改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 ,得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一、学生对老师批改 ,同学互改和自我监控加老师评改这三种批改形式的态度有何差别 ?二、这三种批改形式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何影响 ?  相似文献   

16.
<正>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体会,作文的批改历来也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客观地说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给家长看的,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实际意义并不大。作文批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把教师批改作文作为批改的唯一形式,叶圣陶是持否定态度的。对教师的精披细改,他提出疑问,"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他指出教师要有教学机制,要有改革精神,要不断探索作文批改的新路子。事实上,大量时间用于批阅作文,教师用于设计教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一直都是困扰广大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而批改作文作为作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更是让语文教师伤透了脑筋。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多数是尊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传统原则。作文批改全由教师包办。老师改一篇作文,至少也得用5分钟,有的甚至要  相似文献   

18.
郭宏谚 《甘肃教育》2020,(4):113-113
"精批细改"是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形成的习惯与原则,效果如何?细细思量,有其弊端。首先,"精批细改"使得学生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其次,"精批细改"好似注入式教学。老师在批改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作文"标准"去框定学生的作文,这样必然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让学生作文过于"符合"老师的要求和喜好,而不一定能写出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最后,"精批细改"的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19.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批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达到“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作者,这才是合乎规律的教学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通过自己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和总结,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应注重把握好三个环节,即学生自改、同学之间互相批改和老师批改。 一、学生自改 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自改必须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在自改之前,老师应将该篇作文的基本要求告诉学生,必要时提供范文,怎样组织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