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成功智力理论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是有别于传统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强调的是教育的多元性,培养的是会学、会用、会创造的创新人才。我们认为,促进智能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如何促进学生智能与人格协调发展的思考中,我们注意到了美国学者斯腾伯格(RobertJ.Sternberg)提出的智力概念———成功智力(successfulintelligence)的有关理论。斯腾伯格于1996年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是心理学界关于智力研究和定义的较新一次尝试。所谓成功智力,在斯腾伯格看来,就是“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而采取相应的行动,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创新人才的宗旨是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充分的重视。本对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旨在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27):3-4
智力和人格的正常发展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二者既存在较大的差异,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教育中应重视学生潜力开发和智力发展,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双提升。在实际教学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两者有机结合,推动两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打造“学在南昌”品牌,办人民满意教育,关键要靠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来实现,这既是党和政府、社会及学生家长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也是教育工作者责任心的体现和永远的理想追求。在南昌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教育改革攻坚进入关键期,全社会重视、支持、关注教育氛围日益浓厚的今天,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我市教育的科学、均衡、协调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突出、更加迫切。因此,新学年的教育工作,我们将重点围绕推进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协调发展来展开。  相似文献   

5.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学校教育的主旋律。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明确教育思想的人本化,即充分尊重人,发展人的主要动性;其次是坚持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包括生理基础,知识基础,智力基础和人格基础,最后是注重教育方法的启发性,即采取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教育。简言之,创新教育是旨在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   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 3个方面的素质,因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创新教育也应包括相应的 3个方面的内容。   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有好奇心、探究兴趣、创新意识、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一个人创新的灵魂与动力。   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激烈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效率的竞争。一切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重个体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情感,塑造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8.
刍议实验室主任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实验室的生命力在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使实验室的发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符合现代大学的理念。实验室主任应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做到组织创新、教育创新,以保证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实施,从而培养知识、能力和人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 ,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教育理念。现阶段提倡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创新本位”,把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创新实践 )、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 ,以发展为目的 ,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趋向的新型教育。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的统…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心理健康教育在创造力个性的培养、完善健康人格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使其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其正确认识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竞争和合作、成功和挫折、理想和现实等矛盾,从而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在的支持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快乐体育是寓教于乐,重视爱的教育、强调学习兴趣与创造性学习,有利于培养体育能力与完美的人格,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成功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至少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行为四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脑科学、神经心理学、智力三维结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创新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创新人才是在知行领域中有所发现和发明,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的人.创新人才造就于社会支持系统中.作为创新人才成就条件之一的创新能力,主要是由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创新素质有机构成的,成功完成某种创新活动的能力.它生发于创新活动中.人的知识、智力和人格等创新素质养成于融"教、学、习"三位一体的教育训练中,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大学教育中.为此,要提倡和坚持高校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全员面向、志向优先、个性放飞和双向参与.要革新大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部分高校在落实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中通过集中优质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的某些措施有悖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不仅疏离了近年来教育公平的教育改革目标,也未能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与学习自由的获得,从而使得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难以真正实现.优质公平的教育及独立人格的形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推进教育民主化.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知识创新的时代,造就创新人才振兴国运已被人们所共识。要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关键是逐步培养和形成创新人格(个性)。有创新人格的人才具有创新精神,才会积极地、自主地树立创新意识、提出创新要求,才会以持久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不断去探索、去开拓、去创造。化学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学科之一。应积极渗透培养创新人格的教育思想,积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以下是笔者结合中学化学教学的实际,以化学实验为落脚点,谈发展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灵魂,高校教师的素质对于培养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从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目标出发,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面向多元文化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精神健康发育的人格、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理论等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浩 《成人教育》2006,(12):13-17
创新成人高等教育,要实行创新的教学模式——学导式:自学并求得恰当指导、学在导前、学导结合的教与学、工作与管理及生活方式;它以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品格5个层次的人才智能结构优化——人格和谐发展为目标,把教育的基点移到了“学”上。实行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实行学导式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考核与评价、教学原则:自学为主、积极主动;学在导前、及时求导;借鉴模仿、能者为师;因材施导、以导利学;学可促导、相互启发;体验成功、创新超越。学导式博采众长、体系开放;适应性强、覆盖面广。成人高等教育应为建设学导式学习型社会承担历史重任,促进学导式学习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8.
许文杰 《现代教育》2003,(17):75-7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视角下,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数字化手段,全方位展现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来培养智能制造新时代下的技能型创新人才。以企业智能转型升级所需的新工程人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知识、能力、素质、创新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为设计思路,优化理论和实践课程,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加大课程整合和教学方法创新力度,加强了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最贴近思维这个智力的核心,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必须做到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因为实施语文创新教育,首先要发展思维能力,使知识、能力、智力协调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实施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应当遵循思维规律,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尤应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