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幅员辽阔、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每年因气象灾害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难以计量。究其原因,气象灾害的发生固然难以避免,但不少农民防灾减灾意识薄弱却是造成损失惨重的主要因素。因此,推广完善气象灾害科普,提高广大农民对各类气象灾害的认识,积极采取相关防灾减灾措施就相当必要。此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创新性是推广完善气象灾害科普的重要环节。总结分析现有气象灾害科普的传播渠道,并开创实行多样化、创新性的传播方式则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教育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认识到情感效应是转化后进生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一付灵丹妙药,人是有感情的,有血有肉的,当然后进生也不例外。“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为班主任不懂感情,不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学以致用”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所在。随着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高考自1993年开始逐年增加对数学应用问题的考查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开始关注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高中新教材(试验本)也增添了许多情境新颖、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应用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4.
吴伟业与以王锡爵之孙王时敏为代表的太仓望族王氏,三世交往,关系密切。吴伟业编选《太仓十子诗选》,时敏之子王揆、王撰、王扌卞、王摅占“十子”之四席,王揆、王扌卞、王摅且是他的弟子。“太仓十子”之外的时敏长子王挺,亦为其门人。又,时敏之子、锡爵之曾孙王扌炎与伟业亦有交往。吴伟业与王氏等高门交往密切,除了文学、艺术上趣味相投外,亦有其政治需要。  相似文献   
5.
加工过程中高分子材料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不仅依赖于大分子的化学结构和链结构,而且在 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结晶、取向形态及多相体系的相形态。开展高分子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热、应力场作用 下形态形成、演化、调控及“定构”研究对发展高分子成型加工基础理论、开发高性能化、 复 合化、多功能化、低成本化及清洁化高分子材料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加工过程中高分子 材料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我国的差距及未来研究的重 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阅读实践,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读懂",还要指导学生在"读懂"的过程中掌握"读懂"的方法,形成"读懂"的能力.而阅读教学所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各异的个体,因此阅读教学要充分展示教与学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精品文化的载体,入选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化瑰宝。要让文言文教学焕发青春,焕发光彩,要让文言文走进学生的心灵,除了教师要认真钻研各种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还是教师要潜心研究文言知识。下面谈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商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一直处于卑贱地位,从秦代商鞅变法提出“事本禁末”的观念到明太祖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历代王朝都以“农本商末”的思想为主旋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四民观”中居于最上层的“士”与居于最下层的“商”也发生了微妙的关系变化,“弃儒经商”成为明代中晚期社会变迁的一大亮点。本文着重讨论这种转变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警告     
审美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审美教育要从审美形态教育和美感教育两方面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的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