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教委颁发《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和《中等师范学校学生行为规范(试行)》之后,全国的中师都在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文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落实贯彻实施的措施。我认为,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中师生要自觉加强自我教育,按德育大纲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严格训练自己,锻炼自己。中师生按“大纲”和“规范”要求进行自我教育是由中师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我们中师生是未  相似文献   

2.
自我教育对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自我教育作为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研究和实践。下面就如何引导高职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德育实效性为目标,以德育课程系列化为重点,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要途径,坚持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面育人的德育观,努力形成“主体性、体验式、活动化”的德育实施形态,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上海教育》2004,(12X):34-35
在“网络德育”这个教育新天地里,学生通过互相间自由地交流、辨析而碰撞出正确的行为观、价值观,以群体的力量完善个性和健全人格,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晓  杨文武 《天中学刊》2009,24(6):131-133
蔡元培提出德育的主体性原则;崇尚自然,发展个性;"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美育的德育功能等思想,体现了其主体性德育思想.主体性德育思想对当今高校德育的启示有:培养和塑造师生的主体性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德育对象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学生道德知识的学习与道德实践;注重美育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传统德育是以“说教”和“灌输”为主,这种教育方法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德育改革中,我们必须将德育目标层次化与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目标层次化结合起来,确立主体性德育思想,加强个性教育,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主体—发展性”德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代表了班华先生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对德育发展和走向的清晰定位,以及对德育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准确剖析。“主体—发展性”德育理论主要表现为:人化、对话、解放和融合的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学生完整的思想品德结构,注重创造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目标观;涵盖激励教育、个性教育、终身道德学习及心育和德育一体化契合的多样化教育原则;涉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德育与心育结合、规范与能力结合、说理与践行结合、显性与隐性结合的德育方法体系。“主体—发展性”德育的实践探索主要表现为:对班级与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关注、“学会关心”德育模式的实践、德育教材的编写和“心理—道德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要发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突出自主性,力求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注意德育主体的“个性”。  相似文献   

9.
人类个性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主体性的发展 ,只有主体内在潜能的开发 ,外在文化知识经过发展主体的内化 ,个性的发展才成为可能。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必须创造条件 ,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促进学生向着积极的、上进的方向主动发展 ,这是近年来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一、营造“自我教育”的氛围  自我教育方式是学校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是学生在教育中主体性获得保障的突出表现 ,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灵活性、吸引力和改变传统德育工作中“高投入、低产出”的有效途径。嵌镶于我校中…  相似文献   

10.
赵培富 《云南教育》2001,(22):31-3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教学目的”一节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语文课怎样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启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思考获得知识,提高认识,逐渐实现自我教育,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1.
自我教育: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介绍学界部分学者对德育范畴自我教育的界定,强调了德育领域中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从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和智育范畴自我教育的区别出发,提出了德育范畴的自我教育具有教育目标的自我取向、教育内容的自我选择、教育方法的自我践履、教育过程的自我调控、教育效果的自我评价等五个具体特征;从道德的本质、大学生的心理和道德发展水平、高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目标追求等角度论证自我教育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归宿;最后提出了如何在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中让大学生走向自我教育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德育模式转换与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澄清学说的式微说明放弃道德内容和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如同传统知性德育模式偏重道德理论知识灌输那样,依然解决不了德育实效性低下问题。文章认为完善教师主体性,培育学生主体性,将道德认知教育和德育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传授道德内容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发展观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德育创新也要以人为本。学校教育是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的中坚力量,应尊重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4.
遏制隐性辍学,首先要把教育观统一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教育观上来,要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物”;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都要成为教育内容;要坚持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要树立平等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其次要改革教育结构,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政府教育考核制度。最后,法制要提供更有利的保证,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校以改革德育方法为突破口,着手构建小学主体性德育工作模式,编制小学生自我教育手册《成长中的我》。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寻找主体性德育的载体 主体性教育目标如何在德育活动中落实,我们认为,要编写相应的教材,以此为载体,开展德育实践活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德育。于是,我们着手编写主体性德育操作手册,取名为《成长中的我》。它以主体性教育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有东 《大学时代》2006,(10):41-41
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体育教育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认为体育教师应树立的教育观念有“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生的主体性教育观、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学生个性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7.
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刍议崔葆芬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讲求实效.把德育大纲的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精神财富。这就应高度重视德育的一个重要方法──“自我教育法。”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青少年学...  相似文献   

18.
管杰,北京十一学校校长,他的学校这样开展主体性德育:长期以来,在德育的实施方式上,我们简单地采取“大一统”的教育方式,忽略了个性。学校德育从“大锅饭”时代走出来,才是根本的出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完成德性成长,是主体性德育的根本目标。我们着力构建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对高校德育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主体性德育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本质要求,它从学生本位的角度确立德育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高校德育的改进和实效性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目标及其实践,是当前学校教育在教学与德育辩证关系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它是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教师主体性的发展相偕生成、互相提升的过程中起步、完成的,其核心是学生在主体性教育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此外,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为应该立足合作精神、基于科学认识、具备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