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豆子     
9月29日晴我拿来一只一次性杯子,在杯子上弄几个小洞,把黄豆用冷水泡15分钟,然后用餐巾纸把杯子里面的那一层遮住,接着在餐巾纸的外面放几粒浸过水的豆  相似文献   

2.
一个下午,我坐在房间里写明信片,听到有人喊“下雪了”.我停下手中的笔,走到窗前,看见片片雪花簌簌地往下落.雪花一跌到地面就融化了,消失得没有痕迹,就像我们那些年少的记忆. 带上写着新年祝福的明信片,我把羽绒服的拉链拉到最顶端,戴上帽子,围上鲜艳的红围巾,把自己裹得像只小熊,然后拿起伞出门,一步一步朝邮局的方向走去.雪一直下,在墨绿色邮筒旁,我很想把自己塞明信片的动作拍下来.这是多么美的画面啊!  相似文献   

3.
沏茶     
今天,我也想沏一杯茶尝尝,品品这绿茶的味道。我从茶盒里捏了一小撮茶叶。唉,茶,你喝起来如此的清香,却长得如此的难看:又黑又瘦,还长满了皱纹。我把茶叶放进了一个透明的杯子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开水倒进茶杯里。顿时,杯子里好像  相似文献   

4.
谁装的水多     
于子珊 《红领巾》2015,(2):32-33
早晨起床后,我和妈妈一起在卫生间刷牙。看着我又矮又胖的杯子和妈妈又高又瘦的杯子,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是我的漱(shù)口杯装的水多,还是妈妈的漱口杯装的水多呢?我把我的问题告诉了妈妈,妈妈愣住了。她皱了下眉头,想了想,马上露出了笑脸,说:"珊珊,想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方法很简单,但  相似文献   

5.
应邀参加朋友公司的一次晚会,晚会内容丰富,很是精彩。而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一个互动游戏,参加游戏的人员全是应邀而来的嘉宾。过程是这样的:我和另外几位嘉宾有间距地站成一排,每个人前面的舞台上“1“字形放了几个装满水的杯子。主持人通知我们仔细看一下每个杯子的位置,然后蒙上眼睛,绕过杯子走到前面去,看谁不碰倒杯子,不把杯子里的水踢翻到舞台上。谁踢翻的杯子最少,用的时间最少,谁就算赢了。  相似文献   

6.
今年暑假我去了厦门。厦门的鼓浪屿,整座岛的风景都好像在明信片里。在住宿的客栈里,也有明信片销售。我知道你们女生一出去玩,就会写很多明信片给朋友。但我只买了一张,然后整个旅行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要不要把它寄给你。"现在在鼓浪屿。祝暑假快乐!""张三疯是张三疯奶茶铺的猫,如果没有这只猫,奶茶铺就会不完整。就好像如果没有你,我的人生也会不完整。"这两句,在明信片上到底写哪一句?我想了很多很多遍,还是下不了决心。因为我不知道我是喜  相似文献   

7.
水珠搬家     
‰囝圊i 我朋胶带把细线的两端粘在杯子的内壁,然后把线拉紧,再将杯子稍微倾斜.小水珠就会排着队流进另一个杯子里。≥p h一■———一 两只杯子、一根细线(}∈约10厘米)、胶带、硬币、‰臣固 有没有办法让杯子里的水通过一条线滑到另一个杯子里? 露珠会在荷叶上滚动,水滴能在细线上流动吗?实验前,先要用肥皂擦线.再蘸上水。 水在线上会形成水珠,这是由于水的表面是有张力的。 ≤水珠搬家@王嘉年  相似文献   

8.
蜗牛与梦     
天气很好的时候,我喜欢独自捧着一本书,坐在露台上,看眼前点缀着米色小花的桌面上,光线透过装满水的玻璃杯折射出的奇异光彩。有一天,我把杯子里的水全部倒掉,然后傻傻地盯着光影下的空杯子,想着杯子和水微妙的共生关系。水若没有杯子的承载,永远只是流动的透明液体,杯子的承载让水有了具体的形状;而杯子里若没有水,它仅是一个漂亮的容器,水的存在让杯子实现了它的价值。蜗牛与壳、人与梦想的关系,就有点像水和杯子那样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9.
“体积”属于空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我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采用了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了“体积”概念。 一上课,我就把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玻璃杯放在桌子上,然后往两只杯子里倒入相同高度的水。问:“谁能告诉我,哪只杯子的水多?”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说:“两只杯子一模一样,水平面在  相似文献   

10.
"我不想长大!"我冲妈妈吼着,弟弟则在一旁大哭。刚才,在饭桌上我口渴了,看到弟弟的杯子,我一把拿了过来喝了一口。弟弟看见了,闹了起来,要我把杯子还他。我故意逗他玩不给他,弟弟就扯着嗓子大哭起来。妈妈听到了立刻跑过来,生气地对我说:"你大了,怎么还抢弟弟的东西?"我一听到"你大了"这句话火就噌噌直冒。"那我还他就是了,小气鬼!"我冲进厨房,把我自己的杯子拿来了。弟弟看到了,又要喝我杯子里的水。"不行!"我坚决地说。弟弟又闹了。爸爸拍拍我说:"弟弟小,你就给他吧。"我把杯子  相似文献   

11.
案例:昨天,我校国家级骨干教师方军老师在我班上了一堂自然课。课堂上,方老师做的一个实验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下课了,他们兴致仍然很高,不肯让老师离开。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题材,决定让大家写一写这堂有趣的自然课。我不动声色,走进教室,说“:昨天的自然课真的很棒吧,国家级骨干教师就是不一样。说句实在话,我也被那个神奇的实验迷住了。可惜啊……”我故意停顿了一下“,早知道老师要做这个实验,我也会来听课了。”我看到大家也为我惋惜,就说“:这样吧,这节课我们不上新课,就请大家把昨天的实验讲给我听,好吗?”同学们一听不上课,都欢呼起来。我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声音要宏亮,把所看到的听到的讲清楚;二是其他同学用心听,可以进行必要的补充。为了让大家都有发言的机会,请只对其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补充。”第一位同学发言了,他说“:老师走上讲台,拿出两个杯子,里面都有大半杯水,然后请蒋家骏上去,把一个杯子倒满。再把回形针放进去,一共放了60个,水还没有漫出来。”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举手进行补充。一位同学说“:他说得太简单了,我来补充一点。老师把杯子放在讲台上后,说‘:我要一位细心的同学上来,把少的杯子里的水倒进多的杯子里,把杯子倒满,但不...  相似文献   

12.
下面是我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片断。师:把一张纸塞入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口向下,直立着插入水中,杯子内的纸会浸湿吗?请大家不妨大胆地猜一猜,然后再动手做一做,看看你的猜想和实验的结果是不是相同。  相似文献   

13.
默默 《家长》2016,(4):42-43
筷子的神力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起吗?材料:塑料杯一个、米适量、竹筷子一根。操作步骤:1.将米倒满塑料杯。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讲解: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14.
一杯水……     
公开课前,执教老师端着一杯矿泉水,慢慢地,从三年级一班孩子的座位旁边走过。他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品味空气中的‘香’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中水的味道?”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我闻到了,是香味儿!”他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杯子能跳高     
人能跳高,只要四肢健全就办得到,可你相信吗芽杯子虽然没有腿,但也能跳高。那天,我从书上看到一个小实验,叫“杯子跳高。”杯子真的会跳高吗芽我半信半疑,何不自己动手试试呢芽于是,我找来两只一次性塑料杯,把它们套叠在一起,中间留有一条缝隙,我屏住气使劲对着缝隙吹,由于塑料杯子较轻,我用力过猛,杯子被我吹倒,实验也失败了。可我并不灰心,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相信总会成功的。想到这里,我又把杯子重新叠好,吸取刚才的教训,来了个深呼吸,对着缝隙不紧不慢均匀地吹,只见上面那只杯子奇迹般地跳了起来,好似一位穿着裙子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实验课。开始上课了,老师先把一个杯子装满清水,接着请一位同学把一个鸡蛋放进装着清水的杯子里,结果鸡蛋下沉了。然后老师把另一个杯子装满水,又放了许多的盐,用工具不停地搅拌,盐溶化了。老师又请一位同学把鸡蛋放进装有盐水的杯子中,结果鸡蛋在水中一荡一荡的。同学们立刻喊起来:"鸡蛋浮起来了!"这时,老师用手把鸡蛋按下去,结果鸡  相似文献   

17.
茶的味道     
小时候,偷偷喝过爷爷杯中的一口茶,从那以后,我就喜欢上了茶暗香深凝的味道。爸爸也喜欢喝茶。每次他喝茶时都会从那个很旧的铁盒子里抓出一把干干的茶叶,一点一点倒进杯子里,这时候,一股茶叶的香气就扑鼻而来,爸爸把开水倒进茶杯,茶叶开始在水中激烈地翻滚,然后慢慢地舒展开来  相似文献   

18.
第四只杯子     
班会课上我给学生出示了三只杯子,然后请学生们观察。第一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口有一块玻璃盖着;第二只杯子杯口朝上,但杯底有一个小洞;第三只杯子完好无损,杯子口朝上,但杯子壁上沾有一些脏东西。  相似文献   

19.
我的新发现     
我热爱上科学课,每一节科学课上的实验,我都喜欢回家再重做一遍。今天课堂上我学会了找空气的方法:把一个杯子倒立竖直扣入水中,杯子一倾斜,有气泡冒出水面,说明杯子里面有空气。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准备再做一遍,看到妈妈倒了半盆热水正要洗头,我趁空儿摸了一个杯子倒立着竖直扣入热水中,杯子还没有倾斜,奇怪的现象就出现了:已经有气泡冒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课堂上我做实验时,杯子倾斜一下空气才会跑出来,现在怎么还没等我倾斜杯子,空气就急着往外跑呢?我左思右想弄不明白。扑面而来的热气让我眼前一亮,可能与水的温度有关吧。为了验证自…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我听了一位教师教学《了解空气》这一课,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先把一个乒乓球放入水中,再用一只杯子把乒乓球扣入水底,从而用为什么乒乓球到水底了引导学生探究。接着用手帕和杯子来实验,解释问题,让学生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然后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