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贻笑大方     
王行长房间的茶几上放了一盘水果,何小晴也不客气,自己拿起一个桃子吃。她能听见王行长在卫生间的撒尿声,“小何,桌上有水果,你不要客气,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随便点儿!” 何小晴大口吃着桃子:“我知道!我长这么大还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客气呢。” 王行长冲马桶的声音,“你洗个澡不?我给你放水。”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今年五一节,妈妈拿了一份《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举办“档案一与你相伴”征文活动的通知》给我看,我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嘛?”妈妈说:“想想10年前的五一,你在干什么?” 妈妈的提醒,把我的思绪拉到了10年前. 那年五一,我还未满6岁,妈妈带着我到公园游玩,然后到一个文具店,她让我自己挑选喜欢的本子和铅笔.吃完晚饭,妈妈对我说:“今天过得开心吗?”我毫不掩饰地说:“开心!”妈妈说:“那我们把今天的开心记下来好吗?”  相似文献   

3.
柳萌 《传媒》2002,(3):21-23
你知道王朝柱吗? 在文学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5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在影视界,如果这样问,我相信,有70%以上的人会说:“当然知道”;那么在一般观众读者中,如果这样问,会是怎么说呢,我相信,也许有2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或“不知道”。倘若换一种方式,用王朝柱的作品问,你看过电视剧《长征》吗?我相信,起码会有80%~90%以上的人会说:“知道,太知道了”。  相似文献   

4.
漫画与幽默     
禁止游冰在法庭上,法官问被告:“当原告下河游泳的时候,你为什么趁机偷走了他的衣服?“”要知道,那个地方是禁止游泳的,法官先生。”律师的自由“你是骗人的!”辩护律师向对方律师大喊。“你是说谎的!”对方律师指责说。法官用小木槌猛敲一下,凛然道:“现在表明了双方律师的身份,继续审案吧。”刀子法官问嫌疑犯:“你见过这把刀子吗?”“当然!”“这么说你认得这把刀子?”“一连三个星期了,您每天都把它拿给我看,我怎么会不认得它呢?”改行法官:“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我不想再在这里见到你了。”小偷“:怎么,先生,你要改行吗?”恶棍是谁乔治…  相似文献   

5.
悔悟     
班主任老刘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刚宣布的时候,同学们都愣住了。继而又乐了:这是什么家庭作业呀。谁好意思洗呀,就算我们好意思伸出了手家长也不好意思让我们洗呀!再说给父母洗不洗脚老刘你怎么能知道?这项家庭作业你又如何检查?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撑竿跳的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越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他说:“我一冲到起跑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他撑  相似文献   

7.
赵贵急急走了进来,禀报:“老爷,我们已将你死的消息传遍了太原城。”张百万一听,大喜,连声叫好:“好!好好好!”管家试探着问道:“老爷,难道你真要装死?”张百万说:“事到如今,我不装死能行吗?那狗官借和尚被杀之机,想吞下我的半个家业!昨个他给我定了5大罪状,想洗清哪一条也得一万两银子!这个狗官,每遇到案件都是故意延缓案情,拖着不办,而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想点儿生法儿捞银子。不过也好,我今年已六十五岁,人间的事看遍了,阴间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知道。现在那狗官向我狮子大张  相似文献   

8.
“岂独……”现在的批评家,已与从前不一样,皓首穷经,我注六经之事,不做了。子曰诗云,先人怎么说的烟雾,也渐以消散。于是便来直话直说。比如说,老百姓的唱“世上只有妈妈好”,他是恩准了,因为一来事涉“海峡两岸”,例应特许;二来看那电影的时候,他老的眼睛里头,一定也是闪闪泪眸的。所以便高抬了贵手。但是据说现在的歌手,跑到克拉玛依,便放声大唱“我只爱油田”,到了钢厂里头,便引吭高歌“俺就喜欢炉前工”,而钻到高粱地里呢?又美声长吟“心中只有青纱帐”。于是批评家,便出来皱眉头了,说是你“只爱油田”?那么煤矿你爱不爱?你“就喜欢炉前工”?那么打铁的怎么办?至于“心中只有青纱帐”,那更有一个矮杆的稻米,你吃也不吃的问题了。这不是片面性太强了一点么?!其言凿凿,不由你不折服。  相似文献   

9.
我与505征文     
我有位邻居陈大夫,5年前的重阳节生了一个儿子。他为孩子取名也很有趣,不叫“重阳”。却叫“九九”。于是,满院的人们,见了这孩子都叫“九九”,外人不知就里,感到奇怪,怎么大人向小孩子叫“舅舅”呢? 小九九很聪明,很可爱。有一次他仰着小脑袋问我:“叔叔,风是从哪来的?”我反问:“你说呢?”他想了一想说:“风是从树上摇出来的吧?”虽然他只有5岁,却很会动脑筋。但是小九九也令人可怜。他一出生,食欲就不好,吃东西很少,体弱多病,很消瘦。5岁多了,体重只有12公斤。身为大夫的爸爸却治不好他的病。为了给小九九治病,夫妻俩想了很多办法,带他去看过名医,但收效甚微。又找人给九九挑疳积,把孩子痛得声嘶力竭地叫喊,他的父母心痛得撕肝裂肺,院里的人听了也都很为这孩子的健康担心。  相似文献   

10.
王方军 《军事记者》2006,(12):64-64
出差刚回连队,我班的新兵张兵就急匆匆地跑来对我说:“班长,9月30日大队组织点验,刘干事把你那两大叠《军事记者》杂志全没收了。”真有这回事?难道我的《军事记者》杂志也属于违禁物品吗?“什么意思,我得找他去。”“班长,是不是因为上次借书的事得罪了刘干事,故意整你。”也有可能,不知道刘干事从哪儿得知我参加了军报函授学习,上次特地跑来连队找我借阅《军事记者》杂志和函授月刊,因为我在海口出差,就让他找张兵要钥匙拿,结果张兵说非要等我回来,他做不了主。“哎!都怪你这个死脑筋!上次要把这些杂志借给他不就没事了。”“班长,我也是…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1日,我们电台播出了一封来自新桥乡荣庄村的听众来信,题目是《镇压麦田要因地因苗制宜》。3日,荣庄村来了一位村干部,气呼呼地找到我,说信中提到“荣庄村非让每人镇压一亩小麦不可”是假的。接着他质问:“电台能不能说假话?”我说:“我们绝对不允许搞失实报道!”他一听,拍桌子说:“明天我也写一篇假的,你也得给我播!你说不让搞事实报道,不就是叫说瞎话吗?”原来他不懂我们的新闻术语,误把“失实”当“事实”了。一场误会,使我想到广播新闻,起码有两点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编辑部收到市人民政府转来的一封署名“胡同一市民”的信,讲的是“胡同里的议论”,希望“报纸不要只报喜不报忧”。 “北京的日报晚报整天报喜不报忧,净拣好听的说。 “比如说清华池一经改装,洗一次澡80元,引起附近百姓们反感,偏偏你们不知趣,登了一段《京城又一好去处》。百姓们有几人肯花80元洗一次澡?……你们能想到老百姓的难处吗? “老百姓买菜都发愁,你还宣传高消费,实在太不知趣。另外报纸上最好少登平均每人存多少钱,平均每人住几平方米,平均每人吃多少肉,你登一次就找一次骂,你说何苦呢?” 信中发了一大通牢骚,有些话相当难听,但却令我汗颜,促我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挥党报优势,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山西档案》2004,(1):58-58
● 问 :我的机子请人重装后做不了启动盘 ,每次都问我要WIN98第 2版的安装盘 ,怎么回事 ?答 :如果原先安装是从CD盘或别的硬盘上进行的 ,安装完后又撤去安装盘 ,则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安装时 ,把WIN98的安装程序拷在硬盘上再装 ,只要不改变安装时安装程序所在位置 ,不论添加程序或做启动盘 ,它都会自己找到的。如果你知道你机子上安装盘的位置 ,出现“找不到安装盘”之类提示时 ,你帮它键入所在位置就可以了。●问 :我的机子装WIN98,总是莫名其妙地开机后重启 ,老是关不了机。有办法吗 ?答 :如果你用WIN98第二版 ,不妨下载一个WIN98…  相似文献   

14.
送给你妹吧     
<正>天冷了,丈夫找毛衣。妻子说:"洗了一下,小了,送给我哥了。"丈夫又找毛裤。妻子又说:"洗了一下,小了,送给我弟了。"丈夫火了:"你把我也洗一下,送给你妹吧!"  相似文献   

15.
“压岁言”     
以前,每到吃年夜饭的时候,妈妈总要给我压岁钱。可今年,妈妈却对这个不知延续了多少年的习俗进行了“改革”。她把给我的压岁钱改成了“压岁言”。吃完年夜饭,妈妈把我叫到身边,送给我一个非常精美的日记本。我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孩子,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你又长大了一岁  相似文献   

16.
一位交情不错的眼科医生对我说:“你们新闻界能帮别人,也能坏事。”我问“此话咋讲?”他告诉我:“这几年,我成功地做了几例眼角膜移植手术,又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使几位双眼失明的人恢复了视力,报纸、广播先后作了报道,对我们医院、对人们求医治病很有益处。但是,有一家大报登的消息说我  相似文献   

17.
一天,著名作家刘绍棠应邀到南开大学讲学。他讲到文学创作要坚持党性原则时说:“即使真实的东西,也是有所写和有所不写的,无产阶级的文学更是如此。”这时,一位学生向他递了一张纸条,上写:“刘老师,您说作家要有所写和有所不写,我觉得不应该这样。既然是真实的,就是存在的,存在的就应该给予表现,就可以写。”刘就开玩笑说:“你把你的学生证拿给我看看好吗?”递条子的姑娘呈现迷惑和茫然的神情,刘微笑地解释说:“我是要看看,你的学生证上是不是贴着脸上长疤的照片。”这位姑娘更感莫名其妙:“长疤时谁拍照片啊?怪寒碜。”刘因势利导地说:“是呀!你不在  相似文献   

18.
滚一身兵味     
1979年,我刚当记者就碰上了西南边疆的那场战事,临出发时,老记者夏国珞特别交待我要带上吃饭的碗筷。他说:“到了前线,不会有人把你当客人招待,带上碗筷,见有人开饭,你就凑上去盛饭吃,边吃边采访,你要客气,就只有饿肚皮。”等我赶到前线时,虽然战事已基本结束,但他教的这条经验还是派上了用场。倒不是部队官兵不热情,而是人家没办法“招待”你。每人就一副餐具,给你用了就肯定有一个人吃不成,而且部队战时开饭快如闪电,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有位炮兵营长是抗日战争末期入伍的,军龄比我  相似文献   

19.
我是晚报的一名通讯员,地地道道的“土八路”。当“土八路”其实比正规军要累,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爬格子,采访时间大多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公休日。那些被采访的人对我大发感慨:“市场经济了,年纪轻轻你干点什么不好?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问这问那,谁不忙?哪有工夫跟你聊!”更有甚者:“你是干什么的?不知道,不知道!”说着,门“咣”  相似文献   

20.
漫画与幽默     
石宏 《档案管理》2006,(2):90-90
汽车在水塘里她:“车子坏了。化油器里进水了。”他:“化油器进水?简直荒谬可笑!”她:“我跟你说,车子的化油器里有水!”他:“你连化油器是什么都不知道!我要检查检查。车子在哪儿?”她“:在水塘里!”看病前天上班时,我觉得不太舒服。同事赶紧陪我去医院。为了能报销,同事让我用他爸爸的名字。我难受得要命,门诊挂号和填化验单都是同事帮我弄的。抽完血,护士交代:“你明天中午到医院的接待处取化验单。”第二天,我不是特难受了,就自己来到医院。接待处的护士问:“你是取化验单吗?”我说:“是。”护士就从抽屉里拿出一大摞化验报告问我:“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