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飞秒脉冲激光烧蚀靶材的研究发现,激光和靶材的相互作用不遵守傅立叶定律,热烧蚀模型不再适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超短脉冲激光烧蚀过程中电子和离子亚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双温模型,由此出发,结合飞秒脉冲激光的特点,探讨了非平衡烧蚀机理,并根据相应实验数据说明了飞秒激光烧蚀靶材的机制是非平衡态下的烧蚀。  相似文献   

2.
刘丹 《培训与研究》2008,25(8):20-22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脉冲激光烧蚀固体材料时,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从正常蒸发转变到相爆炸的全过程。首先提出正常蒸发情况下的烧蚀模型,利用此模型,基于Ni靶材,得到激光的透射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以及烧蚀厚度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规律,将所得结果比实验值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发现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值达到令人满意的吻合。其次,还讨论了脉冲激光烧蚀靶材时,随激光能量密度变化,烧蚀过程中将出现的亚表面加热,正常沸腾及相爆炸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讨论了脉冲激光烧蚀固体材料时,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从正常蒸发转变到相爆炸的全过程。首先提出正常蒸发情况下的烧蚀模型,利用此模型,基于Ni靶材,得到激光的透射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以及烧蚀厚度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变化规律,将所得结果比实验值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分析,发现我们的结果与实验值达到令人满意的吻合。其次,还讨论了脉冲激光烧蚀靶材时,随激光能量密度变化,烧蚀过程中将出现的亚表面加热,正常沸腾及相爆炸现象。  相似文献   

4.
以ZnO、Al2O3粉体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高导电性Al:ZnO(AZO)陶瓷靶材,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的成型压力、烧结工艺及其烧结温度对靶材电学特性和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压力的大小对于ZAO靶材本身的密度、成品率及最后烧结的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成型压力为14Mpa时,靶材的电阻率最小,为0.35Ωcm。烧结温度的选择也是制备靶材的关键,为了避免靶材出现断层、上表面壳曲、微裂纹甚至开裂现象,要采用缓慢升温,长时间保温与缓慢降温的方法。实验表明,在1250℃时,AZO靶材表面平整致密,基本上达到了陶瓷靶材的烧结终点。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维固体电枢溶化波烧蚀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电磁场的扩散,得到了溶化波烧蚀速度和烧蚀深度的变化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暴露于强磁场环境下的烧蚀表面产生较高的磁场梯度,电流密度集中在烧蚀表面,焦耳热的剧增导致电枢发生烧蚀。将伪烧蚀算法应用于有限差分的计算,证实其不相容。计算结果对溶化波烧蚀问题的理论及试验研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SRIM2006软件对靶材的溅射进行了模拟,计算了各种情况下离子入射靶材能量损失和射程分布,分析其内部碰撞机理,得到了入射离子能量损失和射程分布随离子能量得变化规律:低能离子溅射能量损失以核阻止为主,高能离子溅射能量损失以电子阻止为主;载能离子的能量损失及射程与入射离子和靶原子有关;对于低能离子溅射靶材,入射离子主要分布在靶材表面几层原子内.  相似文献   

7.
研究激光烧蚀水面下的块体锗靶.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烧蚀锗的产量(烧蚀率)随锗基板表面水层厚度变化而变化.对单个激光脉冲为60 mJ能量时,烧蚀出的锗溶液浓度在水层为1.2 mm时最高.它揭示在水约束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优水层厚度,诱导出的等离子体具有最强的冲击力,这种高压、高温等离子体导致最高的烧蚀率.对各水层厚度下烧蚀的锗颗粒粒径做了分析,得到锗纳米粒径随水层厚度增加而单调减少.XRD表明立方单晶锗经激光烧蚀后成为面心立方多晶锗,且含有亚稳相GeO.  相似文献   

8.
ITO靶材的制备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高性能、大尺寸的氧化铟锡(ITO)靶材需求量与日俱增。本文概述了ITO靶材的制造技术和应用,并对目前国内外ITO靶材现状和发展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几种影响模具胶耐烧蚀性的因素。排除了107胶和硅油分子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某些填充料可以对提高模具胶的耐烧蚀性有所帮助,同时还根据硅橡胶的耐热机理选择了几种耐烧助剂应用于模具胶,取得了明显的耐烧蚀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波长532 nm、脉宽10 ns的短脉冲激光在不同激光能量下对甲醛树脂进行了烧蚀推进研究.通过测量激光烧蚀后的靶动量及质量损失,获得激光与甲醛树脂相互作用的动量耦合系数和比冲.  相似文献   

11.
非参数回归模型的模型检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此考虑非参数回归模型的模型检验问题.基于Plug-in经验似然方法,构造经验似然比检验统计量.证明其满足Wilks’现象,而得到了一定显著性水平的拒绝域.最后通过数据模拟,讨论了其检验功效.  相似文献   

12.
示范性幼儿园示范作用发挥情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示范性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关系着幼教事业的整体发展。示范性幼儿园应该在办园体制和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更新、幼儿园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示范性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定期指导、加强园际互动、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实现区域幼教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荣春 《海外英语》2012,(24):183-184
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both Jerome Model and Horace Model, and then makes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Last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no one from them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相似文献   

14.
点粒子模型是现今量子力学解释体系诸多逻辑矛盾产生的总根源。修改量子力学中的点粒子模型是消除这些逻辑矛盾的必要途径。曲率模型的“形”,即通过物质波波长,由相位圆定义、建构的微观客体的“形态”(r=λ/2π),在讨论原子问题时,其大小不可忽略。经典力学中质点抽象原则不适用于原子世界或不能照搬。把原子中的量子现象转变为宏观经验中的经典力学研究对象,必须将能量的非连续分布转变为连续分布,将非连续作用转变为连续作用。这就是量子测量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杨明 《教育科学》2003,19(5):1-4
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相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政府管理模式也要由政府控制模式向政府监督模式转变。为实现此转变,有必要实行从“大政府、小社会”到“小政府、大社会”、从模糊的政府角色定位到清晰的政府角色定位、从直接行政控制为主到间接宏观调控为主、从中央集权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从规制性调控到保障性调控、从单向性调节到多维性调节等一系列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6.
描述与建模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越来越重视的理论和方法,用更为科学而不失简洁的语言、更为精密而不失清晰的模型来描述大千世界是人们努力的方向。本从科学描述和科学理论模型的哲学观点出发,结合计算机领域的一些重要应用,阐发了只有建立合理而科学的基础才会有合理而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围绕实例讨论对象模型转换为关系数据库模型的过程,从类到关系模式的映射、类之间关系的映射、操作映射等方面提出一些有效的转换规则.使用迭代的思想提出应从范式理论、时间与空间平衡、对象模型与关系模型的数据描述差异来优化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8.
Model checking     
Madhavan Mukund 《Resonance》2009,14(7):667-681
The ACM Turing Award for 2007 was awarded to Clarke, Emerson and Sifakis for their invention of model-checking, an automated technique for verifying finite-state computing systems. In this article, we describe the central ideas underlying their approach.  相似文献   

19.
周静  蒋秀丽 《海外英语》2013,(2X):146-147
Translation always plays the crucial role in the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tries to make an analysis and contrast of the two translation models: the Jerome model and the Horace model, pointing out that it is because of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that different translation models are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相似文献   

20.
介绍模型方法在物理高考、竞赛的应用,并借此归纳出具有一般意义的建模方法:在已知条件下,从整体、分解分析、简单性、对称性、类比和已知条件出发、采用可操作(以前学过)且能用数学计算的物理模型和模型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