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历史教学中常会遇到学生写错别字,如把“威胁”写“危胁”或“危协”,把“统治”写成“统制”,把“袁世凯”写成“袁土墩”,把“片面”写成“偏面”,把“资政新篇”写成“资政新编”,把“黄宗羲”、“王羲之”写成“黄宗曦”、“王曦之”,把“辛亥革命”写成“新亥革命”,把“洪仁歼”写成“洪仁轩”,把“镇压”写成“振压”,把“导致”写成“导制”或“导至”,把“遵义”写成“尊义”、“尊议”,把耦犁、曲辕犁、伊犁的“犁”写成“梨”,等等。  相似文献   

2.
范也冉 《辅导员》2010,(9):26-26
“图形王国”里的成员越来越多了,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其中“三角形”里又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里又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呢?这不,他们正聚在一起开大会,“图形国王”也参加了。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社会,网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流行语都是从网络上流行开来的。譬如,早已家喻户晓的就有:“被”“雷”“圆”“宅男”“宅女”“菜鸟”“山寨”“秒杀”“蜗居”“杯具”“餐具”“洗具”“偶稀饭”“打酱油”“躲猫猫”“俯卧撑”“不差钱”……网络热词热语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么,这些网络语词何以能够热行呢?  相似文献   

4.
房产类契约涉及房产的计量情况,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常用不同的房产类量词。福建畲族文书契约房产类量词主要有“间”“?”“橺”“堵”“植”“透”“所”“座”“号”“位”“栋”“块”“爿”“撇”“僻”“进”“扇”等,经考证,“间”“?”“橺”“堵”“植”是表示房屋局部的量词,犹“间”,但它们出现的地域有差异;“透”“所”“座”“号”“位”“栋”“块”是表示房屋整体的量词,犹“座、幢”;“透”除用于房屋整体,还可用于表示房屋局部;“爿”是表示半的量词;“撇”“僻”是表示附属建筑的量词;“进”“扇”是间接表示房屋的量词。房产类量词考释,可以反映契约的地域性、复杂性,也有助于补充词典释义和促进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弼哲学的基本范畴是“无”和“有”。“有”必须“由乎”“无”,此之谓“崇本”;“无”则应“因乎”“有”,此之谓“举末”,合起来即是“崇本举末”。“本”与“末”、“无”和“有”如何贯通联结,其关键在于“自然”这一范畴。王弼的“自然”哲学观念对于魏晋玄学、魏晋时代的思想文化均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安徽岳西方言中表示“丑”、“劣质”义的本字来源于“村子”的“村”;表示“拼合”义的本字来源于“髓”;表示“无”、“没有”义的本字来源于“蔑”;表示“爱打扮”、“爱出风头”义的本字来源于“邵”;表示“推”义的本字来源于“送”。  相似文献   

7.
《淮南子.俶真训》部分语辞的解释值得商榷:“炊以炉炭”当作“烧以炉炭”,“时丽”犹言“一过”,“一龙一蛇”犹言“或龙或蛇”,“碎脑”当为“碎胫”之误,“断”为“沟中之断”,“徙倚”义为“徘徊”,“汗漫”与“溷澖”义同,“土汩之”当从《太平御览》作“沙土汩之”,“人性”间夺一“之”字,“白”当训“光”、“明”,“趋行”非“越行”之误。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沙滩”、“侦察”、“企图”、“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愚不可及”、“欲出又止”、“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冫”是一个部首,现在的“冫”表示着各种不同的意义,有十种情况。“冫”是“冰”,以“冰”为形符的字都和“冰冻、寒冷”有关;“冫”是“冰”,但是“冰”是作声符;“冫”不是“两点水”,而是“二”;“冫”是“氵(水)”的省略,成为真正的“两点水”;由于引申的原因,“三点水”演变成了“两点冰”;因为字义是“减少”,所以将“三点水”减成“两点水”;字义和“冰”相似,而因此以“冫”为形符;因为“避讳”,“三点水”不得不变成“两点水”;因为避祸,把“氵”改成“冫”;因为汉字简化而被归入“冫”部。  相似文献   

10.
如果想掌握序数词的用法,那么就来剖析序数词的“本领”吧!【序数词的构成】先来读下面的巧记口诀,它会帮你记得又快又准:“基”变“序”很容易,词尾加上“th”;“一”“二”“三”需注意。结尾各是“st”“nd”“rd”;“八”减“t”、“九”去“e”,“f”来把“ve”替;“二十”到“九十”,“tv”变成“tie”;  相似文献   

11.
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十种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中层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学习观念、职责观念、奉献观念、大局观念、组织观念、团结观念、群众观念、政策观念、务实观念、廉政观念十种观念。树立了这十种观念,我们的工作就会不断开创新的局面,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社会对高校素质教育的新需求,高校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海洋观.大学生的科学海洋观主要包括海洋资源观、海洋环境观、海洋产业观和海洋国土观等4个方面,其培养过程主要通过各专业在与海洋有关的学科基础课、选修课中讲授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来实现.一些沿海地区有海洋类专业、环境类专业的高等学校,尤其应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海洋观.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人格的重要使命。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应该如何掌握,教师如何教才能更好的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也谈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引入瞩目的范畴,试从以下三方面再一次走人意境:意境的产生;意境产生的条件及表现;从审美角度看意境。  相似文献   

15.
知识观的转向与教学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在科学主义知识观占据统治地位的同时,工具主义知识观、文化取向知识观、生存取向知识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现出来,反映了人类知识观及其演进的多元化。知识观的演进与转向实质是知识与人及其生存或生活的关系的转向。知识观的演进与转向对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深刻的启示:教学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的个体知识特别是学生个体的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启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文化路向。  相似文献   

16.
职业观三元理论即职业观的情景亚理论、职业观的经验亚理论和职业观的成分亚理论。探析职业观三元理论的目的是试图详细说明人类职业应该如何定位,并说明在这些不同的世界中是如何运作并产生职业选择行为的。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Harry Brighouse discusses two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The first is a type of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work of John Rawls, which he calls the meritocratic conception. According to this conception, an individual’s educational prospects should not be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ir social class background. The other, radical conception, suggests a person’s natural talents should not influence their educational prospects either. Brighouse favors the meritocratic conception, bu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is flawed and that the radical conception ought to be preferred. Although a superior conception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the radical conception is still not quite right, so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luck egalitarian conception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It is argued that this conception reflects much current thinking about equality and avoids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with Brighouse’s two conceptions. Finally, two objections to a luck egalitarian conception ar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8.
构思是写作过程的重要环节,由于其存在着特有的形态,使作者难以辨析.本文从分析各种文体构思形态角度,辨析出构思概念新内涵,提出了构思存在着实象构思和虚象构思新概念,以完善传统构思概念和丰富写作理论.  相似文献   

19.
意境理论的现代整合与内审美的视域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境和意境论源自古人,但其解释权却在今人手中;今人对意境和意境论的解释又必须符合古人的原意。由于在这一悖论的背后潜伏着古代意境论无通约性的尴尬,因此,意境论的现代整合就不仅可能,而且必须。从内审美的观点看境界、妙悟、意象和意境,将另有一番境界。在意境研究之内,会发现境界的本质和特点;在意境研究之外,会发现意境生成和流变的中轴或道枢。  相似文献   

20.
“意境说”是一个最具民族特色的经典概念和审美范畴,是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论教学的重点.意境理论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意境”说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唐朝;第二时期为“意境”说的发展时期,主要是宋朝;第三时期为“意境”说的成熟时期,主要是近代.“意境”是抒情型文学作品的审美理想,是情景交融的、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它具有三个审美内涵: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的生成需要读者的参与和感悟.“意境说”教学的落脚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让学生运用诗歌的“意境”理论来分析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