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这诚然是鞭辟入里的经验之谈。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往往注重提炼动词,收到了点睛传神的艺术效果。鲁迅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妙语联珠,生动感人,这与他胸藏万汇,精选动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探讨鲁迅作品的动词运用,是富有借鉴意义的。首先,鲁迅精选动词,具有渲染气氛,揭示背景的妙用。文学艺术作品揭示背景。往往不是平直浅露地机械述说,而且精思附会,含蓄点示。  相似文献   

2.
托尔斯泰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鲁迅在用词造句方面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中动词的选用就是适例。鲁迅小说根据不同的人物所处的不同的典型环境。恰当地选用了切情切境、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动词,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里仅就《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中几个跟“钱”有关的动词,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太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鲁迅在用词造句方面达到了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程度,其中动词的选用就是适例.鲁迅小说根据不同的人物所处的不同的典型环境,恰当地选用了切情切境、符合典型人物性格的动词,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这里仅就《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阿Q正传》中几个跟“钱”有关的动词,谈一点学习体会.通过不同动词的选用,展示出人物悲剧命运的发展的历史.小说《孔乙己》叙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买酒有两次.第一次写当所有喝酒的人嘲笑孔乙己脸上又添上新伤疤的时候,“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而当第二次来到咸亨酒店喝酒时,“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一“排”一“摸”,就生动地表现了孔乙己前后生活境迂的不同和精神状态的变化.孔乙己具有特定的社会地位,他虽站着喝  相似文献   

4.
跟艺术表现上长于白描相一致,鲁迅作品的语言也是朴素自然而又十分精炼的。就用词来说,他很少用色彩华丽的词藻,而多采用活在口头上的日常用语,只是将它们放在一个适合的位置,便能准确精妙地传达出客观事物的情态、特点,表现出丰富的含义。准确、生动、传神,是鲁迅作品用词的主要特色。鲁迅很注意动词的选择和提炼,在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精彩的例子。有一些动词极其寻常,人人能说,人人会用,鲁迅先生随手拈来,却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客观事物的精髓,使之顿生异彩。在《兔和猫》中,鲁迅这样写三太太喂养兔子:“现在七个之中,  相似文献   

5.
胡策 《现代语文》2006,(11):54-55
一、鲁迅的美学观 鲁迅对美术的酷爱是贯穿此生的。少年时代的鲁迅,对于绘画艺术的爱好,超过对学的衷爱。这片肥沃的土壤,培养了他浓厚的艺术兴趣,是他以后沟通诗、画、,尤其是融会画论和论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要在一篇四千字左右的短文里准确地反映一个伟大人物的全部人格,生动地写出他的思想立场、战斗风格、精神力量以至气度来,这确实是谈何容易。然而,唐弢同志却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琐忆》就是一帧十分成功的鲁迅先生的写照。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除了他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亲聆教诲、熟谙鲁迅的著述,对鲁迅先生的思想,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这些原因之外,就是他精巧细密的艺术构思了。那么,《琐忆》有哪些艺术特色呢? 一是纲举目张,展现全貌。这是《琐忆》结构的主要特色。文章开头就提起了全文的纲:“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作品内涵深刻,有不少篇章比较难以理解。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除了斗争环境的恶劣使他的有些作品表现得较含蓄委婉外,更主要的是他大量借鉴怪诞、象征等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断创新所致。怪诞是鲁迅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他的小说、杂文和散文诗中的怪诞,已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探究鲁迅作品的怪诞艺术,有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蕴含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野草》是鲁迅生命的哲学.其中九篇是以梦的形式而构建的,在这九个梦里鲁迅展现了他对生与死的两难困惑,面对这样的困惑鲁迅选择了无奈的回避,其中“梦中梦”的独特艺术构筑体现了鲁迅纯然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9.
小说既是一种时间艺术,也是一种空间艺术,但我们往往在注意到这一方面时相对忽略了另一方面。鲁迅是一个空间主义者,他不太注重时间、变化,他关注的是指向"现在"的空间,这就是鲁迅的时空观。在这种时空观的指引下,以展现我们人类身上某些固有的或相对稳定的精神现象为旨归的鲁迅小说重视的是对空间的选择和运用,时间则被相对忽略。因此,在鲁迅小说中,空间具有远较时间重要得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鲁迅的艺术实践来看,他是运用现代主义手法的好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一面研究颇多,亦无争议。但从鲁迅的艺术(包括美术、戏剧、诗等)主张来看,他却是坚定的反现代主义者,这一面却鲜有梳理。这一“实践”与“主张”分裂的根源在于他将艺术当作参与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主义看法所致,因为在战斗的时代里,艺术虽然未必反映真实,但至少与写实是孪生的。只有使人“懂”才能发挥其作用,只有写实才能使人“懂”,这就决定了他的反现代主义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叙事性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他如诗如画的童年世界,这世界是以风景秀丽、经济凋敝、文化落后的江南水乡绍兴作为生命底色,而鲁迅童年情结无疑是这多姿多彩的生命底色上一道最为诱人的风景.童年情结是我们索解鲁迅内心隐秘、开启鲁迅艺术殿堂的一把钥匙,在鲁迅精心构筑的艺术世界里蕴含作者童年的梦幻、心灵的忧伤.  相似文献   

12.
何家荣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6):67-70,74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巨人,他的作品以其思想的无比深刻性和语言的非凡纯熟和精粹,显示出他的成熟和独到。作为白话文学的坚定倡导者,鲁迅以他的作品,显示了白话文强大生命力和丰富表现力,同时,他又以一种特别的白话文言味或文言白话味显示着他特有的风格。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一特点,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从而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的思想内涵,更准确理解和把握鲁迅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 比较的原则,是建立在不同事物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的,不然,就无从比较。鲁迅杂文同他的小说,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但它们无论是艺术的内在规律,还是外在表现,都有着明显的异同之点。从它们之间的这种区别与联系中,可以进一步明白鲁迅小说特别是他的杂文所独具的艺术特性,这便是我要将它们作番艺术比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主将 ,在艺术上也同样有着突出的业绩。他对于传播新的艺术形式不遗余力。他在书籍装帧、木刻、版画、连环画的发展上 ,起到了领航的作用 ,对于钢笔的倡导 ,鲁迅先生也是身体力行。在新的艺术观念上 ,鲁迅先生也同样和谐着新文化运动的节拍 ,指出了一条艺术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5.
冯至因为鲁迅的评价而声名鹊起。鲁迅对冯至的评价来源于他本人对中国新诗的整体认识,也来自鲁迅内心深处的艺术期待。从这个意义上看,冯至的诗歌表现很好地符合了鲁迅的思想认识。冯至和鲁迅一样,是在中国诗歌传统的欠缺处开始新的思考的。他通过"远取譬"的艺术方式推进了艺术的自我更新,这样的努力无疑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园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相似文献   

17.
《怀旧》是鲁迅的首篇创作小说,也是他的唯一的文言小说.这篇作品在鲁迅的整个小说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就是由此发轫的.鲁迅后来的白话小说与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怀旧》堪称是鲁迅的奠基作.这诚如一些外国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怀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呐喊》中的小说的雏形;显示了作者思想和艺术的发展;预告了中国文学新世纪的来临.本文试图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怀旧》进行剖析,并探讨它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对鲁迅后来白话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国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  相似文献   

19.
讽刺在鲁迅美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他运用的最广泛也最纯熟的艺术。讽刺的对象往往是否定性的形象和事物,但它绝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那么,鲁迅认为讽刺艺术的真谛是什么呢?他认为,讽刺小说贵在旨微而语婉,假如过甚其辞,就失去了文艺上的价值。这些言论说明了讽刺小说在内容上的真实性外,在艺术上尤以“语婉”两字为要旨,即讽刺的含蓄性。这一点在鲁迅的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见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