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教师备课应依据核心素养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育人要求,把课程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避免将"立德树人"这一重要目标丢失、架空或蜻蜓点水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2.
张颖 《教师》2020,(3):24-25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语文教师应立足课堂,用好统编教材,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文章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外国文学作品教学为例,谈语文课堂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治》课程必须担当起落实“立德树人”的重任。在课堂教学中,转变观念,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育人立德方向转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用好现有教材中的多种资源;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为“立德树人”寻找源头活水,努力做到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实施的根本任务。"教师礼仪"课程是一门融合思想修养及人际交往应用操作技能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性学科。作为授课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到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礼仪修养和综合素质,从而为未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初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主体不仅仅是校长、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应尽的职责,也不能忽视学生家长的作用,学校和家长齐心协力抓"立德",万众一心抓"树人".校长在全校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统领功能,班主任在班级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引领功能,科任教师在课堂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育人功能,家长在家庭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第一责任...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思政学科教学重要内容之一。中学思政课教师要立足学科主阵地,探索路径,创新方式,聚焦“生本”“生活”“生命”,切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学生认真预习。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做到循循善诱,突破重难点,利用多种形式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相似文献   

8.
如果停留于静态备课,高中思想政治课就会呈现按部就班地演绎、止于浅表地参与、一叶障目地教学等不良现象,进而影响教学主体尤其是学生的生命活力、思维张力、洞察力等,课堂活动就缺乏生长性。这就要坚持以学习者学习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的作用,在做好静态备课基础上开展动态备课,主动建构思政动态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敏锐发现问题并即时解决问题,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动起来,推动思政课教学真实发生,有效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版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构建以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初中地理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索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努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丁娇娇  沈艳 《英语广场》2024,(3):110-113
本文以《高职基础英语进阶教程》教材为例,从“改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青年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这三个路径中探索如何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更好地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以期能够探索出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和体系,推进我校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作用.从"教材要回归本真生活,实现由学习走向生活""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实现多角度挖掘学生潜力""问题化学习才能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重要途径,找准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的基点,优化教学设计,有利于创新育人方式,在"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案例,谈一谈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构建高校思政课生命化课堂基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观以及个体心理学,以强调生命本位、引领生命发展、注重生命体验为理论内涵,旨在让大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感悟生命魅力,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优化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以提升课程育人的实效性。可以借鉴相声艺术中的"说学逗唱""巧抖包袱""现身说法""身临其境"等技法,锤炼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实现思政课堂教师"走心"、学生"入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元素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宝贵资源,所承载的立德树人教育价值和理念对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立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立德树人教育的理论依据;立足教材挖掘立德树人元素;立足高考试题扩充立德树人资源;立足课堂教学使立德树人教育生动鲜活;立足教师自身提高立德树人教育能力,能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与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及能力教育的有机统一,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在国际舞台上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课程为载体,建构新型生态德育关系,实现学生生命成长是学校德育对立德树人的现实遵循。然而,当前中学德育课程却出现"反生态"的现象:课程理念与目标违背生态位原理,课程内容与组织割裂整合式观念,课程实施与评价背离协同化理念。在生态整体主义的视域下,生态整合式德育的课程理念凸显"道德人"的培养,课程内容聚焦"泛关系"的性质,课程实施强调"多样化"的方式。因此,建构中学生态整合式德育课程必须着眼认识层面、实践层面与制度层面,要厘清生态整合式德育课程的生命、生活与生态的价值向度,明确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德育主体的圆融互摄关系,将课程制度建设作为建构生态整合式德育课程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材作为立德树人事业的核心载体,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树人目标。基础教育思政课教材体现了全面性、人本性、生活性、发展性、叙事性、实践性等立德树人原则。将立德树人贯穿教材及教学环节,需要适时修订教材,编订地方辅助性教材,建立公共教育资源数据库,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事件背后的道德价值,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课标背景下,可以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紧密结合实现课堂形神兼具,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向互动达成师生共育,从校内外双向实践参与促成素养培育,从而打造聚焦核心素养的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教材作为立德树人事业的核心载体,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树人目标。基础教育思政课教材体现了全面性、人本性、生活性、发展性、叙事性、实践性等立德树人原则。将立德树人贯穿教材及教学环节,需要适时修订教材,编订地方辅助性教材,建立公共教育资源数据库,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掘事件背后的道德价值,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等的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地理教育是在初中阶段开始的,以丰富的天文地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全面丰富了地理课程知识,旨在有效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由此提高学生的素养和水平。其中,随着立德树人理念的深化改革,初中地理教学也需全面突出本学科的德育作用,使其及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从"突出教材隐性内容,实现德智共生""丰富课堂探究活动,渗透品格教育""加强人文关怀与沟通,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三个角度来分析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