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匠心独具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教师。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敢于并善于跳出现有教育的某些观念,某些程式,在教学中以人为本,以我为主,教出自己的特色,展现自己的风采,使自己成为一位个性鲜明、特长明显、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师,使语文课成为"自己"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自我",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新课程共同成长。我们教师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  相似文献   

3.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匠心独具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教师。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师要敢于并善于跳出现有教育的某些观念、某些程式,在教学中以人为本,以我为主,教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育的灵魂.语文的个性化教学体现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学生虽然是主体,但能科学地联结这种活动的关键还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真正实行个性化教学,教师必须敢于破除陈规,敢于张扬个性,以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来诠释知识,感化、熏陶学生.同时,面对新课程,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任,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展示个性特色搭建平台,创造氛围,鼓励其个性特色的发展.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也有自己的审美取向,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不应该用自己的观点去束缚学生,下面,笔者从教与学两方面对个性化教学谈谈一点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挖掘要掌握好"度"。当前的语文教学在这一方面多少做得还不够到位,主要从其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文本的个性未被完全挖掘""仅从‘道’的角度挖掘""文本的‘过度’挖掘"入手,通过相应案例的分析,得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根据学生特点挖掘相应的文本个性,尤其是对于"深文"要敢于善于"浅教",从而构建平实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语文教育中个性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实施个性化教育应从教师教学个性化和学生学习个性化两个层面着手。一、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育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素质。这种个性化素质一方面表现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另一方面又涌动于个人教学的艺术风格之中。语文教师的个性化素质首先表现于研读教材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均出自于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家笔下。可以说,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个性化资源库。但是,它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教师是否善于发现,善于挖掘。语文教师只有敏锐地体察到…  相似文献   

7.
沈志雄 《现代教学》2011,(10):53-53
教学反思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的真谛在于教师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既然教学反思如此重要,那么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现状究竟如何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加以促进呢?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中建议作文教学要先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要有适当的频率和数量要求。如何能有话可说,有情可袁、有感可发,是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前提,是作文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李保良 《天中学刊》2001,16(Z1):106-107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的的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深挖语文课文的美育内容,并能够引导学生善于从中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实现表现美、创造美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语文在基础学科中的定位是"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就决定了教师要善于运用审美化教学来表现教学内容,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使课堂既有情又有趣,充满艺术的魅力,让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和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兴趣盎然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有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1.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有个性。这是个根本,起着决定性作用。语文教师要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常常想着创新;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书本、挑战共识、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个性。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要么自然亲切,启人思维;要么词藻丰富,富于感情;要么自然流畅,幽默生动;要么妙语连珠,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借助特有的个性语言去吸引、打动、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有个性。教学如…  相似文献   

12.
一、重视发现,激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要善于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想.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敢于怀疑和超越,对同一个习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来解决.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人,课堂强烈呼唤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那么什么是语文教学个性呢?语文教学个性是指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语文味的个人化的特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置身于丰厚的土壤,汲取思想的养料,开放出创造的花朵,才能实现语文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对小学生的思维有着较高要求的学习内容,作文的学习是希望学生通过运用平时学习的语文知识,使作文的学习能够扩展自己的思维界面,跨越固定思维的限制。但是,要想达到作文的教学效果,必须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改善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所指的个性化教学,就是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善于发现小学生的个性化之处,鼓励小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个性,并且通过有效的检验方法和策略,将学生的个性和语文作文的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应给个性化教学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语文教师要积淀个性化的人文思想,储备个性化的知识,挖掘个性化的教材内容,培养个性化的情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弘扬自我的个性,教出自我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语文教学通过实现个体(学生)发展来实现共体(自然、社会)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社会对人的奴役。这种语文教学是人性的、人道的。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在本世纪七十年代末编拟的《发展语言教学大纲》认为“语言——这是人的个性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叛逆行为中不仅包含着强烈的个性,更往往蕴藏着创造性的因素,虽不严整规范,却往往含着别有情致的“奇美”,教师如果善于欣赏这种“奇美”,并适当加以引导,一定能培养出别具一格的创造性人才。语文教学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换句话说,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最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的个性教育应当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应当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门学问。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一、教师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办好自己的角色探讨学生个性发展,首先要注意师生关系。因为无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对学生采取居高临下的架势,而应该以引导者和对话者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为课堂营造一个充分尊重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以如坐春风的感受,学生就有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思想的火花就会得到进发。我们如果对学生的个性予以理解和重视,就可以使得学生在个人发展中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自我选择能力,从而获得不同兴趣的价值观念,学生就能在面对各种价值冲突和道德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持有主见,从狭隘的目的中超脱出来。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还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理解,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人性化的过程。二、密切重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相似文献   

17.
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之重.其途径有: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善于策划课堂;要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转换师生角色,换位思考;教师要彰显师者魅力,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语文课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个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风格。它是一种特色,一种风格,是教师人格的外化。语文教学个性化,就是教师依据语文学科的人文化、个性化的特点,凭借良好的教学素质,最大限度地实施个性化教学。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实现教学个性。首先,教师要展示个性魅力。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教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个性的人就不可能有创造,所以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营造宽松的环境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也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示范进行启发引导,更需要教师抓住课堂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激励诱导,这样才能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善于体现个性,乐于展示个性,从而真正使学生个性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