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档案》2011,(4):4-35
追忆风起的日子,创业维艰.1954年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初教5首飞成功;1956年制造成功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1957年,我国第一架小型通用飞机运5首飞成功;1958年,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飞机歼教1和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初级教练机初教6相继首飞成功,第一架直升机直5试飞成功;1959年,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歼击机歼6试飞成...  相似文献   

2.
<正>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集团公司)正式创建于1951年。在成立的60多年中,沈飞集团公司共研制多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先后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1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沈飞集团公司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相似文献   

3.
《航空档案》2008,(5):40-59
RB/B-52B和B52C的制造数量较少(分别仅生产了50和55架),而B-52D(464-201-7型)是“同温层堡垒”的第一种大规模制造型号,也是第一种由波音公司所属两家工厂分别制造的B-52改型。101架B52D由作为波音公司主要生产厂的西雅图工厂制造,其余69架则在位于堪萨斯州的威奇塔工厂制造,后者的制造设施由波音公司于1934年向斯蒂尔曼(Steapman)飞机公司购得,并曾广泛用于制造B-29和B-47。  相似文献   

4.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9年7月5日。它记录了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刚刚从沈阳飞机厂机场上起飞的瞬间。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架歼击机修长机身的前部,有一道红色大字:“中国共产党万岁!”  相似文献   

5.
陈东 《航空档案》2005,(9):44-48
1941年10月7日,德国秘密武器研究中心——佩内明德(系德国东北部波罗的海小岛上的一个村庄,也是德国研制V-1、V-2导弹的中心基地)上空有一架Bf-110战机,后头拖着一架怪飞机。那架Bf-110爬升到360米高度后切断缆索,只见后面的小飞机喷出厚厚的尾烟猛然加速,地面上的测速员报出飞机的绝对空速,只见速度不断往上爬,一直升到时速1004.5千米/时,怪飞机的机首才突然一沉,飞机呈俯冲姿势,后方的尾烟顿时中断,飞机改平。刚才它的速度已达0.84马赫,这架试验机正是后来让盟军极为头疼的Me-163火箭战斗机。  相似文献   

6.
1954年7月3日,是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值得大笔书写的一天。这一天,新中国第一架自己制造的飞机在南昌飞机厂首次升空,从而改写了我国不能自制飞机的历史。下午5时15分,当飞行员段祥禄、刁家平驾驶的初教5飞机腾空而起,呼啸掠过大地时,在场的目击者无不欢欣鼓舞,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为此感到扬眉吐气和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7.
1987年7月,被誉称为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首架MD—82飞机,将从上海腾空而起。接着,第二架、第三架……都将从这里飞上祖国兰空,飞向大江南北、天涯海角。一 1986年4月初的一天,记者第一次来到MD—82飞机的制造现场采访时,正赶上“MD—82首架飞机开铆典礼”。现场上人声欢动,彩旗招展。当现场指挥宣布开铆时,只见36名铆接工,头戴安全帽,手持铆枪、汽枪,“哒哒哒!”“哧哧哧!”在庞大的机身上铆下了第一批铆钉。这标志着我国自己装配MD—82飞机的开始。 1986年11月28日,记者第二次来到MD—82飞机制造现场。这天,天气晴朗,灿烂的阳光透过一  相似文献   

8.
杭迅 《航空档案》2005,(11):90-92
在举世瞩目的建国50周年大庆盛大阅兵中,由132架各类战机组成的10个空中梯队横空出世,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十分引人注目的是,人们看到一架大型空中加油机拖着两根加油管与两架受油机编队飞行的场面。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加油机、受油机首次公开亮相。这两架受油机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歼8B飞机改进而成的。1986年,两院院士、沈阳飞机设计所总设计师、歼8Ⅱ总设计师顾诵芬奉调进京工作,李明接任飞机总设计师一职。李明在发展我国歼击机系列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歼8B受油机的研制上,也有他的一份辛劳。  相似文献   

9.
李瑾 《新闻三昧》2013,(1):26-34
【人物小传】在全球6000多架波音737系列飞机中,有三分之一装载着西飞人制造的垂直尾翼,每一架垂尾上,都有着"薛莹班"的付出。薛莹,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国航总厂波音737—700垂尾前缘班的班长,全国劳动模范,十八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张坚 《航空档案》2004,(2):54-56
在美国援华抗日的飞虎队飞行员中,曾有一位飞行员,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帮助中国人民大战日本法西斯,击落多架日军作战飞机。后来,他又转战欧洲空中战场,大战德国法西斯。由于他的功绩,很快就成为美国一名将军。他,就是霍华德飞行员。  相似文献   

11.
<正>在飞机制造史上,国外有美国籍的莱特兄弟,中国也有广东人冯如先生。遗憾的是,冯如于1910年把他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送上天后,1912年便在广州燕塘的飞机表演中不幸遇难,未能实现他梦寐以求的"空中发展"事业。事隔六年后,在广东的土地上又出了一个杨仙逸。此人不仅是个科学家、飞行家,还是个军事家,政治家。他缔造了中国的第一支空军部队,把中国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河中,出现了许多耀眼的星。其中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星之一,恐怕要算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原永民了。他的飞机公司制造的“蓝鹰” 号AD—200超轻型飞机,带着原永民的理想和骄傲,在北京的西北角成功地冲向蓝天,冲向我国私营企业制造飞机的第一星座。 原永民终于可以洗脱汗水和辛劳,潇洒一番了。但是他没有时间,面对日渐勃兴的国内外市场,他必须和专家及员工们一如既往,努力拼搏。据说,今年第一季  相似文献   

13.
100年前,一对自行车修理工——美国的莱特兄弟,用木材和纤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的蓝天梦是从自制飞行器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余志 《航空档案》2004,(4):59-60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飞机逐渐在一些国家进行空中飞行。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比较大的清朝,很快也出现了飞机,然而,飞机不是中国制造的,来自西方国家。其中,法国飞行员环龙成为第一个驾驶飞机在中国飞行的“老外”。可惜的是.他也是第一位在中国进行飞行时遇难的“老外”。  相似文献   

15.
《航空档案》2010,(4):4-5
中航工业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日前顺利交付第一架AW109E机身,此举标志着昌飞与其合作伙伴——意大利阿古斯特威斯特兰公司在总体工业合作方面大力推进,打通了从原材料采购、工装模具设计制造、零部件制造、组部件装配和机身总装以及交付试验的生产线通道,实现了AW109E整机中国本土生产的关键阶段胜利。  相似文献   

16.
1903年12月5日,美国莱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飞上蓝天,从而使人类翱翔天际的古老梦想变成了现实。此后十年间,世界航空事业飞速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作为理想的侦察工具被用于战争。战后,德国率先将飞机用于空中交通,从而推动了民航事业的发展.英、法、美等国纷纷步德国后尘,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一时间,航空旅行变成一种时髦的风尚。航空业的发展,改变了交通运输结构。飞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运输手段。人们出门旅行,尤其是越海跨洋的洲际旅行,乘车船不仅旅程长,且疲惫不堪.若从英国伦敦出发横渡大西洋…  相似文献   

17.
1960年7月,美国向台湾当局提供的第一批两架U-2飞机秘密运抵桃园机场。台湾则在从美受训回来的飞行员中挑选了6名,组成了隶属于国民党空军总部情报署的"第三十五气象侦察中队"。经过一年多的再次训练和调试,1962年1月13日U-2飞机开始出动,对中国内地实施高空侦察。但是,到1964年7月,我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三架U-2飞机,飞行员陈怀身、叶常棣、李南屏两死一被俘,吓得台湾当局再不敢  相似文献   

18.
1989年9月5日,乌鲁木齐市郊机场湛蓝的天空上,三架色彩艳丽的超轻型飞机徐徐升上天空,开始了从我国最西部省会飞到最东部省会哈尔滨的万里远征,飞行员之一,便是我国第一位驾驶飞机的新闻记者——赵群力。  相似文献   

19.
《航空档案》2004,(11):7
俄罗斯工业能源部国防工业体系局局长科普捷夫表示,俄罗斯统一的飞机制造公司将于2007年年底前组建完毕。该公司建立后,计划在2013年前,每年可制造120架民用飞机,而现在,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厂只能制造不到10架飞机。相比之下,欧洲航空航天业的生产量达600亿欧元,仅空中客车公司一年便制造了300架飞机。  相似文献   

20.
1979年5月2日和5月3日,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和埃及空军在开罗签订了两个合同,中国向埃及出口歼6飞机44架、歼教6飞机6架、涡喷6发动机220台、涡喷8发动机28台,还包括备件供应和发动机的修理,总成交额为1.67亿美元。这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次向国外卖飞机,是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