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红山文化玉器是红山先民文化精神的物化形式,是当时人们神话思维的精神载体,思想愿望的象征形式,巫术意志的意象符号。红山文化是女神文明和女神宗教的典型形式,因而,红山文化玉器就是女神文明和女神宗教的文化符号。红山文化玉器主要采取变形的艺术造型方式,也就是红山先民把自己的愿望和意志通过文化符号的方式强加给现实,以此达到改变现实的目的的行为。红山文化玉器最典型地体现了红山人的神话意志。通过对红山文化玉器造型类型的总结,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红山先民的神话意志及其表现方式,也可以看到红山文化神话意象创造的秘密。  相似文献   

2.
红山文化得名于内蒙古赤峰市郊区的红山后遗址,距今五六千年的历史,是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该文化区域先民在诸沃之野繁衍生息,他们以农为主,大量饲养猪羊等家畜,并辅以狩猎、祭祀、巫祝、观象等活动.兴隆洼、牛河梁等红山文化遗址大量出土的玉器,生动地再现着这些远古文明.  相似文献   

3.
宗教艺术从宗教中寻找艺术表现的根据表现宗教精神。据苏珊·朗格的符号理论,宗教艺术起到支持宗教传播的作用,是因为宗教艺术本质上就是以表现性符号来表现情感的形式,能够表现推理性符号难以描述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满族神话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与其自身的多元宗教特征不无关联。它不仅与满族及其先民世代笃信的萨满教存在密切关系,而且还吸收了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文化元素与思想,形成了多元宗教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神话学意义上的新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新闻知识》2006,(10):53-54
新闻就是神话的建构者(Newsisamyth-maker)①。新闻与神话从符号学的意义上看,一个为体一个为用,不可分割。神话是一种使现实自然化的方式。此神话非我们普通意义上的神话传说,荒诞无稽之谈,而是经过罗兰·巴特定义过并详细解释的一种符号学体系,一种意指作用的方式,一种文本解读的方式,一种使现实自然化的方式。现代神话的作用方式神话既然是一种方式,那它究竟怎么运作呢?神话既然是一种符号学体系,那我们就从符号学的方式解释它。任何符号都可以分为能指和所指,而神话就是建立在第一个符号学链上的第二个符号学系统。也即,能指和所指构成…  相似文献   

6.
庆阳香包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符号,蕴涵着深邃的汉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着久远时代的先民朴素的本源哲学.本文从符号学的视角入手,追溯庆阳香包产生的历史渊源,解析香包在民俗文化中的符号意义,并从以下四方面阐释香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所蕴涵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书豪如何成为了“媒体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璐 《传媒观察》2012,(8):14-16
林书豪从"零"到"英雄",媒体瞬间建构了奇观、记忆与神话。作为一个文化符号,林书豪个人奋斗史高度契合美国梦的精神框架,符号象征意义超越了NBA赛场和国际体坛,进入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身份等多元意义建构领域。本文以一分为二的辩证方式,辨识林书豪媒体神话的背后,哪些是真实内容,哪些是神话叙事。旨在以政治传播学批判研究视角,通过林书豪这一文化符号与纽约神话建构分析,以进一步理解与判断当下美国文化政治战略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网络文学这种被传播技术催生的类型文学中,中国神话化身玄幻题材重新引发热潮。相比于"五四"以来主导"新文学"的启蒙立场和精英话语,类型文学中的神话创作热潮分化为不同流派,其中既有继承了浪漫主义神话观的"拟宏大叙事",也有偏重于在现实语境中制造断裂奇观的"奇幻乌托邦",还有注重营造读者心理体验的"英雄历险式"爽文。这种分化源自网络文学内在生产机制的转变,也反映出创作和接受主体的新特点。从神话传承传播的角度来看,在网络文学中复活的神话呈现出碎片化和扁平化的特点,经过提炼的神话意象和神话符号被重新组合,用以建构一个现实之外的异界,不仅突破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打破了文化传统的隔膜。但降维的神话并非必然通往没落和虚无,相反,是对古老神话深层心理结构和情感认同功能的一种变形式呈现,体现出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民间文学"的独特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徐艳 《新闻知识》2007,(11):70-71
著名的思想家泰勒把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定义为"文化和文明就其人类学意义上看是知识信念、艺术、伦理、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需要的其他能力和习惯所构成的综合体",换言之,文化就是"共同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见诸于该民族的艺术、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之中"。那么,电视文化是什么呢?由于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是用来传播视听觉符号的,因而,我们可以将有电视传播的符号内容统称为电视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电视文化应该属于大众文化,是一种实用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女娲与盖亚这两位女神虽属异地,但都是古代宗教中的大母神,是原始母系社会的产物.她们虽是各自文明中诸多神灵崇拜之一,但都影响深远,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意象的传播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意象(Culture image)是一种文化符号,它具有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往往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与文学性的“意象”概念不同的是,“文化意象”消解了“意象”原本所具有的诗意内涵,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意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如果说文学性的“意象”是指艺术典型的话,那么“文化意象”强调的则是这个“典型”所象征的文化区别性。  相似文献   

12.
刘亚虎 《文化遗产》2008,(1):104-112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数千年上万年以前的崖画、殉葬装饰品和死亡仪式的遗留,透露出点点滴滴的神话意识,以另一种形式更为真确地展示了神话起源时的原初形态;南方民族流传着许多神话的活形态,其中蕴涵先民不少创造神话的深层心理动机、思维形式、表述方法等;南方民族还遗留下许多较早时期经济状况、社会形态的残余形式,它们给人们提供了认识神话产生时代背景的"活化石"。在此基础上,也许可以粗略地描述一下南方民族神话萌生发展的轨迹。本文着重探讨这一过程中作为创作主体的南方民族先民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3.
龙躍辽河     
郭兴武 《兰台世界》2012,(19):53-55
辽河流域红山原始文化自193年首次在内蒙古赤峰郊区红山附近发掘以来,尤其是1982年在辽宁阜新市查海原始遗址出土"石堆龙"后,可以把辽西地区红山原始文化上溯到8000年前,由此,考古界文史界专家热议中华民族历史远远超过5000年的文明。赵喜声先生是资深水利、地域文化专家,他潜心研读《山海经》20多年,他即将出版的《水利版.山海经》又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服装,最初是以遮羞避体为目的、伴随着文明进步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成为人类重要的生活条件,其价值内涵亦不断增加。其中,服装的伦理功能,就是一个十分重要方面。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圈,有着不同的服饰风尚,这正是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之间价值观、审美观进而伦理观区别的体现。道教法服就是浸透着道教宗教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宗教伦理符号。试析之。  相似文献   

15.
陈红梅 《青年记者》2016,(11):24-25
《花千骨》“神话”的能指与所指 能指和所指是索绪尔在谈论语言符号的性质时提出来的一对概念.后来巴尔特在《当代神话》中对索绪尔的这一概念作了进一步的延伸.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涉及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①能指和所指都是人创造的,而所指所内涵的意义,则跟能指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凝视"的原理,我们在观看美剧的同时,剧中的人物也在观看我们,这也是媒体的互交性。美剧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符号其真切地蕴含着美国的普世价值观。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的渗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新型的美国文化渗透"中最典型的一个渠道就是美剧的大量输出,尤其是对美国核心价值观的输出形式最典型。美剧作为较成功的商业产品,符号的塑造是美剧热的法定之一。  相似文献   

17.
莫漠 《视听》2023,(9):49-52
视觉修辞关注图像的意义体系,强调对符号信息意指形式的挖掘。导演程耳利用极具个人化风格的量子纠缠式叙事,引出空间隐喻的社会表达、生态表达以及精神表达。在视觉修辞视域下,《无名》通过土地、领带、楼梯等意象的表意性、多面性和象征性展现了文化衍义的层次感,使得影片具有修辞性意义与视觉文化意涵,从而实现悬疑历史电影文化认同的符号建构。  相似文献   

18.
视频文本是粉丝圈的符号游戏场,也是粉丝自恋情结的艺术表达.由于沉迷于对象崇拜,他们具有敏锐的嗅觉,适切的故事素材与已有的认知框架、情感态度发生碰撞,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粉丝通过对原视频符号的解构与重组进行二次创作,意义编码带有浓郁的粉丝意志,其自制视频流露出粉丝群集体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诉求.视频文本也是粉丝自我精神赋权的形式,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粉丝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9.
官雪洁 《传媒》2021,(22):73-75
爱尔兰动画工作室卡通沙龙创作的《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狼行者》三部影片被并称为凯尔特神话三部曲.卡通沙龙出品的影片以民族神话传说为种子,以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为养分,培育出具有海洋神秘浪漫氛围的生动故事;同时通过对民族宗教文化的再演绎,在爱尔兰宗教历史的时代画卷上增添了反殖民主义的精神色彩.作品古朴经典的二维创作形式与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相得益彰,爱尔兰传统的绘画风格与低吟浅唱、空灵动人的配乐交相呼应,使古老的民族神话传说在今天通过动画的方式重新得到认知和认同,增强了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跨越文化差异走进世界各地观众的内心.  相似文献   

20.
张健 《新闻爱好者》2010,(10):181-18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性。当代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然而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的环境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环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西方文化利用影视、娱乐、消费、宗教、政治、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向中国入侵,在东西方文明的博弈中我们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强势。人类文化的传播犹如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一样具有单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