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美是人们一贯的追求,学生作文也不例外。语言美要求语言内容与形式俱美,形式美以内容美为前提。这里,笔者主要讨论学生作文语言形式上的美。从语言的篇章布局、句式构造、词语搭配及声音节奏等方面进行讨论,笔者认为语言具有整体美、均衡美、变化美、联系美以及艺术美。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艺术特征千姿百态,历来为众学者所研究不尽。如果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那诗歌则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故欲论古诗词之艺术美必先研究其语言美,概括起来说,它包含语言的音乐美、形象美、色彩美和凝练美。  相似文献   

3.
祁德忠 《甘肃教育》2008,(11):24-24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语言美、教风美、板书美是非常重要的。一、语言美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简洁明了、优美动听的语言传递历史知识信息,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为学生解惑答疑,不但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4.
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注意教学中的语言美。通过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美、注重教学语言的简洁美美、突出教学语言的激情美、挖掘教学语言的启迪美,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翻译整个过程都是与美学紧密相连的,感受美和理性美,语言美使翻译过程成为语言艺术的再创作。翻译工作者需要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广泛的阅读。加强语言功底,使翻译更准确,更符合美学标准,达到“化境”“传神”。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英语谚语语言美的各个方面,包括朴实美、对称美、韵律美和意象美,并指出深刻认识和学习英谚的语言美具有明显的审美教育意义和英语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教师应通过教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等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美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使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有实效.  相似文献   

8.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环。语文美育可以利用情感美、形象美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心美,陶治情操,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一、语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显得十分重要。初中语教材中社会美的索材非常丰富,我们所提倡的“五讲四美”中的“四美”都可以从中找到例证。“四美”的核心是心灵美,而社会美的核心也是心灵美。心灵美是相对于人的外在美(仪表美)而言的,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即心灵美。心灵美是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基础,它借助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表现出来。反过来,通过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教育,又有助于陶冶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郑晓庆 《考试周刊》2013,(23):25-26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要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教师授课、学生吟诵和师生对话的语言美,师生课堂语言的凝练美,从而构成中学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文体,自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于散文来说,关键是要紧扣语言、结构、意境进行突破。具体策略有:抓住语言美,夯实语用训练;凸显结构美,提升表达水平;突破意境美,培养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莫莎莎 《广西教育》2013,(25):76-77
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清新、情趣盎然的语言带给学生美的熏陶。古诗的审美教育,需要引领学生去充分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古诗教学应紧扣古涛“亦嘲、亦曲”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多形式、多渠道地提升学生审美素质,发展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只蛹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具有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当你反复把玩,仔细体味时,即可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因此,诗歌的学习过程是一次审美过程。这个过程是要通过多层面的诵读、诗歌语言的品味及诗歌意境的联想想象等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等诸美于一体。语文本应是最吸引学生的,可现实却相反,学生不容易感受到语文之美,普遍不喜欢学语文。教师教得痛苦,学生学得难受。  相似文献   

15.
小语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堪称典范。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小语教学,应高度重视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民族感情。课文中的语言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的思想美“语言是思想的表现”,课文通过语言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美和智慧美。如《田忌赛马》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挑山工》表现了现代中国人民锲而不舍、奋发向上的精神……即便是译文,如《穷人》、《小珊迪》、《夜莺之歌》也反映了全人类的公共美德,如善良、富有同情心以及反抗侵略等。二、语言的规范美一位著名…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具有音乐美、意境美、语言美和情感美。中学生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不断探究、仔细品味,就可以进入优美动人、如梦似幻的意境中,获得美的享受。所以,欣赏诗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审美过程。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诵读吟咏、探究意象、品味语言、联想想象来学会欣赏诗歌。  相似文献   

17.
粟建林 《教师》2013,(2):117-117
文学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文化、历史、艺术的活化石,经历了各个时代从生涩发展到成熟直至辉煌,给炎黄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美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对文学亦是如此,何为美?何以美?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文学何以至美,自古以来存在潜在的血脉,无外乎:内容美、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  相似文献   

18.
有一些学生问我:“老师,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漂亮。”于是,我告诉他们,文章有四美:语言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审美艺术.处处蕴涵着美.体现出美.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美、发掘美就显得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语言美、人格美、形态美与环境美的渗透.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美的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妙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应抓住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来引导学生品悟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