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媒行业无论是新闻生产还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传统媒体编辑而言,面临着受众新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如何在编辑过程中满足这些新需求,是报纸编辑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纸媒编辑面临的困境入手,就纸媒编辑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和新媒体的力量,促进纸媒传播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报纸版面设计的灵魂.一张报纸被读者喜欢和接受可能会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新颖的选题、深度的报道、独特的评论等.但是,如果没有创新的版面设计,即使这些方面做得再突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也会产生阅读疲劳和审美疲劳,从而失去读者市场.因此,报纸的版面设计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层面的,更重要的是报纸版面编辑应在设计意识和理念等方面进行深度探索和尝试,报纸编辑不但要具备整合与创新能力,还要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报纸媒体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要不断地在版面编辑业务上有所创新,以吸引读者的关注。报纸编辑中,版面设计是重要的环节,要求版面编辑人员具备创新意识,使得报纸版面富于内涵而且品位高,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本论文针对新媒体时代下报纸编辑应如何提升创新意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甘恬  朱永红  王冬敏 《中国记者》2012,(10):100-101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从新闻品种角度观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但在操作实务中,在市场化媒体中已成为重点标配产品的评论,却在县市报寥寥无几. 近年来,浙江的《乐清日报》《瑞安日报》,湖南的《浏阳日报》都创办了评论版.观察这三张报纸的评论版,我们可以发现县市报评论版的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5.
2012年8月,湖南《郴州日报》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快节奏的需求,在报纸内容以及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使报纸呈现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局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以8月14日、9月18日刊发的两组关注报道为例,可以说是《郴州日报》改革以来采编互动的一大亮点,由此引发了笔者对报纸采编实行“编辑主导责任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时间、方式和来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报纸媒体处境尴尬,面临巨大危机。纸媒如何突出重围,办出自己的特色?本文就新媒体时代如何发挥好报纸编辑的信息筛选和新闻策划功能,发挥纸媒的传统优势,开辟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如今在新媒体冲击下,七台河日报在重大晚会报道方面如何去彰显突出独特的优势,是纸媒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需要和赢得受众需求满足感。大型活动要在报道上保证质量的同时更加具有现场感,必须与其他新媒体记者通力合作,本文试着从以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七台河大型公益晚会和元宵节日活动,在七台河日报报道中挖掘更多感人的故事,使七台河大型活动报道更具现场"感"。  相似文献   

8.
<正>继2004年7月1日,中国妇女报推出的第一份手机报纸——《中国妇女报·彩信版》,读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后,《重庆商报》、《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等媒体立足自身纸媒优势,将信息编辑成适合在手机上阅读的手机报。《家庭周末报》、《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光明日报》等五十多家报纸也即将推出手机报。如今,手机读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同时也带来了快餐式的新闻信息传受方式。  相似文献   

9.
如今,报业蓬勃发展,报纸种类繁多,读者的阅读亦是有选择的,因而作为与受众息息相关的纸媒,就要用报纸特有的视觉元素,合理安排报纸版面,以实现信息最有效地传播表达,满足读者视觉需求、阅读需求。笔者探讨了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通过版面设计这一视觉表达方式,达到吸引阅读,引导阅读,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10.
吴光明 《新闻世界》2014,(10):38-39
新时代报纸版面设计与计算机运用的普及、网络媒体的发展,都使读者阅读的习惯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本文从版面编辑的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版面编辑如何提高新闻业务水平,应用新技术和运用现代美学观念实现报纸版面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唐慧巍 《今传媒》2015,(2):127-129
新媒体的兴起,不仅抢占了报纸的读者市场,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媒介融合不仅仅表现在新闻制作的流程、发布的平台上,也应体现在报纸编辑的基本环节——版面设计中。近年来,报纸编辑在设计版面时,纷纷压缩报纸版型,采用静态化模块化报纸版面,利用导读、版组划分等编排手段提高报纸的易读性,重视报纸版面的视觉呈现,这些手段正是借鉴了新媒体界面的种种特性,以迎合媒介融合时代受众新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2.
核心阅读:美国著名新闻学者、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纸媒: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为纸媒定下了确切的死亡日期——“2044年传统纸媒将走向消亡,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但也有很多人相信,传统纸媒虽然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但仍可以长期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载体的阅读资料逐渐冲击报纸等纸媒市场,报纸版面要抓住读者眼球就必须重视其第一眼效应。作为报纸版面编辑,要培养版面编辑的各方面基本素质,培养第一眼效应意识和能力,才能满足新时期对版面编辑的各种需求。基于此,从熟练业务能力、更新设计理念、提高职业素质、拓展知识范围和培养创新意识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版面编辑提高素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以互联网媒介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对以报刊、杂志为主要形式的纸媒带来巨大冲击,纸媒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媒体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关键还是在于内容。传统纸媒要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内容优势,不仅要提供值得信任的信息,进行事件的深挖和解析工作,还要为读者提供代表报社立场的评论和观点,同时加强对本地读者的服务性。但内容再好,如果仍靠传统的传播渠道,纸媒很难与互联网竞争,因此,和新媒体进行融合是纸媒谋求发展的必然之路。报纸的独特优势将使它所融合的新媒体更具竞争力,而通过新媒体建立起来的多元阅读形式,会反过来使纸媒更具价值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年底以来,《新闻晚报》、《竞报》和《天天新报》相继休刊,他们都有相似的困境:读者流失、效益下滑。笔者认为,休刊并非报业的没落,不代表着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就会很快消亡,既然报纸走向了市场,这就是不可避免的,从报纸与新媒体的对比、从报纸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来看,纸媒仍然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困境之一:读者流失受新媒体冲击,近年来,报纸的发行量下降,读者流失严重,有些年龄较大、阅读报纸多年的读者还保留了对报纸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纸媒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因为阅读习惯等原因,纸媒行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再发展空间".本文以《衡水日报》为例,分析了纸媒进行"再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了纸媒"再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更加了解,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时,《衡水日报》如何才能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再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郭峰 《新闻爱好者》2012,(14):75-76
读图时代,读者希望能轻松高效地获取各种信息,图片以其直观、细腻、高效、立体的特征适应了这一要求。报纸的决策者和编辑要正确认识图片在读图时代版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制度改革和创新基础上,通过对报纸版面中的图片、文字、色彩的设计创新,提高报纸版面设计质量,使其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受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传播方式、内容、受众群体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影响,传统媒体应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为此,传统媒体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使传统媒体美术编辑工作凸显优势,提高传统媒体生存与发展空间。文章基于这一问题,结合传统纸媒在融媒体时代下的限制性因素,并围绕融媒体时代下纸媒美术编辑工作创新要求,确立报纸媒体创新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20.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传统纸媒形成了强烈冲击。最为显著的变化是,24小时的滚动报道,海量的信息,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凭借着报纸所不可企及的优势,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纸媒。同时,新媒体开始不断蚕食报纸媒体的读者市场,分流其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