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多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存在“专业认同”之困。从“群体认同”视角切入,本文以为建构“专业认同”应该从知识、价值、情感三个维度着手。在教学上要回归常识,传授扎实基础知识、注重专业实践、培养精湛技能;教师则要回归学术,建构“教化权力”;新闻学教育则要回归“人文”,涵养价值与情感。在具体措施上,本文提倡推行学业“导师”制、强化师生互动;采取非常策略“培优”,以打通主流媒体就业途径;注重日常教育“仪式”,以“尊重”和“关爱”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广播电台大都办起了“夜话”节目,诸如《夜色阑珊》、《相约今宵》等等。这些直播节目如果办得好,既能与听众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流,同时又能“释疑解惑”,开启心智。因为“夜话”节目大都涉及恋爱、婚姻、家庭,特别是夫妻情感等,所以节目有相当数量的听众。从某种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 1996年,安顿的《绝对隐私》出版, “口述实录”的文体写作方式被许多媒体效仿,由此,报刊上出现了很多“情感热线”、“情感故事”之类的栏目,至今风头不表。今天请到三位编辑,想就有关问题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4.
情感报道的定位与导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新闻媒体出现了大量情感类栏目或版面。报纸方面,如《武汉晨报》的“非常人生”、《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楚天都市报》的“讲述”、《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北京青年报》的“情感在线”和《深圳晚报》的“情感热线”等。由于此类栏目和版面兴起的时间不长,在理论上存在认识不足,实践中存在许多不良倾向。一情感类栏目和版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名称。有的称之为“讲述”,有的称之为“倾诉”等。没有规范的称谓,用栏目和版面的实际运作方式命名,不失为一种保险的选择。就像体育报道传播体育信息、文化报道传播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政治导向是首要的,但新闻也有情感导向。情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细致入微,感染力、渗透力非同一般,作用面大而且深远。在新闻中怎样正确把握情感,传导情感,是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无情” 有一种观念认为,新闻“应该把指称功能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功能”,“情感功能应该控制到最低的程度,以保证新闻的公正、客观。”新闻记者、编辑在传播消息时,如若有了对消息的评价或定义,受其控制来处理消息,那就是“情感功能占支配地位”了。(《新华文摘》1998年第1期147页)这个观点是可商榷的。新闻当然要首先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怎么回事?”(即指称功能)这是谁也不否认的。但这个“事”中并不是没有情感或“情感功能”都很低。如长江、黑龙江、嫩江发生大水,几百万人家园被冲毁,急待救助。这个事实本身就有强烈的“情感功能”。对于即将发出的新闻,发稿人一般都是有“评价”的,这种“评价”在采访中实际上已初步形成,否则记者为什么要采写播发这一新闻呢?对新闻有“评价”,有情感,并非和新闻的公正、客观必然对立,关键在于正确把握。许多情感因素浓的新闻事实,如果抽掉本来有的情感内涵,冷若冰霜地作报道,这也难说是公正客观的。 在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事实是有情的,应该恰当地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是以一种新的新闻视角和价值取向,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呼声,反映民声、民意、民情,真正体现亲民、爱民、服务于民的宗旨。同时,它也契合了市场化条件下媒体对受众“眼球经济”的消费定位。但是,由于一些媒体过于热衷于打民生牌,致使其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许多弊端。例如“唯民众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庸俗化、市井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由读者向编辑倾诉个人的情感故事,吐露心中的喜悦与烦恼,再由编辑“实话实录”,整理成文,发表在报纸上,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笔者称之为“情感实录”。在丰富多彩的报刊栏目中,我们常能看到情感实录的踪影。如《北京青年报》的“情感·口述实录”、《深圳晚报》的“周末·市民访谈”、《周末》的“原声”、《服务导报》的“十分隐私”、  相似文献   

8.
陈巧茹 《大观周刊》2012,(37):336-33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  相似文献   

9.
陈丽芳 《传媒》2020,(1):42-44
在技术赋权的作用下,新媒体已经成为受众情感释放的重要出口,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出现不可把控的“喷发”,对整个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如何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情感治理,在把握负面情感生成逻辑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规范引导,最大程度释放其正面效能,无疑是新媒体舆论引导的关键方向。“侠客岛”微信公众号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在情感治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为新媒体平台的情感治理提供了良好范式。  相似文献   

10.
江苏卫视在晚间黄金时段开辟的“情感地带”自办栏目群,高举“情感地带,情感天下”的大旗,周一到周日七档节目横向打通,集中优势兵力,集团作战,取得了骄人的收况成绩,其表现足以让人看到重新夺回谈话节目市场份额的前景。可以说,“情感地带”栏目群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情感谈话”的收视走向。  相似文献   

11.
仪式作为最能体现人类本质特征的行为方式与符号表述,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正如英国人类学家菲奥纳“鲍伊指出的”仪式有许多功能,无论是个人层面,还是在群体或社会层面上,它们可以成为情感的渠道并表达情感,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支持或推翻现状,导致变化,或恢复和谐与平衡。  相似文献   

12.
靳翠萍 《新闻记者》2006,(12):22-2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剧,一批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中国传媒文化的生产机制发生了转换.而且其媒介产品内容也日益呈现出都市化特征。“彰显市民生活,建构都市文化”成为都市类报纸的主要诉求。以都市生活为表征的“情感讲述”类栏目也应运而生.较早是《北京青年报》记者安顿主持的“绝对隐私”.现在则在许多都市类报纸上“遍地开花”,比如《武汉晚报》的“百姓讲述”、上海《新闻晨报》的“晨报倾诉”等。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全国许多城市电台都相继推出了一种在夜晚播出,情感氛围浓郁,幽雅宁静,交流感强,使受众获得精神安慰和享受的节目类型。这类节目一般都是直接关照平常人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所以使听众感到十分亲切。我们把这类节目称为情境类节目。本文将就广播情境类节目突出画面感以增强可听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一、情境类节目的主要构成因素“情”和“境”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情境类节目中的“情”是节目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在一档节目中,它可以是一元的,只谈一种情感,一个主题,也可以是多元的,几种情感并存,而且有着有机的联系。但是在编辑、主持节目时,如果只是泛泛谈论种种情感,哪怕主持人的情绪再  相似文献   

14.
“改文风”远远不是“改文字”,而是主流媒体从宣传理念、报道方式、表现载体到传播方式的一次革命。本文作者通过南京广电集团的“改文风”实践,认为“文风”的改变,实实在在地体现在对市民的人文关怀上,是城市台与市民在空间上的“零距离”升华为心理上、情感上的“零距离”。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当代女性犯罪案件频发的一个直接诱因便是其在情感、家庭问题上出了“状况”。本篇报道里的三位女“主角”,原本家庭美满、工作出色、事业顺畅,在单位、在社会都是受人尊重和羡慕的人物,然而,一时情感迷失,由背叛爱情、家庭一步步走上了背叛组织、法律的“不归路”,落了个“家亡人散各奔腾”的结局。她们在囹圄中悔恨的泪水警示我们:作为当代人,特别是女性,惟有守好自己的情感防线和道德堤坝,才能保住来之不易的幸福和安宁。  相似文献   

16.
曾丽红  李家慧 《传媒》2019,(16):44-46
自2018以来,抖音上一系列旅游短视频相继捧红了重庆李子坝穿楼轻轨、西安永兴坊摔碗酒等景点,许多旅游城市因此成为“网红城市”,“抖音打卡”成为一种新的旅行目的和消费时尚。基于此,笔者引入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深入分析抖音旅游短视频互动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探究其蓬勃兴起的情感社会学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文化遗产》2023,(3):16-23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丰富而厚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资源,其传承发展以“有形”方式、“有感”实践和“有效”成果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形”方式表现为可以感知、可以触摸、可以体验的生活形态;“有感”实践落实于行动,以生产生活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标志;“有效”成果体现在各民族生活品质、情感依恋和精神气质等方面。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整体呈现,亦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创共享共情的共同体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的具体生活和文化实践,建构民众的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围绕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黄卉 《新闻通讯》2009,(5):45-46
广播情感节目曾经是听众参与度最高、电台“影响力”最大的节目类型之一。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已经历了一个螺旋式发展的过程。与眼下正大行其道的电视情感节目相比,广播情感节目好像已经有点式微。无论在节目的数量上还是在形态上都已呈现出“淡出”的景象。但作为一种节目类型,它正在经历着一场从形式到内容、从单一到多元、从疏导到渗透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对情感节目情有独钟的主持人,现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自己对情感节目的类型、情感节目的发展以及走向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宋瑜 《报刊之友》2014,(9):97-98
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兴大众文化形式,微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依托“高技术”、运用“浅表达”满足现代人心理的“高情感”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电影所具有的创作上的自由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内涵上的包容性和与时代同步的高科技运用,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心理,潜移默化中的价值观引导更是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成为电影艺术向观众审美需求靠拢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马莹莹 《东南传播》2023,(8):125-128
线下淄博烧烤火爆,线上乡村网红的“云摆摊”直播以其独特的情感互动方式也吸引了大量网友,形成了游弋在网络里的烟火气。本文以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基础,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方法,探索乡村网红与受众的情感链接是如何达成的。研究发现,人本身的情感需求是促成这场直播仪式的内在动力,而直播的形态在其中发挥了补偿作用,借助于直播间的互动,达成了情感的流动;其次,乡村网红“在场”与“离场”的叙事文本相互耦合,通过“离场”的情感输送文本带来了受众的情感密集度较高的回应,从而达成了情感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