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代表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体育思想。围绕着毛泽东撰写该文的初衰,研究者众说纷纭。中央文献研究室认为,毛泽东想借此提倡武勇之风和充满朝气的奋斗向上的人生观。尹韵公先生认为,《体育之研究》是为响应陈独秀的思想而作。其实,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一事以及《日俄协约》的秘密签订,才是《体育之研究》成文的初衷。毛泽东《致黎锦熙一书》则是为具体阐述《体育之研究》做了先行铺垫。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并且《三颂》是有区别的,故而仅根据《毛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不足以说明三颂的各自特点。姚际恒先生在《诗经通论》中已经大致说明了这一点,“《大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也。’孔氏曰:‘此特释《周颂》耳,《鲁》、《商》之颂则异与是。《商颂》虽是祭祀之歌,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提出了尊道贵德的宇宙观与人生观,笔者认为这是老子和平思想的总纲。过去学术界都从纯理论角度,分析尊道贵德在宇宙论、人生论方面的价值与作用,笔者认为道家对宇宙与人生的论述体现了自然与人二者辩证统一的思想,但又落实于“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不仅阐明了道与德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揭示了“德”是基于自然而落实到“和平”。下文继之作了解释:“故道生之,德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相似文献   

4.
竹简《五行》篇第二章云:"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而依据帛书《五行》,此句以下还应校补以"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一句,与开头的结构完全相同。这提示我们关注《五行》篇"圣—天道—德之行"与"智—人道—行"线索背后更具根源意义的心灵环节——"忧"。  相似文献   

5.
教育名言     
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二者亦交养互发,实是一种工夫。摘自张履祥《备忘二》教育名言@张履祥~~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祭祖乐歌以《颂》为多,《清庙》为《周颂》首篇。以往研究多聚焦这首诗为谁祭、祭谁、何时祭、于何地祭等问题,且历来说法不一。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解析《清庙》,从其形成阶段、应用阶段和延传阶段作立体化观照和复原。《清庙》原诗旨意由“显文王之德”,到“显先王之德”,皆为“示德”,表现为从单指到泛指之变;形态上则表现为“前文本形态-祭歌形态-后文本形态”之变;功能上则表现为“抒情功能-礼乐功能-诗教功能”之变。  相似文献   

7.
道以德为基础,在论德中阐述修道之义;德为道之基础,欲修道则应先修德。《道德经》从多方面阐述宇宙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从论物中与本我产生连接,将自然之中的奥秘融入现实的人、民生、社会与国家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发生重大变革。新旧更替,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充盈人们生活,为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选择。看似丰富的表象背后,是人们不断地将注意力投放在自身享乐上,注重于短期的情感收益,忽视精神世界的自我消耗与人生抉择的空虚、迷茫。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读《道德经》,在挖掘圣人之智中重塑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开始形成,这就需要我们用优秀的文化对学生加以引导。而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学经典著作正好可以完成这一使命。《大学》开篇就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新课改形势下,思想政治课不仅要面向高考,更要与育人相结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始终是思想政治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高语三册)引用了《左传》里的一句话:“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并接着诠释说:“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在这里,学识渊博的司马光偶有不察,释“共”为“同”。而教材则完全承袭其说,将“俭,德之共也”释为“节俭是各种好品德的共有特点”,则是以讹传讹。实际上,“德之共”与“恶之大”对举成文,“共”应是“洪”的通假字,亦训为“大”。我们知道,“俭,德之共也”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据载,鲁庄公在位日久,便欲大肆装饰其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典籍代表之一,《道德经》一书文约而义丰,思想深邃,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诠释空间。1868年,伦敦图伯纳出版社出版了湛约翰翻译的《老子玄学、政治与道德律之思辨》一书,是为《道德经》英译之滥觞。从语言层面来探析湛约翰对"夷"、"希"、"微"这三个汉字本身所蕴含的提喻修辞的诠释、对汉字"道"之比喻义的诠释、对汉字"水"之联想义的诠释,聚焦译者对翻译的能动和制约作用,进而对翻译过程中译者自身的素养对翻译的影响问题做出思考并得出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安乐哲、郝大维所译《道德经》为例,阐释哲学视域下的典籍英译研究. 首先,把《道德经》置于中国自然宇宙观的大背景中,以德与道的点域理论来解读道家的关联宇宙观,以把握哲学性典籍的本质属性. 其次,从关联宇宙观和过程哲学角度解读《道德经》的文本,并对其关键术语英译进行阐释,诸如"道""德""天""无为"等. 最后基于译文文本揭示安乐哲的典籍英译观,包括"语言群"概念的提出,动名词的运用、类比在哲学和文化翻译中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哲西传的大师,陈荣捷在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德经》的译介与传播中功不可没。通过对他翻译缘起的探索(包括对他翻译意图的勾勒和他对之前华人译本的评析)能够凸显出他的翻译路径即"以中释中",同时他的翻译标准也随之映现。陈荣捷在学术路径上打通了儒道西传之路,同时也成功融通了他的儒家思想传播与《道德经》翻译行为。  相似文献   

14.
玄言诗何以呈现“淡乎寡味”的特征?除开东晋社会、历史的原因之外,当中一定还有其他原委。对于玄言诗的创作,创作者的角度并非文学的角度;而且玄言诗的主要讨论对象《老》《庄》,其言语、情感观也都讲求平淡;玄言诗之前的谈玄工具———理论性论文在风格上亦是淡而无味。玄言诗的谈玄功能决定了其淡乎寡味的命运。玄言诗是在平淡无味的囹圄与规范中进行创作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5.
老子道德思想是其全部思想的核心,包括“道”和“德”两个范畴。老子的“道”主要是指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源,是客观事物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自然天性和客观规律,“道法自然”揭示了“道”的本质所在。老子的“德”即“得也”,他认为无所得才是真正有德。老子的“有德”指的是“善”与“信”、“慈”与“俭”、“弱”与“不争”。老子的道德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诸多启示:“道法自然”强调的是尊重自然规律,不以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所主张的是榜样的力量、以身作责和自我修养;应当注重道德修养的层次,应该从最基础自我道德修养做起;“抱怨以德”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6.
河洛先民的原始崇拜及夏、商、周三代流行的鬼神敬仰是道教产生的心理基础;战国、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是道教产生的内在动因;老子在洛阳所著<道德经>与黄老学说的结合是道教产生的哲学基础.<太平经>在洛阳的问世,表明道教理论的确立;发源于洛阳的"五斗米道"的兴起以及"太平道"在洛阳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的形成.道教理论中的思辨哲学、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以及善恶报应观念是道教被河洛地区广大民众接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叙事学的建设要返回到中国叙事原点,字、图画和经典献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叙事原点表现出了意象叙事、图像的阴阳叙事、经典献的圆形叙事与整体叙事等特点,其丰富的宝藏已成为世界化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勒菲弗尔的翻译操控理论,通过分析意识形态与翻译策略的关系,以《道德经》中反映原作者意识形态较为明显的部分语句的不同英译文本为例,指出译者的意识形态主体差异会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最终造成翻译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历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被认为是道家出世思想本源,然而事实是否如此?旨在通过对比老子与孔盂学说原典中对“欲”这一基本哲学命题的立论观点,论证老子与孔盂在“欲”的概念实质上有着“积极入世”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作为第一位海外出版自己《道德经》译文的中国人,初大告以《老子集训》相关资料作为原文本,以成为中英文化交流的桥梁为目的,遵循自己的原则进行了《道德经》的英译。虽然译文达到了流行性与普及性的效果,但是在中国哲学西传的面向上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