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阐释了对中西文化融合论的看法,是梁漱溟新儒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提出的"文化三路向"、"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孔子学说推崇论"及"中西文化融合论"四个方面值得大家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关于梁漱溟的研究主要涉及其思想渊源和归属、文化思想、新儒学思想、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总的来说是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精细化的研究固然可使我们获得对于梁漱溟思想的更为准确的理解,但也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窘境;避免窘境的途径在于抓住梁漱溟思想的根本即人生问题,并将它与其生命践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文化思想研究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研究深刻认识到,对"五四"时期梁漱溟儒学观的研究非常薄弱,需进一步强化。研究梁漱溟"五四"时期文化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梁漱溟儒家思想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作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创者,20世纪中国文化保守主义之精神象征,梁漱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几十年来,人们基于不同的学术立场和价值观念,对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分析、研究与评判。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呈现出纵深多极化的趋向。选择性地对其政治思想、文化思想、新儒学思想的学术研究与理论探讨进行系统的梳理、剖析并略置评议。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梁漱溟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20世纪新儒家的开山人物。他的文化学术思想理论主要包括哲学思想、文化思想、教育思想和新儒学思想等几个方面,而文化哲学思想是梁漱溟思想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一生关注的是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全部的文化学术思想理论与实践实质上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梁漱溟身处动荡不安的社会变革时期,对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有切身体会和深刻感悟。他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影响,除了他的东西文化观之外,还在于他那独具风格的文化历史哲学思想。动力论、主体论、认识论、人物论和历史观充分展现了梁漱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毕生求索,以及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深沉之思。加强这方面的理论探讨,可以拓宽梁漱溟思想研究的视阈。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与陈序经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类代表人物.陈序经对梁漱溟在文化、乡村建设、宪政等问题上的主张均有过苛刻的批评,二人的文化社会思想既有自主性与普适性的根本对立,也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高度一致.思想的差别源于各自特殊的人生经历及"中心"、"边缘"的学术位置转换,二人的思想也相应呈现为"实践型"与"理念型"两种类型.两类思想各有得失,分析二者的视角,反思二者的对立,均能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认为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不是政治或经济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文化是其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可以说,梁漱溟的经济思想是在文化观指导下构建的,其文化观是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而经济思想是其文化观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呈现。梁漱溟的经济思想内容丰富,视野独特,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法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法律哲理,其中包括"任法"思想,强调治理国家要依靠法度;"壹刑"思想推崇法律要追求平等;"明法"思想要求法律要有普适性等等,这些传统文化思想为习近平依法治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中华法律文化强调"民为本""富国强兵"的思想,历朝历代的君主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都会以此为原则对律令做出适当调整。古代法律文化中体现的"为民谋福"的价值理念,同习近平依法治国的价值所在—实现"中国梦"相符和相呼应。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以其深邃的思维和洞察能力,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样法",而"生活"乃"事的相续"、"生命的绵延",按照"意欲"指向的不同,把世界文化分为中、西、印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梁漱溟用佛学唯识学的哲学思想来会通儒家传统的中庸思想,开创了现代新儒学,提出复兴传统儒学,维护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和自尊精神,引发了沸沸扬扬的复兴儒学、复兴孔孟之道的热潮.对中国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