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对韩国泰陵训练基地集训的韩国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调查数据显示,成为优秀运动员最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心,其移(为注意力、目标的确定、毅力、自我管理、自我心理调节等。要想成为世界级优秀选手,必须具备以下6个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2.
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本通过对运动员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篮球运动员在技战术训练中进行心理调节训练的必要性和一些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
当前体育发达国家已经把心理训练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善于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使运动员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应是优秀教练员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本文通过对赛前心理准备,赛中心理控制,赛后心理调整的研究,对心理训练与提高运动成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心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优秀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竞赛中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练员在掌握运动的生理潜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掌握运动员心理潜力,应把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术和战术训练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5.
仙女 《体育科研》2006,27(5):91-91
据对韩国泰陵训练基地集训的韩国国家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调查数据显示,他们认为成为优秀运动员最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心,其次为注意力、目标的确定、毅力、自我管理、自我心理调节等,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世界级优秀选手,必须具备以下6个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6.
表演心理训练和矫正的方法有;心理分析法,注意力集中训练法,放松训练法,自我暗示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训练在速滑比赛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和赛前心理准备是当前速滑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善于运用心理训练指导速滑实践,是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必备的素质之一;心理训练在速度滑冰比赛中的应用.能够促使运动员在技术、体能、战术上发挥潜能,特别是在1500m速滑比赛中运用心理模拟和心理表象训练,能够挖掘运动员内在潜力;探求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更好地为训练比赛服务。  相似文献   

8.
当今,心理训练已成为竞技体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练员在进行日常的心理训练时每每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为此,本刊特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忠秋进行解答,并介绍一些实用的心理训练方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运动员心理系统训练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讨论运动员心理系统训练时,通过两个不同角度的透视,论述了培养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工作同身体、技战术训练工作一样重要,是一项长期细致而艰苦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雪上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我国雪上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现状。从心理训练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指出了现有的不足:研究论文整体数量较少;研究类型比例分配不均;涉及的心理训练手段少;缺乏对增强运动员心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比赛观等以及赛中和赛后心理训练的重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单一。雪上项目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发展对策是:注重优秀运动员的个性化和专门化培养;注重运动员心理能力的提高;更多地采用现代化仪器;加强跨文化研究与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采用3种心理测试方法测定评价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重点揭示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个性特征组成现状,为今后优秀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训练和追踪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1培养学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训练时,要多讲述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并且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波动,在低潮期应注意多鼓励、帮助。在训练中一定要求运动员完成训练计划,越是在体力下降时,越应严格要求,试使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3.
对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利民 《冰雪运动》2001,(3):43-43,48
现代冰球比赛要求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促进其心理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采用问卷法对我国34名冰球运动员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为心理训练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女子20 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结构及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决定我国女子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功能的心理训练结构及心理训练实施进行研究,认为女子20 km心理训练结构包括基础训练要素(训练依据与准备要素)、核心训练要素(训练操作要素)及支持训练要素(训练保障要素),求出核心训练要素各心理变量与竞走成绩相关关系、数量关系;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实施及实施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乒乓球比赛不仅消耗很大的体力,而且也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所以,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而且还必须进行心理训练,也就是说一名优秀运动员成长,不仅取决于对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训练,也取决于思想作风和心理状态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训练现场对运动员的心理监测,自身长年从事射击运动的经验及对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对射击项目的心理特征、心理水平的训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在意识、下意识和自我意象三者达到平衡时,心理的控制才能进入流畅状态,射击时才能发挥最佳水平;对表象、注意力、应激控制的心理训练要在不同条件、不同训练状态下都要进行,才能真正提高调节心理状态、驾驭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理论研究及心理训练,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实际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心理健康”这一心理训练的新概念。强调心理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发展运动员成为心理健康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认为心理训练的任务是使运动员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对环境与社会的适应能力。这一概念将运动竞赛和心理训练看作是人的发展的内容和手段,同时还介绍了“自主心理健康”这一概念下的心理训练指导思想、训练途径及心理训练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8.
1.进行心理训练的基本原则 培养学生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据统计,当代青少年心理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差,表现在运动员身上是:身体状况好时,技术表现好,有上进心,能完成任务;在状态不好时,训练有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训练时,要多给他们讲述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并且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心理波动,在低潮期应注意多鼓励、帮助。在训练中一定要求运动员完成训练计划,越是在体力下降时,越应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心理训练在中长跑训练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优秀运动员能否在激烈的竞赛中获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教练员在挖掘运动员的生理潜力的同时,更要重视挖掘运动员的心理潜力,应把心理训练和身体训练,技术和战术训练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20.
心理能力的选材上主要包括训练心理、比赛心理、神经气质、智力思想品质的各项选材,其内容指标和要求分述如下。1.训练心理能力的选材运动训练所需要的心理能力的选材,根据构成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心理能力的内容因素,其选材的内容和指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