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中的"孝"包含着"孝亲"、"无违"等思想,在继承了西周"孝道"的思想基础上,又蕴含了对"孝"的新阐释,然而又不可超越地包含了很多封建糟粕.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弘扬儒家孝道的积极成分,剔除封建落后保守的思想,推进我们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秦统一全国为郡县,意味着特定的中国"封建时代"体制基本终结.自秦汉以来,中国古贤无一例外地看重"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关于它们之间的优劣利弊,争论始终不断.明末有亭林、梨洲先生出,大胆倡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其主旨则为"用天下之私,以成一人之公,而天下治".若将亭林、梨洲文论与西哲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书对读,就不难发现古贤因得不到类似亚氏那种政治学理念的支撑,既撤不走政治道德化的心理屏障,也跳不出"封建、郡县"、"公天下、私天下"固有的概念陷阱,充分暴露中国传统学术致命的弱点,亦即钱穆等先生批评的"只研究治道,不研究政体."  相似文献   

3.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 house)是一部经典的意识流小说,它以完美与和谐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非凡的艺术功力.本文以<到灯塔去>为文本,提出了对"非个人化"手法在两个层次上的理解并探讨了伍尔夫如何娴熟的使用这一手法来揭示人物变化多端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世人赋予<长恨歌>的种种主题都不符合白居易原意.本文认为,<长恨歌>是作者在青年时代完成的即兴之作.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对李隆基占有儿媳杨玉环的宫闹丑闻加以大胆改造,从中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中帝王爱情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自己的爱情理想,同时在客观上暴露了封建帝王的贪婪与虚伪,为世人揭示出统洁者追求"倾城"必倾城,贪婪"倾国"必倾国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在<词论>中批评<淮海词>"少故实"而"乏富贵态",并未中的.文章以秦观的<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为例,对秦词的用典艺术进行了具体细致的分析与归纳,以管窥豹,有利于对北宋词作整体上的艺术把握.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红楼梦>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贾黛的爱情悲剧方面进行探讨,从而鞭笞了吃人的封建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7.
李东阳的<怀麓堂诗话>提倡以声论诗.让"声"从各种诗论、诗法中冉冉升腾,突出再现.如许诗论坚持了前人构建的纯诗学批评;确定和弘扬了古典诗歌形式主义诗论;为诗歌"音乐美"特性的再发现作出了独到的艺术贡献,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勇气.  相似文献   

8.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有着共同性,那就是都有一个扩大再生产的问题.但艺术生产又有着自己特殊的生产规律,那就是它的扩大再生产主要不是产品数量的增加,而是质量的提高,它的"扩大"主要是在消费领域实现的,"文选,,效应就是通过对数量的压缩进而达到质量的"浓缩",让读者广泛而持久地阅读其精品,在消费领域实现了"扩大再生产",历史上对<诗经>、<文选>的编选,就是显著的例证.而在这一编选过程中,编辑者起了创造性的作用.在整个艺术生产的工作流程中,作者--编者--读者是不可或缺的系统链条,而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均缺失编辑理论一环,这种理论应该说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9.
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唯美主义运动的领袖.他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原则.<夜莺与玫瑰>揭示了王尔德对美的不懈追求和不畏批评的执著精神.  相似文献   

10.
人情诗情悲情--论《红楼梦》的"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和明清情欲美学思潮出发,透视了<红楼梦>的"情"的体现;从人情、诗情、悲情三个方面论证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极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