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高三     
有人说,高三是一道坎。是的,跨过这道坎,前面可能就是艳阳高照;跨过这道坎,前面可能就是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卷[题目]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试题简析]"必须跨过这道坎"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它亲切自然,令人耳目一新。这个看似浅近的命题,实际上仍然是上海卷近年来作文题目设计思路的延续,同样体现了要求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较为厚重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作文题目]必须跨过这道坎[优秀作文展示]必须跨过这道坎妈妈说:"孩子,你长大了,以后的路有很多的坎要你自己去跨。"爸爸说:"孩子,没有跨不  相似文献   

4.
“必须跨过这道坎。”好熟悉的一句话,这是妈妈对我说过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此刻回想起来,依然让我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5.
董曙 《中文自修》2007,(9):52-55
2007年上海语文高考考的是命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要写好此文,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什么是“坎”。大部分考生认为,“坎”就是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写出脱俗不凡的文章却并不容易。考生必须在立意的深度、选材的新颖、语言的功力、个性的张扬等方面显示自己的亮点。有的考生认为,“坎”不一定仅限于触手可及的实体,它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变格后作文从如何致富的角度分析——指明真正风光之所在。变格后作文从两个层面分析"必须跨过这道坎":一是"大操大办"的害处;二是正确投资方向的益处——利国利民,继续发展。变格后作文将"大操大办"的"坎"虚化:跨过由贫到富的这道坎,必须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上海语文高考考的是命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要写好此文,首先必须正确理解什么是"坎"。大部分考生认为,"坎"就是学习中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写出脱俗不凡的  相似文献   

8.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命题作文大有“回归”的趋向,呈现出每年递增的态势。因此。命题作文的审题应该受到格外的重视。然而,在命题作文的审题上,因为方法的缺失,许多同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与问题,如何走出误区,跨过命题作文审题这道坎呢?  相似文献   

9.
詹丹 《中文自修》2023,(7):12-14
<正>一、上海高考作文命题“历史的转折”在2008年之前,上海的高考作文题其实大家都是吃不准的,可能两年一变,也可能不变。比如2008年之前的题目有“必须跨过这道坎”“我想握住你的手”,再往前有“杂”“忙”等等,好像有一种规律可循,但是仔细看看会发现,一会儿是材料作文,一会儿是命题作文,一会儿是话题作文,变化是非常多的。  相似文献   

10.
在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中,关乎心灵成长的约占一半。如全国一卷看漫画“摔了一跤”,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辽宁卷“我能”,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四川卷“一步与一生”等,都是关乎心灵成长的。稍稍检索一下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我们也会清楚地看到,’关乎心灵成长的题目也占了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全国高考上海卷作文题。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人们都说表兄的葬礼名冠乡里,走得风光。这是怎样的风光呢?出殡那天的酒菜,分给宾客的烟和毛巾,档次比常人家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2.
前两年,网上有这样一篇博文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一句话“屈原向我们走来……”通吃高考作文题》,文中列举了将“屈原向我们走来……”这样一句话灵活运用于高考作文题的几个范例。材料通吃高考作文现象追溯到更早,是2007年网上的一个帖子:“苏轼材料通吃高考十省市作文”,有人用苏轼的材料,以十省作文题(怀想天空、诗意的生活、科举论、提篮春光见妈妈、有句话常挂在嘴边、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必须跨过这道坎、  相似文献   

13.
高考原题再现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70分)以"必须跨过这道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阅卷老师精点牛玉凯(07高考阅卷老师)阅卷中我们发现许多考生习惯堆积材料,刻意修饰语言,看得出来,他们平常单纯注重  相似文献   

14.
挫折注定给生命造成劫难。沙粒遭受着河蚌的折磨,铁块经受着锤子的打造,种子经受着黑暗的磨练,人的成长也必定要跨过挫折这道坎。没有挫折的人生不能  相似文献   

15.
作文命题,无非是一些字句。字句有少有多,少则一个字词,多则一些材料。但不管少还是多,都离不开对字句意思的理解。用于作文命题的词语或概念,其含义大都不止于字面义,而是还有引申义,包括比喻义、联想义等。比如“必须跨过这道坎”,“坎”就可比喻为困难及挫折等。“跨”与“坎”又是动宾关系,则要考虑如何克服或解决。有的命题作文还加了一些材料,则多是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有助于对命题关键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全国及各省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的要求,均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项,均将“词类活用”列入必考项。全国卷和地方卷主要是将某些实词作为采分点在翻译题中考查。词类活用是古诗文阅读中的一道坎,学生必须跨过这道坎。教师在教学和复习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得体、得法的引导,让学生学而有法,学而有趣,学而有获,学而能用。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高考作文题目中.关乎心灵成长的约占一半.如全国一卷看漫画"摔了一跤".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  相似文献   

18.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命题作文呈现出每年递增的态势。因此,命题作文的审题应该受到重视。然而,在命题作文的审题上,因为方法的缺失,许多同学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偏差与问题,如何走出误区,跨过命题作文审题这道坎呢?  相似文献   

19.
今年各地18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可谓“花团锦簇现异彩,众说纷纭论雅俗”。对高考作文题说三道四自然是个人的权利,说雅说俗固然因各人的学养而异,但真正的好题总是会受到交口称赞的。如《必须跨过这道坎》(上海),在高三考生不长的人生经历中,谁会没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坎”?谁会没有关于迈过“坎坷”的体验?对此学生们都应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可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他不是政治明星,也不是商界大腕,却是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人之一。 从北大情结到人文主义商人,他的人生激情四射。 然而,在他犀利的目光和洪亮的声音背后,却总有着掩不住的辛酸和心悸。 都说男人四十而不惑还好,他已经轻盈地跨过了这道坎,知道该如何清醒地走下去。依然是“休闲裤+白球鞋”的招牌装束,从容淡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