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华 《考试周刊》2007,70(48):74-75
本文从英语学习中"哑巴英语"现象去分析学生不能表达和表达难以令人满意的情形,并探悉这些现象的缘由。通过从理论到课堂实证,借以证明激活学生英语表达潜能的方法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既有负迁移,又有正迁移。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比较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及应对措施,从教学实践分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从而使英语学习者和教育者从中得到启示:正确利用正迁移,充分发挥母语的"桥梁"作用,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粤-英"语言混合是广东地区青年人群常见的语言现象。本文结合真实语料对珠三角地区学生群体在粤语和英语之间语码转换形式进行分类,并分析此现象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普遍存在,这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而且容易使中国大学生养成望文生义的不良思维习惯。如何避免中国大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式英语"的基本概念、写作中的表现形式、出现原因以及解决措施等,以期帮助中国大学生克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主要功能在于交际,其学习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此,而我国"哑巴英语"的现象却十分严重。本文将全面系统地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并试图探索防治之方,为"只会认,难出口"这一棘手的英语学习难题作更为深入和彻底的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随着跨文化交际的频繁和语言教学的发展,"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应运而生。二者都是跨文化交际中不规范的用语现象,体现的是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并极有可能发展为"石化"。本文以中介语、石化现象、语言迁移等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分析,进一步探究"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本质、成因和影响,更加科学、系统地认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英语缩略语,尤其是首字母缩略语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入侵"汉语。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论。本文结合这一热点,总结英语缩略语的定义和构成,阐释英语缩略语对汉语的"入侵"现象的具体表现并概括其"入侵"的主要途径。从内部和外在两个角度,通过引用实例,对英语缩略语"入侵"汉语的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和分析,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哑巴英语"和"阴盛阳衰"是让广大英语教师很头疼的现象,本文提出了如何改变"哑巴英语"和"阴盛阳衰"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学习的实际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为增强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写作学习的兴趣,提高写作者的英语写作能力,本文在以往专家学者提出的英语写作教学技巧,基于笔者实际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经验,提出实例列举、段落、篇章默写和设置有意义的话题等写作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因和外因,分析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中产生"高原现象"的的内因和外因,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产生探讨解决这一现象的办法.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以期取得良好的效果,实现自身奋斗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小学英语学习处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抓好这一阶段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但现行的小学英语两极分化现象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结对帮扶"。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开始出现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现象。本文将对这种现象如何形成,哪种成因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克服英语中的"高原现象"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国内学者相关调查所得出"中国英语学习者倾向于(甚至过度)使用使动句来表达使役概念"这一现象,从英语使役动词词化现象入手,分析英语使役结构特点及其使役动词类型,体现了英语词汇表达使役概念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唐敏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60-161,158
高职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作者针对普遍的"一年级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历时一年,分三阶段研究,根据完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高职新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提出了新生心理疏导、英语学习座谈、设置英语实践体验项目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转变原有的英语技能结构等方法,以此来克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一年级现象",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存在着重"机械操练"轻"能力训练"和重"知识输入练习"轻"能力输出运用"的现象.本文通过探讨与分析案例,展示了几种让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了英语合作学习的基本概念、因素及其作用,同时探讨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合作学习与传统英语合作学习的差异,用博弈论中的两个经典模型"智猪博弈"和"囚徒困境"分析综合英语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小组之间的博弈现象及其原因,为如何有效地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英语合作学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冯保玲 《考试周刊》2007,(47):39-40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一直有费时低效的现象。本文从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理论的角度,深层探讨"外语"和"二语"的区别,并分析了英语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最后提出结合现实需求,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类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英语在中国的广泛应用导致出现了两种具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中式英语是不合英语规范和文化的畸形英语,而中国英语是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色的英语。在中介语与语言石化的理论基础上,从中西文化背景差异和中英思维模式差异出发来理解分析"中式英语"与"中国英语"的现象与特征,以及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母语对二语学习产生的不良影响被称之为母语负迁移。本文分析了中国学生的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的母语负迁移而导致的"中式英语"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来纠正"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英语"现象是个十分复杂的课题,本文从母语迁移着手来系统、深入地探讨"中国式英语"现象,具体分析了中国式英语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出了纠正中国式英语的策略及给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