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初中物理第二册有这样一道例题:在建设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米/秒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米远的安全地区?(1983年版第61页) 课本上的解法大致是,先算出引火线烧完所需的时间t_1=S_1/v_1=120(秒),再算出在这段时间内点火者跑开的距离S_2=(?)_2t=600(米),600米>500米,故点火者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相似文献   

2.
题目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引爆炸药,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若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立即以5米/秒的速度向500米远处的安全地区跑去,问他能不能在炸药引爆前到达安全地区?分析本题是一道有关运动方面的习题,是生产实践中常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析问题中不同物体所涉及的有关物理量,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便可得出多种解题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对此题中的人涉及的有关物理量加上脚标1,引火线涉及的有关物理量加上脚标2.解法一从距离上相比较,即从在引火线燃烧完的这…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能使同学们灵活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找出多种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自己总结解题规律,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又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1在爆破中,用一条100cm的引火线装在钻孔里引燃火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1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5m/s的速度跑开,他在引火线烧完时,能跑到500m外的安全地区吗?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公式v=ts,s=vt,t=vs多种方法做出比较得出结论.解法1:已知:v1=1cm/s,v2=5.5m/s,s1=100cm,s2=500m,求:t1,t2.解:由v=st得t=vst1=v…  相似文献   

4.
最值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 ,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中考和竞赛试题中也屡见不鲜。在教学上如果能适当地研究些简单的最值问题 ,让学生尽早了解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这对加深理解物理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有益的。下面举几例说明。〔例 1〕在爆破中 ,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 0 8厘米 /秒 ,人跑的速度是 5米 /秒 ,若引火线的长度是40厘米 ,点燃后爆炸 ,人最多能跑出多远 ?若人至少离爆破点 30 0米处 ,才能保证安全 ,那么引火线的最短长度应是多少 ?解析 :引火线燃烧 ,人跑离现场 ,两个过程在同一时间内完成。(1 )t=…  相似文献   

5.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解题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对于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下面就初中物理中“运动路程与时间的计算”一例的教学,谈谈怎样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题目建设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米/秒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题目:矿区建设施工中经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  相似文献   

7.
善思多解     
例1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引爆装在钻孔里的火药,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远的安全地方?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应该经常变换思维方式,掌握独特的、不拘常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培养创新能力大有裨益.下面以一道运动学问题为例,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比较方式来解此题,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题目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导火线来引爆钻孔中的炸药,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引燃导火线后,以  相似文献   

9.
一题多解,是数学教学中常常遇到的。所谓一题多解,是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途径,用各种有关的知识,寻求某一数学问题的不同解法。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必要的。恰当地运用一题多解,对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方法,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都是有益的。然而,有些教师对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理解不深,在教学中往往无目的地用堆积的方式讲授某题的几种甚至十几种解法。虽然,多种解法给学生以…  相似文献   

10.
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增强学生选择最佳方法解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它能激发学生联想、推测、创新 ,拓宽解题思路 ,变换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只有解题思路的“多” ,才能有解题方法的“新”和“简”。为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寻求一题多解的方法。本文着重介绍探索应用题多种解法的几种途径。一、变换演示过程例 1 已知火柴盒的长、宽、高分别为 4 .5厘米、3.5厘米、1 .7厘米 ,要制一个火柴盒外壳 ,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接头处不算 )解题时 ,教师可用火柴盒外壳作不同演示 ,启发学生得出以下几种解法 :演示 (一 ) :顺次让学生看火…  相似文献   

11.
黄紫敬 《考试周刊》2014,(55):57-57
所谓一题多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探求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比较不同解法确定最优解法,这对学生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采取较方便的方法解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以一道不等式证明题为例,说明一题多解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解证几何题时,若能恰当设元,则能获得简捷明快的解法.同时,这种解法,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一、直接设元例1 如图1,在△ABC中,∠B=90°,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秒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几秒时△PBQ的面积等于8cm2?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评价各种解法的特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优化解题思路,而且能增强思维的广泛性.下面以相似三角形习题课中一道题的解法为例,用"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题目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分对边为两部分与两邻边成比例.  相似文献   

14.
在贵刊1989年第5期上刊登的《一道疑难分数应用题的一题多解》一文中列举了五种思考方法十种解法。该文结尾谈到:“在这些解法中有难有易,有简有繁,有的比较具体,有的比较抽象,但我们可以选择最佳解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能力。”我拜读以后,感到这些解法都是带有括号的四、五步运算,思考难,计算繁。这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容易理解的,但对学生来说,根据现行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是难以独立列式计算的。即使教师化大力气进行讲解分析,有些学生也是难以理解掌握的。我认为采用推理消去的思考方法,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是该题的最佳解法。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刊1991年第4期上刊登了《应用等效思维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的文章,全文所讲试用“等放思维”的方法来突破波的图象教学难点,对我很有启发,获益匪浅。但该文的例2解法,我认为是错误的。原题及解法抄录如下。原题:图1是一列以3厘米/秒的速度沿x轴正向传播的波在t=6秒时的波形图,求在t=1秒时A、B两点的位移y(1987年高考副题)  相似文献   

16.
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不能只满足能得到一个正确结果,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解法择优意识的培养。一、鼓励学生旧题新解,培养解法择优兴趣随着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增加,在教学中可精心设计一些用原有知识解答较繁,而用新知识解答明显变简的题目,启发鼓励学生旧题新解,以培养其解法择优的兴趣。例如,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后,可设计用分数乘法知识解较繁,而用分数除法知识解较简的题目。如:计划加工400个机器零件,王师傅4小时可加工这批零件的2/5,照这样计算,王师傅加工完  相似文献   

17.
一题多解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解答某一数学习题.一题多解要求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题目的内容和所提出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同一道题目,一方面可以起到互相检验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解法的比较,可以发现哪种方法更简单,哪种方法更容易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下面探讨两道习题.  相似文献   

18.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和去创造的强烈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所学方法的熟练运用,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能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在众多解法中确定最好的解法,能提高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一题多解,可以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许多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和加强了一题多解的训练,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有的老师在一题多解训练中存在着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只重视题目的多种具体解法,忽视解题思路的训练;二是盲目追求解法多,忽视解法优劣的比较;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