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破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预算公开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预算法基本原则之一的“预算公开原则”,实际上与政府信息公开具有紧密联系。在实践之中,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形成了阻碍预算公开的巨大阻力。打破政府对预算信息的垄断,还公民以知情权,是贯彻预算公开原则,建立“阳光政府”依法行政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人民主权和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发展、强化民主政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维护公众的利益。如果信息公开化的程度不足,势必会引起腐败现象的滋生,直接导致广大群众对政府信任的缺失,因此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是构建诚信政府的基本要求和第一要义。近年来,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还不是很完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以便构建优质的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3.
政府信息公开是指将政府所掌握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途径向社会公布,使其他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可以无偿获取这些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作用就是将政府公开信息以制度的方式确定下来,从而产生对政府的约束力,使政府必须严格按照特定的程序公开政府信息。但是,当前我国现行政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信息公开制度的顺利贯彻执行,为此,我们需要从内容、途径及保障措施多个方面,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进行线式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建设阳光政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是具有重要价值的。但是,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在政府信息公开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信息保护所代表的个人利益之问进行平衡。立基于此,论文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政府信息公开法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之间的立法衔接和政府信息在公众公开查询中的防范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推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界定保密与公开的范围、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积极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加大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改革现行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和降低公众获得政府信息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拟通过对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构建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措施来改善我国目前政府信息公开的现状,以期对我国政府的信息公开作出一些指导。这对于搞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建立公正、高效、透明政府的运行机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政府近日宣布,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与市财政局公众信息网站正式推出了公共财政栏目,公布每月全市财政收支完成情况、公共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和安排明细等内容。据悉,通过政府网站实施公共财政包括安排明细的政务公开,这在全国省级政府中尚属首例。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是一个突发事件多发的世界,频发的突发事件和信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信息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准确、充分的信息公开不仅是安抚公众恐慌情绪、维护公民知情权的保障,更是赢得公众理解和支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信息公开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行政信息公开法律基础的知情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中行政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也不尽完善,严重限制了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行政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息公开是促进社会信息资源共享,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需要,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文论述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指出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实现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障碍,并从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及配套法规,修改《保密法》等制度设计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息公开又可称为政务公开,其目的在于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从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从世界各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发展概况和趋势来看,信息公开的立法趋势是加强政府运作的透明度、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导入司法审查机制等。我国已经加入了WTO,按照WTO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