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对作文讲评随意为之,对学生写作帮助甚微。我觉得应从五个方面着手,来提高作文评讲的效率。一、评讲要有明确的目标作文评讲课上,没有明确的目标,评讲时就会显得盲目,会严重地影响评讲效果。一般而言,写作要求即评讲目标,写作要求与评讲目标关系密切,所以在批改作文时,可以依照评讲目  相似文献   

2.
王学昭 《江西教育》2010,(11):22-22
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包办过多,从指导到批改再到评讲,费时劳神,结果却是学生只关心作文成绩,可谓"吃力不讨好"。笔者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批"和学生的"改"共同完成的创造活动,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由师生共同演绎作文批改“三步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后”作文教学大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命题之后的审体和解题的教学。2.批改作文。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书面或者口头的批改。3.作文评讲。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批改后的口头评讲。这种“后”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贯穿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国教师几乎从来都是这样教作文的。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学习写文章时说过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作文本上圈圈多起来,而叉叉少了下去,于是终于学会了写…  相似文献   

4.
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包办过多,从指导到批改再到评讲,费时劳神,结果却是学生只关心作文成绩,可谓"吃力不讨好".笔者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批"和学生的"改"共同完成的创造活动,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由师生共同演绎作文批改"三步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认识水平,是小学作文教改的目标和要求。当前,语文教师工作量大,照顾面广,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每位学生写有所得,在原有程度上取得一点进步,从而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迫待研究的课题。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采用以下程序的导评:教师命题(信息输入)——学生作文(信息输出)——教师批改——教师评讲——(信息反馈) 其弊端有: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写作的个性,很少顾及学生写作的来源、困难的不同差异。因此,在作文水平上,好生提不了,差生上不去。长此以往,大部分同学写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受到了压抑。二、费时。教师是批改、评讲的主角,必然花费很多时间。每次批作文以一周算,那么评讲时,学生对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受题海战术的影响,很多教师都用大量的练习来夯实作文功底。于是就让学生时时写,处处写。写心得体会、写每天所见所闻、写周记。学生的作文量多了,教师批改也出现了问题。小学教师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批改作文上,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作文的指导和评讲上,直接的后果就是舍本逐末,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许多教师整天致力于“命题一写作一讲评”程式化的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陆大有 《广西教育》2009,(20):21-22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出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导致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害怕最头疼的课。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我们痛下决心,树立一种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把作文写、改、评乃至命题的权力全部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评自改和相互改评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这也能让广大语文教师从批改作文的繁重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作文教学的研究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深化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效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在整个作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求教师的信念要强、指导要精、训练要严、批改要活、评讲要实。  相似文献   

9.
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是作文教学链的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其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尤以作文评讲为关键.那么,怎样优化作文评讲呢?   一、评讲计划要细、深、透   学期初,教师就要拟定出作文教学计划,对开展几次评讲、每次评讲的目的、要求、重点和方式是什么等?都要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沿袭已久的作文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其基本特征是把智力活动丰富活跃的作文控制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教学过程由教师主宰,教为主体,以讲(批语是讲的书面形式)为主,学生并没有多少自主权,即使是执笔阶段,学生也没有多少独立运筹的自由。教师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作文评讲大多安排在作文完全批改完了以后进行,教师批改一套作文要用一周,因此,待到教师评讲时,学生对作文已没有多深的印象。虽然教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纠正作文中的错误,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改评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通过作文评改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十多年来,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走了一条教师的单一批改到学生的互相批改、再到“两评两改”之路,既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整个评改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批改清楚地了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优缺点,以便具体把握下一步指导和评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作文命题即作文出题,即确定文章的题目。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统一命题,一种是学生自由命题。自由命题,有人也称非命题。在写作教学“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是首要环节。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写作的成败。所以要抓好写作教学,首先要抓好作文命题。  相似文献   

15.
刘钊兴 《现代语文》2009,(2):120-121
有些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只在学生的作文簿上打个分数,没写任何的批语,认为课堂上作文评讲的效果远比下批语要好。其实不然,如果教师课堂上“灌”得过多,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少,教师劳累,作文评讲对学生也没起到多大的作用。教师所写的批语是评讲时的说教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6.
命题、指导、批改和评讲,是作文教学链的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其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尤以作文评讲为关键。那么,怎样优化作文评讲呢?  相似文献   

17.
防止学生厌作情绪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作文训练的序列、作文的命题,作文课的课堂教学结构、评讲、批改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作综合治理。本文仅就如何尊重与顺应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心理特点提出一些看法。1、批改迟缓,反馈不及时的现状必须改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关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每次习作,尽快反馈作文成绩,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到作文是一种快乐的劳动。目前根据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习语文这门基础学科难度最大的一项训练。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  相似文献   

19.
作文本发下以后,是否就意味着某一次作文的全部工作都结束了呢?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认识到:如果把一次作文比作一项工程,那么,教师做好命题、指导、批改、评讲等工作,只是完成这项工程的一半;还有一半是在作文本发下以后,要学生完成的。在五十年代初,在作文评讲时,我经常发现下列情况:学生在听我朗读优秀习作时,会频频点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作文教学一直延续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的单向循环模式。在这个简单的小循环中,学生只是被动者,而教师却恰恰成了整个循环过程的主人。他们为了能让学生写好作文,不辞辛苦地埋头于一堆又一堆的作文批改,沉醉于一次又一次的作文讲评,其劳动量之大,用心之良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长期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快地得到提高,相反,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淡薄,写作水平依然长期上不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