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省中等专业学校和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基本都来自本省各地.由于种种原因,学生速滑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这给冰上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加上组织方法不对头,就严重地影响了冰上教学的质量.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车毅 《冰雪运动》2003,(1):74-75,95
针对当前速滑课困难的教学环境、教学时数少而班级人数多,以及学生冰上基础差异大的特点,经过多年速滑课分层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对待原则,着眼于教学目标,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培养特长,以及迅速提高冰上基础较差学生的冰上技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浇冻冰场"最佳日期"的掌握与安排,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影响很大.目前,有的主张抢寒潮,有的提前制做冰块,大部分地方根据经验估计浇冻冰场的大约日期.这样容易出现浇出的冰场质量不高,有的出鼓包、裂缝、麻点等,影响教学效果,降低使用效率.以齐齐哈尔市一九八一年各学校浇冻情况为例,一百五十四所学校大多在十月下旬出现的第一次寒潮  相似文献   

4.
高校速滑课教学是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两边活动中进行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完成得好坏?其教学准备是关键的一环。从选购和制做冰上用具,适时浇冰,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准备以及冰上卫生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分层次教学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贾振佳 《冰雪运动》2004,(1):62-63,79
运用实验比较法,在冰上速滑课教学中通过分层次教学,克服了冰上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消的被动局面.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滑冰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教学效果,较快地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冰上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两头学生的提高带动中间学生,达到大面积提高冰上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我省地处祖国北方,结冰期长达半年以上,冰上课教学时数比例很大,一般可上六~七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冰上课教学分为初学阶段和技术教学阶段,而初学阶段是冰上课教学的关键一步.如何用最少的时间搞好初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苏联孔德拉秋克"教学论",本着改革的精神,结合教材的内容,我们把初学速滑的教法手段和练习程序按难易程度系统排列,编出程序,称为程序化教学法."所谓程序教学旨在提高教师和学生劳动效果的一种学说.其基本任务是寻求最合理的指导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7.
速滑课教学效率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学的基本要素:教材内容、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水平、以及冰上课教学务件和辅助手段等。就此,结合速滑课教学实践及特点,分析影响速滑课教学效率的因素,提出在具体教学过程,速滑课的基本要素可分为多个具体要素如:教学点、教学度、数学量、教学法、教学程序、教学情感、教学时间等。科学合理配置和发掘这些具体要素的有效作用,是提高冰上教学效率的关键和需要。因此在速滑课教学中很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孙成福 《冰雪运动》2004,(10):32-33
冰上课是季节性比较强的课程,北方高校90%开设冰上课,现由单纯的速滑教学已经发展到速滑、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溶为一体的教学形式.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教育资源的相对滞后,冰上课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对高校冰上课的教育认识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速度滑冰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运动.由于高校普通课学生的速滑基础较差,同时受场地器材限制和寒冷气温的影响,学生对速滑课容易失去兴趣,因而给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为上好速滑课,我采用了试前“预试法”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作法如下: 一、试前“预试法”的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期速  相似文献   

10.
为激发速滑课初学者练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将快乐体育引入中学速滑课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快乐体育”教学更能体现滑冰初学者的主体地位,“陕乐体育”教学要从激发滑冰初学者学习兴趣入手,“快乐体育”教学有益于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㈠陕乐体育”教学可对滑冰初学者做出恰当的教学评价,引入“快乐体育”可使速滑课教学扩展娱乐性、趣味性特征,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以及发挥冰上游戏独特的教育作用,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气氛中感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滑冰的信心和练习自觉性,进而提高冰上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的中小学校,冬天的体育活动主要是以冰上速滑为主,大部分地区的浇冰场时间,大都从11月末和12月初开始,从浇好冰场到放寒假总的上课时间一般为6—7周(以一个班为例)。一冬的冰上课每个学生实际上冰时间只有9个小时左右,还包括每节课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时间,这还得条件比较好的学校,上课时能保证每人一双冰刀。从运动生理的角度看,每年上冰的时间短,与下年的上冰时间间隔又长,这就非常不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张兴波 《冰雪运动》2007,29(4):85-86
针对普通高校冰上课程教学现状具有冰期短、冰场小、冰场数量少、上课人数多的特点,探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冰上课程的教学改革,提高冰上课程的教学质量。认为分层次、差异化、小集团式的教学模式是先进的教学方法,提出冰上课打破原班级限制,把课堂自主权交给学生,按层次重新编班,进行差异化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冰上课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靖文  陈玲 《冰雪运动》2004,(1):70-71
对黑龙江省26所中学的领导、83位体育教师和1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当前中学冰上课教学很不规范.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中学冰上课教学的相关建议,以此来改变中学冰上课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谈如何提高高校速度滑冰课的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上课教学是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冬季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速滑课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提出提高高校冰上课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方法。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对冰上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尽快地掌握速度滑冰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冬季较长,是开展冰上活动的好季节。然而大多数城乡中、小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不具备浇冻规格标准的冰场条件。本文拟谈一谈就地浇冻非标准速度滑冰场的有关问题。一、修建冰场的要求 1.修建冰场时,要选择方便多数人使用,地势平坦,土质适宜,有粘性、碱性而又不渗水、离水源近的地方。 2.修建冰场时要避开风口,防止风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学和训练不断提高.速滑运动是北方冬季的重要运动项目.速滑技术结构比较复杂,在学校冬季体育课中,学生在仅有的几周冰上课中,难于掌握速滑技术.为解决技术难学时短的矛盾,改进直道滑跑的教学顺序是必要的,实  相似文献   

17.
学校冰场的管理是学校体育经营管理的一个方面,它包括浇冰场和使用管理冰场两个部分.浇冰场劳动强度大,且受季节条件的限制,因此每逢冰期来临,各校体育教师都十分繁忙,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动手浇冰场.冰场浇成后,又面临着如何管理清扫冰场和怎样搞好教学训练以及安全保卫等一系列问题.总之,一到冬季,体育教师都陷入这些烦琐的事务工作之中,根本无暇顾  相似文献   

18.
速滑课堂异质分组教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菲 《冰雪运动》2003,(2):76-77
在速滑课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多种教学分组形式,但采用何种分组教学能产生最佳的冰上教学效果,是冰上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教学机制上就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进行分析比较,目的在于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相对合理的教学分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校冰上教学推广新式冰刀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高校冰上教学推广新式冰刀的可行性,对黑龙江体育院系速滑专业教师、速滑专修学生和普修学生、普通高校冰上共同课教师和有关专家、学者以问卷调查和座谈访问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分析论证。指出:体育院系专业课教师和专修课肩付着总结新冰刀技术理论和教学与训练方法的重任;体育院系普修课采用新冰刀教学是全面推广新冰刀教学技术指导的基础;普通高校共同课随着物质文明和人们对新冰刀认识的加深理解,将在未来可全面推广使用新冰刀教学,高校有关教学部门和教师现在就要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杜吉香 《冰雪运动》2004,(9):21-22,38
速滑课教学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对如何克服学生初学滑冰时的恐惧感,使其消除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冰上教学效率,进行探讨,在滑冰定向和模仿学习阶段,设计一套与所学动作相匹配的思维训练方法,渗透心理诱导因素,以求在速滑教学上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