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琳 《兰台世界》2014,(3):137-138
宋恕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博学多闻,被称为旷世大儒。他在教育上的许多主张,开近代风气之先,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历任中国近代许多名校的教师、校长等要职,为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宋恕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博学多闻,被称为旷世大儒。他在教育上的许多主张,开近代风气之先,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历任中国近代许多名校的教师、校长等要职,为我国近代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开展外语教育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在近代社会中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展近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代著名女教育家俞庆棠被誉为"民众教育之母"。她出生教育世家,在美留学时继承和发扬了西方经典教育理论。在国内教育舞台上,俞庆棠以强烈的爱国进步热忱,积极推动民众教育和男女教育平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王玉 《兰台世界》2014,(1):133-134
张之洞是近代洋务派运动的领袖人物,也是最早开展外语教育的思想家、教育理论家.张之洞的外语教育思想,在近代社会中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对于发展近代外语教育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蒲应秋 《大观周刊》2011,(26):74-74
张之洞引进西方新式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改科举,建学制,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务实之风,扭转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的不良趋向。奠定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潘光旦,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杰出的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数十年如一日埋头我国教育事业研究,最早发现我国近代专业化教育的种种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通才教育的构想,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其实业教育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本文就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进行简单阐述,从而进一步发掘其对中国近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是博物馆传入中国并逐步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引进伊始博物馆就被赋予了开启民智的时代厚望,其教育功能得到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近代公共教育成为博物馆最为突出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0.
董志薇  王冬艳 《兰台世界》2016,(22):107-109
在中国古代,广大女性并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直到近代女子学校的创办,中国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女子教育。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女子教育观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子教育观念的变化也使得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许伟 《大观周刊》2011,(52):229-229
晚睛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转型期,教育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由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变,“废科举,兴学堂”就是变革的一大标志,宣告古代教育的终结和近代教育的兴起。民国年间的教育,承先启后,其间的发展演变值得认真研究。民国时期的贵州教育,不仅具有时代演变的特征,而且因为贵州政治、经济、社会诸种原因而呈现区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代天津法律教育最早出现在北洋大学法科,后又主要有北洋巡警学堂、北洋法政学堂等学校。至此,近代天津法律教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规范的教育体系,并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3.
梁丽英 《大观周刊》2011,(32):26-26
蔡元培终身投入在教育事业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对女子教育在近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蔡元培的女学思想主要有主张设立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教育;女学的设立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主张实现女子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14.
宋永红 《兰台世界》2015,(1):101-102
近代天津的工程技术教育始于洋务运动,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而渐成熟,为近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培养了大批人才,对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进步和转型贡献颇丰。  相似文献   

15.
李禄峰 《兰台世界》2013,(10):121-122
张謇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其实业教育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本文就张謇的实业教育思想进行简单阐述,从而进一步发掘其对中国近代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大师,不仅在哲学、文学、美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教育思想上也有不凡的见解。他的“培养完全人物”等教育观点至今仍颇有启发,王国维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无疑是独居一席。  相似文献   

17.
梅贻琦作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学家,他的通才、师道教育思想不仅适应于近代教育发展,对于当代教育发展,也是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松轩先生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颇负盛名的教育先驱,在"废科举,兴学校"的历史潮流中,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陕西蔡元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图书馆建设的社会教育意识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范玉红 《图书馆》2005,(4):13-16,21
中国近代的图书馆观念有一个重要而明显的指向,即社会教育意识,具体表现在倡行、创设近代图书馆过程中对社会教育功能的呼吁,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的定位上。这一意识从萌芽到成长,都得力于当时国家民族现实的促发和近代社会教育思潮的推拥,同时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的风云变化、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以及时代的精神现实。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危亡的时代大背景下,梁启超主张发展教育来振兴国家,积极改革以科举制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大力倡导对近代学校的教育制度进行革新,并高度重视师范教育。同时,梁启超还突破了洋务运动中对人才观的思想桎梏,提出了培养"新国民"的教育目标,从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政治思想以及道德品质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