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隐藏于人类道德生活中的道德力量,道德记忆承载着集体道德承续的遗传基因,提供着个体道德建构的生活原型.在道德记忆的视角下,道德教育是道德记忆承续、建构与转化的过程,是人类道德具有持续生命力的重要保障,是个体形成道德认同、生成道德智慧的关键.然而,当下道德教育正面临集体道德记忆承续式微、个体道德记忆建构受阻、集体与个体道德记忆整合困难的危机.为此,道德教育应重塑道德记忆的教育价值,通过萃取传统道德文化精华、回归个体道德生活世界、播种道德智慧的逻辑路径,充分发挥道德记忆应有的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2.
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其脑海中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使人类在"过去"拥有过的道德风俗和习惯、道德原则和规范、道德思想和精神、道德实践和行为成为可以回顾的东西。道德记忆可以区分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个体道德记忆是关于个人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在记忆的个体框架内发生的记忆。集体道德记忆是在集体层面展开的,它展现的是一个集体性道德记忆框架,可以通过家庭、种族、宗教、组织、团体、军队、阶级、国家等等"集体"形式表现出来。道德记忆是人类道德思维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人类在"现在"和"未来"追求道德和践行道德提供重要依据,能够推动人类对其"过去"承担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3.
现实生括世界中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如街头老者摔倒无人扶起事件,致数以百计的婴幼儿丧失生命的"三聚氰胺"事件等,都为人类的道德教育敲响警钟:当前学校务必加强道德教育,促成个体道德生成,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个体道德生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因为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程.英国著名教育哲学家和道德哲学家彼得斯汲取了皮亚杰、弗洛伊德及科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理论的合理之处,总结出个体道德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自我中心阶段.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的现实,极易造成人类个体道德生活的困惑与冲突,从而导致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并影响到个体的和谐生存。为了克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危机,个体就必须具备有效地应对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的心理机制,重新建构能够指导其生活的具有相对一贯性的道德价值观格局。因此,在价值观多元社会中,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帮助人们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价值多元社会中,学校德育面临道德相对主义的挑战.相对主义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两个基础观念之上:一是伦理学上的相对主义观念和从这种相对主义推论出来的价值中立观念;二是自主个体自由选择的观念.然而,这两个基本观念不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坚实基础.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反对道德专制主义,另一方面要克服道德虚无主义,追寻、尊重和维护人类珍视的普遍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更好地彼此理解,和平相处,共享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6.
功利性价值取向不仅是道德的一个必然维度,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贯立场.但是功利性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道德和人类的“应然”道德相比很显缺憾.为实现对个体功利性道德的超越,我们应该对“现实的人”进行“人的应当”的伦理价值引导,并且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7.
对道德意识本质问题的关注随着人类的出现就产生了,但是对它的全面理解以及将这种理解践行到教育中却一直未能实现.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导致教育目标越来越远离个人潜能的发展,逐步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工具性目标.职业学校中的教育越来越呈现出“只见机器不见人”的倾向,用形而上的技术应用逐步取代了本体论.批判性意识作为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应当成为职校德育的灵魂,实现机器化的解构和人性化的重构.文章以批判性道德意识的研究为切入点,对其核心——道德动机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揭示了批判性道德意识在个体成长的三个阶段及对职校德育灵魂重构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人类维持社会和个体关系的底线,也是最高准则.文学与文学家一向把教人向善、探知世界视做己任,英国文学课程顺理成章被冠以推送道德思想这一光荣使命.文学教师只有实践研究性教学模式,方可引领学生对作品中蕴藏的道德因素加以探求,进而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9.
斯宾诺莎说过,“道德基础不是别的,而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努力。”从道德发生学意义上讲,道德的目的有两个:其一,调节个体之间的关系,维持社会的稳定,以利于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其二,为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促进个体和社会精神世界的完善。前者是道德的基本目的,后者是道德的超越性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个体道德境界表征了道德个体的道德觉悟程度、道德品质状况和情操水平,在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不同层次的道德境界,道德个体应该在社会提供的现有条件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物学关于利他主义(altruism)的讨论,对于揭示人类道德的科学基础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动物界的利他行为未必能直接对应于人类的道德行为,但却能提示人们:人类社会建立什么样的道德规范才能保证人类的延续和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威尔逊(E.O.Wilson)才把利他主义作为社会生物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然而,社会生物学在解释利他主义时始终不能摆脱西方社会道德中的个体中心论倾  相似文献   

12.
与人类道德一样,个体的品德也源于社会的需要,以及在此基础进行的教育和个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人的品德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在发达的神经系统所赋予的对社会关系的敏感性、需要和接受性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影响和教育下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非道德作为道德域中的可容阶段,与不道德一并成为道德教育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实现个体道德自由的价值.但现实中,非道德一方面被高标化的道德遮蔽了存在空间,另一方面在道德和不道德裹挟下具有道德相对主义之嫌,且受难于集体与个体意识的对抗,致使非道德难以被接纳.在面临这一复杂境遇时,学校德育应教会学生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实现高标化道德向道德普世化转变,并尊重个体非道德行为的自由,接纳个体实现自我需要的道德可容行为,从而实现自我和他人的道德自由.  相似文献   

14.
道德健康的出现是人类自身反思的结果,从而使健康内涵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扩充到伦理学领域。个体的道德健康状况和水平会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个体的道德健康为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可能;和谐社会重视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鼓励个体追求爱和幸福等精神需要。与此同时,健康的概念还赋予道德教育以新的内涵。培养道德健康的人,使人拥有健康的生活,并提高人的道德判断力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5.
终极责任是个体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人和事所必须承担的终极性义务,是对个体行为的终极性约束,也是社会运行的必备条件.终极责任源于人的能力的规定、人性的规定、文化的规定和终极理念的规定.终极责任通过激活焦虑而促使个体的行为发生变化.终极责任既是一种神经性的焦虑,也是一种现实性的焦虑,更是一种道德性的焦虑.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既通过影响个体的知、情、意、行而使个体形成终极责任意识,又通过文化、制度、道德、法律和民俗的建设,使个体形成对于终极责任的文化自觉.在当前,加强终极责任教育,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终极责任,提高履行终极责任的自觉性,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暗示是个体最常见、最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活动中,家长巧妙地运用暗示手段,可使儿童在无意识、无抵抗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道德陶冶和启迪,进而调整自己的态度、思想和行为,表现出与家长道德期望和意志相吻合的行动,可获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滋长了两性关系中的性混乱现象.两性性关系的紊乱,既不利于个体的幸福,也危害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人类性行为依然要遵循性爱合一、忠贞专一、不伤害三条性伦理原则.当今时代,网络为人类的情爱与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人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并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以完善爱情、道德、人性及社会.  相似文献   

18.
人是为他性存在与为己性存在的统一,人的道德是为他性道德与为已性道德的二重统一。为他性道德基于人的类性和群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对于群体和类的责任和义务;为己性道德基于人的个体性存在,强调个体存在的权利和个体合理利益满足的正当性。道德的二重性理论有效地克服了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片面性困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走向协调发展。道德二重性理论要求在当今的道德建设中,对道德体系进行分层处理,兼顾为他性道德和为己性道德的统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道德选择是社会道德生活中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表现。本文区分了社会道德选择和个体道德选择两个概念,论证了二者在选择主体、选择方式、选择尺度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从一个角度揭示了人类道德进展的历史逻辑性。  相似文献   

20.
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行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诸多不适应 ,根本问题在于道德教育主体性价值的丧失。 2 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培养道德生活主体 ,这是由道德的内在规律、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总体反思决定的。道德生活主体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 ,发展个体的主体能力以及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 ,旨在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