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度过渡过二者都是动词,都有“过去”的意思。区别在于,“度过”指某段时间已过去,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指南此岸到达彼岸,有“通过”的意思,如“渡过了长江天险”,“渡过难  相似文献   

2.
春节快要到了,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喜庆的倒“福”字。闲暇之余,我在Word里做了个倒写的“福”字,祝福全国的同学们新春快乐! 1.打开Word 2003,单击[视图]菜单,选中[工具栏]中的[绘图]命令,启动绘图工具栏。2.在绘图工具栏上单击[自选图形]后面的下箭头,在打开的选项菜单中,选择[基本形状],再选择其中的第四个图形“菱形”。  相似文献   

3.
小红经常把“两个人”写成“俩个人”。一天晚上,小红写好了日记,早早地上床了……她突然听见低微的哭泣声,觉得很奇怪,便寻声走了过去。原来是“两”在日记里哭。“你为什么哭呢?”小红不解地问。“两”字带着满腹委屈对小红说:“我和‘俩’是兄弟,可你却把我们混淆,让我们兄弟俩闹矛盾……”“那你们有什么区别呢?”小红低着头问。“两”字说:“我只有一个读音‘li2ng’,意思有四种:一、表示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常用于成双的事物、量词或‘半’‘千’‘万’‘亿’前。二、表示双方,如‘两败俱伤’。三、表示不定的数目,大致相当于‘几…  相似文献   

4.
“煌煌”与“皇皇”这两个词,形近音同但义不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煌煌”是形容明亮,例如明星煌煌;“皇皇”有三个义项,其中之一是形容堂皇、盛大,例如皇皇告,皇皇巨等。但在社会语言字应用中,人们往往在该用“皇皇”的地方误用了“煌煌”,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几乎到了积非成是的地步。例如。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对“新郎新娘”中的“娘”字的理解说法不一:有的理解为“娘亲、母亲”;有的理解为“姑娘”。我认为在这里理解为“姑娘”更确切些。《辞海》:“娘,青年女子的通称。《牡丹亭·肃苑》‘待娘行弄粉调味,贴翠拈花,惯向妆台傍’。”《古汉语词典》:“娘,少女。”《新华词典》:“娘,年轻妇女,如渔娘,新娘。”很显然,“娘”字的一个很基本的义项就是指未出嫁的姑娘。毛泽东曾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很多人就把嫁人说成改嫁,娘要嫁人变成娘要改嫁。在这里,实际上也是把“娘”字理解成了“老母亲,老娘亲”,…  相似文献   

6.
点击『课桌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转型,知识、信息爆炸的今天,新旧价值观交融,高雅文化与俗文化撞击。其中似乎一时得势的俗文化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如:饮食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等。这当中“校园课桌文化”成了大学校园中的一道“风景”。笔者在走访了新老校园后,发现课桌文化很有研究的价值,从中可以演绎出当今大学生的某种心态。对老校区教育楼四个大教室的六百多张桌面调查中,有75%的桌面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受破坏的桌面当中,在留下“文化”烙印的方式上,有钢笔,圆珠笔写的,有用彩笔或白色涂改液写的,甚至还有用刀刻上去的。内容上与考试科目…  相似文献   

7.
郑士良 《小读者》2011,(10):49-49
“邦”和“封”最初是一个字,“封”的古字是两只手堆土植树的形状,是划界封植的意思。分封制时代,国王将所统治下的土地分封给同姓或异姓诸侯,被封的土地就叫做“封”,后来改叫做“邦”。如《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相似文献   

8.
翻开我国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带“醉”字的名言佳句比比皆是,如词牌中就有《醉太平》、《醉花阴》等。“醉”字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其意如何?其妙何在?下面我们不妨来了解赏析一下。 对于“醉”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一日溃也,从酉从卒。”《辞海》里解释为:一是因喝酒过多或药物等作用以致神志不清或暂时失去知觉。二是用酒浸的。三是耽乐,沉酣。从上面的解释中,我们对“醉”字的含义不难理解。 “醉”字出现在诗文中,往往能起到抒发感情,画龙点睛,令人回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武则天』     
班委会要改选了,这次的大热门是一班之长的选定。有两个候选人,一男一女。我们班的惯例是男选男,女选女,所以我们男方胜券在握———我们比女生多出两人。可选举一结束,出乎意料,班长位子给了那个女的。“肯定有人当了叛徒。”明说道,接着他又补充了一点,“至少有两个。”从此,“武则天”时代开始了。新官上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女班长“执政”的第一周,就整顿了“军纪”,清除了卫生死角,还宣布了一条死命令:“不准乱扔垃圾。”“我偏不信这个邪,我得给她一个下马威。”明私下和几个男生一边说着,一边随手丢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度过”与“渡过”也是一组易混词语。 “度过”指经过一段时间.通常和“光阴”、“时光”、“时代”、“季节”之类的名词含用。而“渡过”指从这一岸到那一岸,多用于通过江河湖泊等。“渡过”也可引申为通过困难的意思。 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 1.他在纯朴的乡村 了快乐的童  相似文献   

11.
让学生『飞』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笔者结合近年的教学实例,摭谈几点做法。一、引导发现,唤醒创新意识。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据这一观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示错指瑕”和“质疑问难”的方法,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一)示错指瑕。“示错”,用有意出错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活他们的“发现”、“研究”、探索”细胞,范读课文时,有意添字漏字、调句改句;分析层段时,故意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等,都可能让他们表现、求知…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初,我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学区当校长,高辍学率一直是我心头的大病。眼看那些辍学的小孩或在家放牛牧羊,或无所事事地到处流浪,着实让人心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让老师们逐一填写了“辍学学生报告单”,交上来的报告单上千篇一律地写着“因贫辍学”四个字,看得让人刺眼。  相似文献   

13.
许丽 《天津教育》2004,(5):28-28
有两位年轻的女教师愉快地走进各自的教室。A教师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人头像,上面写着“××(A教师的名字)遗像”四个大字;B教师发现教室的一面墙被涂成了黑色。看起来,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这两间教室了,可结果却完全出乎我们的想像。A教师面带笑容地对着画像端详了片刻之后,转脸环视全班学生,平静地说:“画得很像我,字也写得不错,可是多写了一个字,谁知道是什么字呢?”当她从学生们的表情中读出画像是王小虎的“杰作”之后,便点名提问了他。王小虎回答:“多了一个‘遗’字。”“为什么呢?”A教师追问。“因为老师没有死,所以不是遗像。”“…  相似文献   

14.
古诗、对联、元曲中有不少“半”字用得十分巧妙。这些“半”字往往非实指数量,而是借其没有确定范围的特点,营造含蓄优美的艺术氛围。一、写人——蒙娇美白居易《琵琶行》中是这样写琵琶女出场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有“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一个“半”字,写其含羞带怯,诗人用这一肖像描写表现她的难言之痛,“半”字之妙,意在言外。再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的诗句:“云鬓半偏新睡觉,衣冠不整下堂来。”杨玉环刚睡醒,听说汉家天子派使者到来,来不及梳妆打扮,迫切希望见到使者,得到玄宗音…  相似文献   

15.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学家。一生使用了许多笔名,如“神飞”,“唐俟”、“巴人”等,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鲁迅”这一笔名。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致台湾新党的欢迎词里提到了“七月流火”这个词语,意思是指在七月盛夏太阳火辣辣的,同时表达了期待两岸和平统一的热望。他的讲话引起了人们对“七月流火”所表达的真实含义的争议。【咬文嚼字】“七月流火”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原义与古代的一种天象密切相关。词语中的“火”指的是大火星。大火星可不是火星,火星是一颗大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发出火红色的光亮,所以才由此得名。“流”字由水的流动借指星体的往西…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有幸做了三年民族班的班主任.和民族地区学校一样,我校民族班、民族生管理中最棘手的问题仍然是不同民族学生中出现的小群体现象.我班是一个44人的集体,其中回族、藏族、汉族学生各占约四分之一,各自成为一个群体,其他如蒙古族、哈萨克族、东乡等族学生约占四分之一,成为另一群体.平时吃、住、行、玩几乎天然地以四个群体为界限,彼此不仅不相往来,而且时常出现一些如吵、打架,闹纠纷等令人头疼的事,导致一个时期我班的成绩总是上不去.经过一个时期的观察、了解后我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些中学,把同年级几个班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抽出,另组织一个新班,称之为“实验班”。“实验班”是个宠儿。不但教师配置、教学设施使用优先考虑,教室位置、班级人数也要精心安排,甚至为它制订了特殊的“政策”。那么,“实验班”到底“实验”些什么呢?它有没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指导“实验”?没有。如果说有,那就是教育、教学、教研等等围绕升学的教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1999年第9期刊发了刘法绥的文章《“鼎”“铛”哪个字活用?》该文认为是“鼎”活用,而不是“铛”。读来让人生疑。首先要纠正两个概念表述上的失误。一,标题称“鼎”“铛”为“字”,这是不严密的。《现代汉语》明言:“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写单位”(P_(276)),这里谈的词类活用是句  相似文献   

20.
关耳 《教育艺术》2004,(11):55-56
“境界”,《现代汉语词典》诠释为:指事物所达到的某种程度或所能表现的情况。境界一般多指人的思想、精神、视野、修养所达到的一个层面、一个空间、一种领域。值得指出的是,境界决不局限在一个点,而是指其包容、涵盖的一个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