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治是同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和方略,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要实现从人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变,根本在于要解决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法治是法的统治,只有实行依法治权,才能克服权力腐败,才能实现法治。权力法治化运行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法治是同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和方略,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要实现从人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变,根本在于要解决国家权力配置问题。法治是法的统治,只有实行依法治权,才能克服权力腐败,才能实现法治。权力法治化运行是依法治国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在法治领域的最大贡献是初步回答了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若干重大问题。坚定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坚持两手抓战略方针,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实行法治的关系,以及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等,这些宝贵思想对于推进国家法治化进程,克服人治弊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7世纪是英国革命的年代,英国不仅回归了"王在法下"的自由传统,而且形成了议会主权的政治倾向,现代代议民主制逐渐发展起来。在促进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的过程中,英国议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表面上,英国革命似有一定的保守意味,而且革命完成后,民主政治尚不完备,但毫无疑问的是,从17世纪末光荣革命后,英国已经稳步走上了一条和平、渐进的政治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5.
告别人治走向法治乃是人类梦寐已久的理想.我国虽然有着数千年的法律文化,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始终未能摆脱人治的传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第一次提出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标志着法治现代化进程在我国的正式启动,是走向法治社会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性一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观念的变化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就宏观而言就是治国观念的变化,即由第一代领导集体欣赏人治到第二代领导人强调“处理好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再到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公开宣布要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与这一变化相联系的是在微观领域即具体法律制度、法制原则的确立和完善以及在这些领域法律观念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说明了中国由人治逐步走向法治  相似文献   

7.
人治和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与管理中的一对范畴 ,两者相反相成。但是 ,在人治社会中 ,法治只是“人治下的法治” ,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应该建立真正的法制国家和依法治国 ,这是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治国方略上开始了从人治向法治的历史性转变。由人治转变为法治,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精髓,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要扩大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这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完备的权力制约机制,这是实现法治的关键;要培育社会成员的法治精神,这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而法治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经历了从人治到法治的一个曲折发展过程之后,应从法律运作机制、党的执政方式、公众法治观念等几个环节加快法治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法治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人治和法治是人类社会治理与管理中的一对范畴,两相反相成。但是,在人治社会中,法治只是“人治下的法治”,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建立真正的法制国家和依法治国.这是政治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律是人类社会中两大基本的社会规范,在治国过程中发挥着异形互补的作用,以德治国就是依靠人类道德规范和社会成员的普遍自觉性治理国家,道德的引导性,防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决定了道德可以成为一种安邦治国的规则体系,而法律则往往是把人类道德规范外在化和强制化的结果,中国历史上德主法辅的治国方针源远流长,而西方历史上的法治思想则十分突出,现代中国政治的症结不仅是缺乏法治,而且是道德与法律两重因素的共同缺失,因此,要建立法治国家,必须克服唯法主义的偏向,提倡讲求道德与遵从法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对于“法治”,不同的解读,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含义。从人类历史上看,存在过两种不同的“法治”:一是以法治国的“法治”,二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即便是依法治国的“法治”,仍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权力为本位,另一种是以权利为本位。以权利为本位的“依法治国”应当成为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法律需要强制,道德需要自律.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获得了新的涵义,并赋予二者新的关系.德治与法治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力保障,我们既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国”不是传统治国手段的重复,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三大源头的综合创新,具有深厚的理论根源。新形势下,“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具有一致性,二者结合反映了市场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都是不可或缺的治国手段。当前,要处理好二者关系,必须充分利用传统德治中积极的内容,在发挥德治对社会成员内在观念引导作用及法治对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调整作用的同时,必须在实践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即实现德法并举。现阶段德法并举最有效措施是:政府运用立法、执法、法律宣传等手段促进德治与法治的结合;发动群众制定并实施各种道德守则、公约,法律予以支持;从严治党,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遵守法律与实践道德的表率,成为德治法治相结合的推动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确立依法治国后又提出以德治国,这是十分正确的客观的,因为,一个法治化的社会必须是有道德的社会,法治需要道德的支持,任何片面强调“法律万能”或“道德万能”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将“德治”与“法治”融为一体综合为治才是适合我国的最佳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6.
与朱熹,吕祖廉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Shi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业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实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Shi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考试法治的历史解析与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着悠久的考试文化和考试法治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我国迈入了改革开放、民族振兴与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我国每年有近亿人次参加各类国家级考试,但至今没有出台"考试法",与考试大国的形象极不相符。强化考试法治理念,制定"考试法",实行依法治考,提高考试执法能力和水平,是确保考试公平公正,推进考试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治国方略;江泽民以理论创新精神明确提出治理国家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方略的深化和完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治国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二千多年前,先秦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法治思想,并付诸实践,对后来历代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虽有别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但也蕴涵了现代“法治”思想的启蒙火花,不能简单、武断地将其归入“人治”的范畴,我们要用全面的、历史的眼光吸取其精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  相似文献   

20.
治国单纯依靠法治是不够的,法治的发展过程充分说明了道德与法的内在联系,德治与法治作为治国手段是并立互补的。德治的实现一是要与个人的道德素质提升相结合,二是要与社会制度的合伦理性建设相结合。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制度、规范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是,使制度、规范建立在相应的道德伦理基础上更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