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赠与合同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民事法律关系。其在本质上与其他转移财产合同是完全不同的。本文通过有关赠与合同主体、客体的资格界定;通过对其内容的归类,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对赠与合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赠与合同属于财产权利转移的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或单位,受赠人或单位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合同关系导致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违反等价有偿的原则.针对赠与合同关系不对等研究了合同撤销问题的注意事项.研究了合同撤销权行使的范围,时间等主要因素.同时对撤销赠与合同在法律上的盲点作了一定程度上探讨.  相似文献   

3.
原琳 《科教文汇》2009,(16):202-203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赠与行为在民间普遍存在。我国理论界对赠与合同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对赠与合同的要式性问题一直存在着分歧。本文就赠与合同的要式性问题作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李莼 《今日科苑》2010,(2):149-149
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同意的合同。新合同法赋予赠与人三种撤销权,即任意撤销权,法定撤销权,相似撤销权。合同法同时还规定了赠与人行使这三种权利的条件。本文主要对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赠与合同的基本特点,并对赠与合同终止的三种情况,即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法定撤销,法定解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赠与合同的基本特点,并对赠与合同终止的三种情况,即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法定撤销,法定解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赠与合同中规定了两类撤销权即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与合同法总则中的合同效力意义上的撤销权不同.也区别于债之保全意义上的撤销权。赠与合同中的撤销权性质为一种法定解除权。  相似文献   

8.
赠与合同是《合同法》中一类较为特殊的合同,它不以当事人之间的互为权利义务而存在,而是典型的单务、无偿合同。基于赠与合同的特殊性,法律为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赋予赠与人与其他合同中不同的撤销权与抗辩权。本文试就撤销权与抗辩权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非非 《科教文汇》2007,(1):126-127
保护涉外民事法律关系中弱方当事人的利益已经成为国际私法的重要价值取向。内国的强行法对涉外合同中弱者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阐明了强行法的概念和由来,辨析其与公共秩序保留的区别与共同作用,并着重探讨了它的在涉外合同中的具体适用和限制。  相似文献   

10.
从法律角度讨论高校图书馆对违反借阅规则者进行罚款的行为,认为高校图书馆作为罚款主体不适合,高校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并非民事法律关系或合同关系,并就改进高校图书馆罚款管理办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领域内的技术合同关系,涉及到一系列特殊的民事法律问题。本文着重讨论了技术合同订立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两个阶段,井针对有关订立技术合同过程中的可行性论证、风险负担、技术保密以及合同应具备的主要条款等问题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张李江 《现代情报》2012,32(4):84-87
科技查新作为一项特殊的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涉及查新委托人、查新机构和文献知识产权所有者等相关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因此,研究查新服务中的法律问题对我们更好的开展查新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讨论了查新工作中涉及的保密要求,然后就目前查新服务合同管理现状进行归纳,提出解决的办法,最后就查新服务中的用户委托信息、查新检索资源和查新报告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合同法的现状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合同法主要包括下述法律、法规:①民法通则。我国尚未制定民法典,现行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法。民法通则由第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于1986年4月1日通过,1987年1月1日施行。其中绝大多数规定都与合同有关,如第5章债权一节规定了合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技术交易中,履行技术秘密保护措施的技术保密合约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统一体.其有特殊的内在规定性,这种特殊的内在规定性构成了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设立的要素,并且作为合约的技术秘密传递规则,形成了技术保密合约民事法律关系特征.其主体和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此民事法律关系要素.技术保密合约主体民事行为必须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的公证实践中,我国公证行业办理了大量涉及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证业务,如不动产的继承、赠与、分割、遗赠、抵押、交易合同(包括房产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合同)等,通过专业的公证法律提供者——公证机构对不动产物权变动进行实质性审查,有效避免了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风险,消除了大量纠纷隐患,对于促进诚信交易、保障交易安全和减少纠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冯静 《科教文汇》2008,(21):196-196
文章从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描述的“枷锁”入手,谈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要素、性质和特征。继而在这些方面与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相区别,体现三者的差异性。即刑事法律关系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不平等性;而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主观性、自愿性和平等性。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的差异在于:权利义务关系上的不对等性与对等性、权利(权力)行使上的约束性与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图书馆法律关系的分析,阐明图书馆法律体系中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既不是典型的行政法律关系,也不是典型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法律关系。提出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及在法律的制定和适用上应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避免和防止一刀切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汉婕 《大众科技》2011,(7):295-297
合同法律关系在民法领域乃至整个私法领域都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一个社会人,其含有的社会性要求他与其他人交往,而这其中最多的便是合同法律关系,可以说合同法律关系将整个民法体系串联了起来。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效合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同法律关系的稳定性,随着社会关系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无效合同类型增多、情况更为复杂,必须对其性质进行认定,从而保证民事交往中合同法律关系的顺利进行。文章试论述目前司法实践在绝对无效合同把握和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绝对无效合同制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筑工程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比较大,且关系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建筑工程管理合同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措施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合同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地位和作用十分明显。本文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展开论述,分析了合同管理的重要性、现状及对策,希望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带来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医疗合同     
将医患关系归结为合同关系并通过法律将其固化的目的,在于扭转我国长期以来医患不平等问题,使法律充分行使其社会调节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