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俄狄浦斯王>和<红楼梦>两大悲剧跨越时空却拥有近乎雷同的整体魔幻隐喻叙事结构,三层象征隐喻诗意结构负载三种功能和三重意蕴,以此传达了近似的生命悖谬意识和宿命观.在表现悲剧精神这个巅峰意义上,<俄狄浦斯王>、<红楼梦>实践着相似的悲剧审美诗学,彰显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终极认同.  相似文献   

2.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画体,这种结构严谨,具有装饰意味的着色绘画样式,是中国绘画最早的风格和形态。一般而言,工笔画以线勾勒效色渲染的笔墨表现样式,在总体上呈现出精工细丽的审美风貌。但就其表现客体人物本身来说,不论是传统工笔人物画,还是现代工笔人物画,都存在着意象性的表现形态。中国画先有工笔后有写意,而写意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工笔,它们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画体。却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写意艺术观和一个共同的意象艺术方法。这一根本特性使中国画成为有别于任何写实艺术、抽象艺术、装饰艺术的意象,而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3.
孙犁小说创作理论中自然观的核心是与“真”这一范畴相联系的。孙犁小说创作继承了传统美学的审美心理 ,开拓了多样的审美空间 ;打破了传统小说“无巧不成书”的观念 ;强调作者个人的主体性。孙犁创作的自然观对当今作者严肃认真对待创作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小说语言既体现出人物和其表达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又把这种关系表现得诗意盎然,从而产生了"返回民间生活"和"为生活语言去蔽"两种功能,实现了汉语现代化的审美理想.在汉语现代化的过程中,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接续了古代汉语以"天工"为宗的美学传统,为现代汉语提供了一种富有自然美和意蕴美的语言形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写意花鸟画有着自身特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意境,构图就是其中重要的表现语言之一。传统写意花鸟画的构图不同于西方静物画的构图,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极具研究价值,有必要对其特点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本文将结合艺术理论,挖掘传统写意花鸟画构图的历史文化渊源,总结其主要特点,并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6.
笔者认为老舍的创作洋溢着浓郁的诗意之美,具有鲜明的浪漫气质,这主要表现为:审美意象的诗意之美、抒情意境的诗意之美、深厚意蕴的诗意之美及理想意念的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7.
中国写意油画沿袭了中国古典美学传统思维方式,善用写意、表现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即使在绘画中也体现出明显的东方意蕴。意象,作为主体对客体主观反映产生的一种心理存在,本是中国画论中的一个概念,具有鲜活的个性特征,“意”是人的主观感受与审美理想,“象”是主观感受在内心形成的一种映像,是没有物质化的、非现实的意识存在,其类型与主观思维方式和图形化的结果息息相关,意象构成了审美的表象系统。意象作为非现实的物质形态只是流于可想而不可视的意识层面,将意象转化为可视的形式符号,使之从心理层面上升为实在的物质层面,成为具有物质外观的真实存在,意象才能成为艺术作品。探索意象在油画创作中产生、物化、物态化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中国意象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8.
山水田园诗歌至少具有两个层面的图像:一是内在的图像,即语言所表现出来的“语象”;二是以诗意图为代表的外在图像。从这两个层面的图像来看山水田园诗歌可以大致概括为花鸟鱼虫类、自然景观类以及田园居地类三种类型。同时,山水田园诗人运用语言符号来描绘这三类山水田园物象,形成了归隐语象群。诗歌的语象与其诗意图二者紧密相连,构成语图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在这种语图唱和的状态下,彰显出文学图像的价值意蕴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艺术作品是创作主体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或产品,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任何艺术作品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可以从结构上划分为三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层、艺术形象层和艺术意蕴层。它们各具独立性又互为一体,共同构成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策略强化对学生美育的渗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充分利用声情并茂的诗意化的语言和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进行教学,还要采取讨论式阅读和拓展式阅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他们的审美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1.
简笔画是人们相互交流中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语言,表现出概括、形象、简炼、传神、直观的特征,是表现与再现的完美结合。人们往往借助简笔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对物像进行提炼、概括、大胆取舍,减外形之精细,抓神韵之风采,使作品达到神形兼备。这种表现方式正是中国艺术精神传神、写意的最好诠释。其几何形的整体处理,外轮廓的概括简约,使其成为欣赏者最为直接的审美对象和产生最直观的审美体验。简笔画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在众多视觉艺术中所展现的言简意赅的独特魅力。因此,简洁的线条决不是简单,而是一种不拘于谨细刻画,注重情性张扬的状态,一种随意而精致的审美想象,一种通达和平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以线造型、用线构成、线型气质是构成线描艺术的基本要素。以线造型是抛开光影色彩,抓住物象本质,直接刻画物象结构,并调动审美品质,主客观相结合,达到“得意”造型;用线构成是如何组织线条并使之完整地构成一幅作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画面的章法构成;二是具体物象的线条构成;线型气质则是作品生动与否的主要因素,它同样包含两层意义:即线条所表现的形象气质和线条所体现的每个画家的艺术气质,二者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3.
骆蔓 《江汉学术》2011,(4):10-15
歌词与诗(徒诗)同属诗学范畴,无本质差异。但它们抒情审美的基点不同,歌词属群体广场呼应式抒情,诗则属自我心灵絮语式抒情。歌词因依附音乐而导致审美机制不自足,诗以其独立性而显出审美机制的自足完形。正是这些决定了它们在结构方式、意象表现、语言策略、节奏类型等艺术表现的策略上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诗歌新形式,网络诗歌的内在诗性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审美取向与传统诗歌审美偏好出现错位与偏离.网络诗歌审美表现出的拒绝抒情传统、削平诗意表达深度、异化诗歌传统功能等新表征导致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审美之间出现抒情错位、表达错位和功能错位等现象.促使错位弥合的构想之一是大力倡导网络现代禅诗的创作与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网络...  相似文献   

15.
由于先天气质和长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孙犁晚年深化了崇尚"平淡"的审美意识。这一审美意识以"道"的本质属性"无为"为哲学依据,以庄子"虚静"说的"去欲"、"去知"为支撑点来建立主体"平淡"的心境、人格,在艺术创造上涵化了朴实、简练、含蓄和不尚胶滞、求弦外之音、传神为高等多种素质,最终造成偏重意蕴美的"平淡"的风格和境界。"平淡"的涵容性和超越性使它成为高层次的审美境界,这一点在解读文学大师孙犁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汉语运用的审美追求与汉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民族的审美观念必然有意无意地注入语言运用中,形成了追求对种与均衡的特点。这件执著的审美追求,造成或强化了汉民族共同语在语言、语汇、语法各个层面上的众多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美学现代转型的视域中 ,孙犁的突出成就在于 :对文艺与政治关系全面而深刻的阐述极大地充实了艺术社会学 ,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整体把握和学理性论析 ,为近代“崇高”保留了必要的地盘 ,为审美主体的人格自塑提供重要的参考。由于自身“审美情结”的强大与心理承受力的偏弱 ,导致孙犁美学转型的艰难性、痛苦性 ,也妨碍他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美学汲取必要的营养 ,但与这方面的缺失同时并存的是 :为中国当代文学和美学不加分析地滑向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18.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和语言类型,在语言结构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和篇章组织方面的差异,探索语言对比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词汇选择、构建句子和篇章组织方面做出正确判断,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书法是线条的抽象艺术,好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线象环生。如何写得一手好书法呢?贵在持之以恒,妙在得法,重在神韵和情采。把握书法的形,表现书法的神,表达作者的情,只有这样才能"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  相似文献   

20.
戏剧除了角色的形象、布景、舞台上人物的位置与组合等种种视觉上的东西外,最重要的是运用语言的本领.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除了时代的客观因素之外,主观因素是他掌握了最大量的语料,把语言表达得最为确切和优美动人、最富有诗意、也最善于发挥其舞台效果的一位超群绝伦的语言大师.本文将从现代语言学、修辞学和文学审美等几个方面,探讨莎士比亚剧作中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