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众所周知,无论是教学怎样的课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的解读文本将时教学效率的提高起极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观察得知,某些教师在教学描写革命领袖文本时常出现"零解读现象",即在不解读文本的情况下就进课堂,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毫无收获出课堂.本文就"零解读现象"出现的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展开粗略的思考,目的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分析和感悟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现在课堂教学仍普遍存在着“文本教学”上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高中生无论是阅读的量还是阅读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难以对文本特别是文本的深层次内涵进行个性化的感悟解读;二是不少语文教师或由于教学进度的需要,或因教学能力的限制,缺少引导学生主动分析文本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习惯以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的感悟,学生习惯以聆听教师的讲解代替自己的理解的违背教学规律的不良现象,这最终使得课堂“文本教学”成为单一的讲解课、听读课.这样,必然造成学生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的下降.本文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去主动分析文本、感悟文本,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数学文字、图象和图表构成了数学教学文本,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应重视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本文通过阐述数学文本阅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文本,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阅读意识,提高数学文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一些课堂教学,或给人一种印象不深、回味不永的感觉;一种蜻蜒点水,波澜不惊的遗憾.或遍洒罗网面面俱到的沉重.在有限的时间实现有效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就必须提炼出文本有核心价值的内容,提纲挈领、抓住要害,以牵一发动全体地授课.多年课堂教学的经历告诉我,要正确而又深刻地解读文本,寻求文本最有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的意蕴与内涵.掌握文本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及审美情趣,就必须提炼文本内容,提高解读能力.提炼文本内容,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提炼文本的核心语句、关键词语、重要问题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堂拓展是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突破“文本”的限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拓展与超越,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一年多来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就如何有效地拓展延伸,进行了一些实践尝试,旨在深入理解课标理念,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无论是教学怎样的课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的解读文本将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极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观察得知,某些教师在教学描写革命领袖文本时常出现“零解读现象”,即在不解读文本的情况下就进课堂,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毫无收获出课堂。本文就“零解读现象”出现的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展开粗略的思考,目的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影响有效教学的主要矛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焦点正是:教与学的内容即教材文本.可见全面、正确地解读文本,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直接影响教学设计,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脚点在课堂教学。基于课堂观察,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落实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缺失现状,从教学生视角分析缺失成因。立足课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探究文本解读途径,探寻基于课堂观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有效解读文本是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之一。然而,很多一线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往往有浅表化解读或过度化解读的倾向,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从文本内容、价值、语用和素养四个方面入手解读文本,可以提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教师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课的前提。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如何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备受关注,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的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培养学生能力,就如建池蓄水,若想学生的能力如流水源源不断增长,那么就要深掘"文本的核心价值"这个源头。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进而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目标,这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培养学生对于文本的自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这三个方面着手,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马利 《教学月刊》2021,(1):97-101
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凭借,是提升语言素养的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文本中精湛的修辞和严密的逻辑却很少引起师生的关注.教师可以通过细读人物描写、情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深刻解读文本的情感逻辑、表达逻辑、生活逻辑和文化逻辑,进而赏析文本逻辑优劣,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今新课程改革的持续进行,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引起了学校教师的广泛关注。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文本再构,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运用能力。本文通过联系课堂实践和具体的教学经验,探讨文本再构的原则,建立完善的文本再构的教学模式以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必须经过扎实的语言训练.如何提高语言训练的有效性?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语言训练指导的三个落脚点. 一、落在"超常语法"上 不少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只停留在指导理解文本内容,引导体会文本语言的精美和寓意上,往往忽略了对语言形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课本剧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阵清新的微风,使得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得以综合提升.作为语文教学中另一扇明亮的窗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多样地加以实践运用,让课本剧这种教学形式走向常态.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自身演绎能力有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因此,课本剧也应当遵循递进的原则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在课堂教学中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结合日常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在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形成目录、图文结合、说明书、作家卡片等不同类别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文本对话"在其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文本对话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文本对话,小学生才能获得语言感知、形成语言能力、提升语感.实施新课程以来,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确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变得十分热闹,但是,在热闹的背后却弱化了文本,小学生并没有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紧扣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向文本的更深处迈进.  相似文献   

19.
胡宏枚 《新教师》2023,(2):25-26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硬功夫。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文本解读有多深邃,语文课堂就有多辽阔。教师对文本解读到底该深到何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文本解读指明了方向。语文教师可以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来解读文本,窥见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情感,探知文本的价值和意义,高质量、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让课堂教学走向辽阔。  相似文献   

20.
曾春莲 《考试周刊》2014,(18):37-37
文章立足新课程理念精髓,深入浅出地分析怎样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个性化地解读文本内涵,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