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简述了文字的产生及文献和文献载体的关系,论述了文献的载体由甲骨、玉石、青铜器、简牍、简锦、纸到胶卷、磁盘、光盘等载体的演变过程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
数字图书馆历史地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世纪之交出现的数字图书馆的历史地位进行了尝试性分析。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数字文献的出现是文献介质继纸的发明后出现的又一次革命,而网络化使文献传递在形态、方式、范围上都有了质的突破,文章最后从发挥图书馆“保存”和“传播”文献的职能出发对数字技术解决当前图书馆存在的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密度存储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载体形态的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等非纸介质文献大量出版发行,而且随书附盘、随盘附书文献也越来越多。非纸介质文献已经成为图书馆文献信息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馆藏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纸介质文献,而且还包括大量的非纸介质文献,如光盘、磁带、软盘、录像带以及  相似文献   

4.
阐明虚拟文献载体和虚拟图书馆的性质和特点,论述文献载体与图书馆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献类型与载体在馆藏建设中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图书馆论坛》1996,(3):13-15,80
文献类型与载体在馆藏建设中定位的思考李毅(暨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是馆藏建设;馆藏建设与其文献类型、载体的格局息息相关。因此,对文献类型、载体进行适当的“角色定位”,是图书馆改革和建设的一项不容忽略的内容。所谓“角色定位”是指对图书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载体文献已成为图书馆馆藏的组成部分,并且数量正在逐年增加。多载体文献在载体形态上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这给图书馆的编目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明确多载体文献的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对多载体文献的编目方法及管理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信息载体对阅读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纸介质和电子载体两种不同的信息载体阅读效果的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纸介质载体的阅读效果要好于在电子载体上的信息的阅读效果;电子载体无法全面替代纸介质载体,纸介质载体仍具有存在的空间。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今天,要注意电子信息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的结合,以提高整体化信息服务的效率。表2。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电子纸将成为纸文献载体的替代品;分析了电子纸对图书馆上游的出版业和下游的读者将带来的影响,并从整个图书馆所处的生态环境来论述电子纸对未来图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献载体演变下图书馆亟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怡 《图书馆》2008,(3):102-104
文献载体的演变,对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的利用和发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型电子文献与传统纸质文献并存互补是现代图书馆文献馆藏的特征和现状。文中对文明演化中的三种文献载体的特点及局限性作了比较,指出图书馆如何应对文献载体的演变,关系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图书馆视听文献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家伟 《图书馆学刊》2001,23(2):30-30,40
图书馆的特种文献服务系统是图书馆有目的地搜集、整理、贮藏和利用非印刷型文献资料的管理系统。由于其主要是通过电子化设备向读者提供视觉、听觉的文献服务和传播最新信息,因而成为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我馆已组建了电子阅览室、声像室、语音室及光盘库等,为现代化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它的管理与利用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更好地发展,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文献载体增加与馆藏结构变化 1.1电子出版物的发展,促使图书馆的藏书结构发生变化   特种文献是记录原始图像、文字及声音…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图书馆文献载体多元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理论上简要分析了图书馆馆藏载体多元化的内含,对各种载体文献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调整文献信息资源结构与体系邮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采访工作二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彤 《图书馆杂志》2003,22(5):35-36
本文认为未来图书馆采访工作应该把收集知识载体信息作为采访工作的中心,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应该包含知识载体实物和知识载体信息两部分。同时要重视口述资料的收藏。  相似文献   

13.
信息革命隐含于文献载体的灰色状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金荣 《图书馆论坛》2005,25(6):112-115
以文献载体的历史演进过程为依据.提出了文献载体多元并存是载体变革出现重大变革前的一种灰色状态的论点,认为文献载体的灰色状态正是一种信息革命的前兆,亦是人类社会又一次腾飞的准备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文献载体的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以印刷型书刊文献为主的局面,新型的视听资料为图书馆提供功能更加齐全的信息载体,因其绘声绘色,视听同步,具有直感性和形象性,而深受读者(用户)欢迎。文献载体的多样化并非意  相似文献   

15.
试论虚拟化的过程、意义和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与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伴随而来的虚拟化过程,论述了文献载体和图书馆虚拟化的意义和有关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现代信息存储设备迅速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不可避免地影响档案馆馆藏载体的变化.以前,进馆载体单一,基本上是纸质、磁带和缩微胶片等,都是实体和模拟信息存储类载体,随着数字信息存储载体的出现.这种单一的结构已经不复存在.另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预言"无纸办公室"将会出现,数字信息载体最终将取代纸质载体.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纸质文献并非减少,而是继续上升,且增长势头很猛.那么,未来档案馆馆藏信息载体中谁将占主导地位?各种信息载体将各自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笔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从陶文是古文字之一种,金文部分出自于陶模,泥活字为陶土所制三个方面,论证了陶也应该象甲骨,金石,竹木,帛,纸一样,归属于古代文献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在即将来临的知识社会中,以收集文献、存储文献、管理文献、利用文献为自身社会职责的图书馆,应当认识到文献的双重性。变知识载体管理为知识管理:将自己收集文献、存储文献、管理文献、传播文献的社会职责,发展到“获得知识,存储和管理知识,分析、理解和解释知识,传播知识,并通过组合知识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9.
载体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播--现代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当今新的信息环境以及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变化的分析,指出载体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播是现代图书学研究的核心,未来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将以数字文献为主,印刷型文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消亡.未来图书馆员的工作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下载本馆读者所需要的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知识信息,并将其存贮载体予以有序组织,以便随时为读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信息载体将逐步由纸介质向磁、光、电等介质倾斜,对新型文献信息载体的搜集、加工、开发和管理是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重点,从电子出版物的特征入手,分析图书馆开发利用电子出版物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若干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