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 0 1年广东省高考数学第 2 1题 :已知椭圆 :x22 y2 =1的右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E ,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 ,点C在右准线上且BC ∥x轴 ,求证 :直线AC经过线段EF的中点 .此题对一般性结论仍成立 ,还可以拓广到其它圆锥曲线 .拓广 1 已知椭圆 x2a2 y2b2 =1的右准线l与x轴相交于点E ,过椭圆右焦点F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A、B两点 ,点C在右准线上且BC∥x轴 ,求证 :直线AC经过线段EF的中点 (a >b>0 ) .     图 1证明 如图 1,记直线AC与x轴的交点为N ,过A作AD⊥l,D是垂足 .…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 ,若圆C1:x2 y2 Dx Ey F =0和圆C2 :x2 y2 D1x E1y F1=0相交于两点 ,那么过两点的圆系方程为x2 y2 Dx Ey F λ(x2 y2 D1x E1y F1) =0 (不含圆C2 ) (λ∈R)《解析几何》课本第 70页第 3题 已知一个圆的直径的两个端点是A(x1,y1) ,B(x2 ,y2 ) ,证明 :圆的方程是 (x -x1) (x -x2 ) (y-y1) (y -y2 ) =0 .结合以上两个结论可得 :命题 :过两已知点A(x1,y1) ,B(x2 ,y2 )的圆系方程为 (x -x1) (x -x2 ) (y -y1) (y-y2 ) λ(ax by c) =0 . ①(λ∈R…  相似文献   

3.
以圆锥曲线内一定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简称中点弦方程.本文以较为简捷的一种方法,先建立中点弦方程,再依此方程推导一组曲线方程,供同仁参考.1求中点弦方程的一种简便方法为方便起见,设圆锥曲线的方程为Ax2+Cy2+Dx+Ey+F=0,()其中,A...  相似文献   

4.
中点弦斜率公式的应用逯宏伟(陕西省户县一中710300)解析几何中,与圆锥曲线的弦有关的问题较多,如何能快速、简捷地解这类问题?本文将用“圆锥曲线的中点弦斜率公式”给出一个统一解法,现介绍如下:设圆锥曲线C:Ax2+Cy2+Dx+Ey+F=0的弦MN...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圆锥曲线弦的中点坐标与该弦的垂直平分线的截距之间的关系 ,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定理 设圆锥曲线中与坐标轴不平行的弦P1P2 的中点为M (x0 ,y0 ) ,该弦的垂直平分线l与x轴的横截距为a ,与 y轴的纵截距为b .(1)对于椭圆或双曲线  x2A + y2B =1  (A >0 ,B >0或AB <0 ) ,有 a=A-BA x0 , b=B-AB y0 ;(2 ) 对于抛物线 y2 =2 px  (p ≠ 0 ) ,有  a=x0 + p , b=y0p(x0 + p) ;(3)对于抛物线x2 =2 py  (p≠ 0 ) ,有  a=x0p(y0 + p) , b =y0 + p .证明  (1) 设P1(x1…  相似文献   

6.
解析几何中的圆锥曲线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而其中的计算是困难的 .如何避免求交点 ,从而简化计算 ,也就成了处理这类问题的难点与关键 .下面介绍一种策略———设而不求 ,这实质是整体结构意义上的变式和整体思想的应用 .一、与中点弦及弦的中点有关的问题例 1 过点A(2 ,1 )的直线与双曲线x2 -y22 =1交于M、N两点 ,求弦MN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 .解 :设M(x1 ,y1 ) ,N(x2 ,y2 ) ,则x21 -y21 2 =1 ,x22 -y222 =1 ,两式作差并整理 ,得y1 -y2x1 -x2 =2 x1 x2y1 y2 .设弦MN的中点P(x0 ,y0 ) ,又kMN =k…  相似文献   

7.
定理 1 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 ,且 ADDB =x ,AEEC =y(x、y∈R+ ) ,BE、DC交于点G ,连结AG交BC于点F .则(1) BFFC =yx ;  (2 ) AGGF =x +y ;(3)S△DEF =2xy(1+x) (1+y) (x +y) S△ABC.证明  (1) BFFC =S△ABGS△ACG =S△ABGS△GBCS△ACGS△GBC =AEECADDB=yx .(2 ) AGGF =S△ABGS△GBF =S△AGCS△GFC =S△ABG+S△AGCS△GBC =S△ABGS△GBC +S△AGCS△GBC =x +y .(3)∵ …  相似文献   

8.
弦的中点是沟通弦端点、弦的斜率、弦长以及与弦相关的对称问题、轨迹问题的“血管”和“神经” ,灵活利用弦中点的“动”、“静”规律 ,构造动弦、定弦处理与弦有关的问题 ,奇特巧妙、简捷新颖 .本文就这类问题给以归类例析 ,供参考 .曲线 f(x ,y) =0关于点M (x0 ,y0 )对称的曲线方程是f( 2x0 -x ,2y0 -y) =0 ,两式相减得f(x ,y) -f( 2x0 -x ,2 y0 - y) =0 . ( 1)此即为以M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方程 ,简称“中点弦方程” .以此弦作为解题模式的思想方法简称为“中点造弦法” .由 ( 1)易得几种常见曲线b2 x2 ±a2 y2 …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一个定理的证明出发 ,利用数学知识探讨椭圆的光学性质 .定理 :圆锥曲线E :mx2 +ny2 =1(m >0 ,n >0或mn <0 ) ,不平行于对称轴的任一弦AB与过AB中点M的直线OM的斜率之积为常数 - mn .证明 :设A(x1 ,y1 )、B(x2 ,y2 )、M (x0 ,y0 ) .由 mx21 +ny21 =1,mx22 +ny22 =1,两式相减 ,得m(x1 +x2 ) (x1 -x2 ) +n(y1 +y2 ) (y1 -y2 ) =0 .因x1 +x2 =2x0 ,y1 + y2 =2 y0 ,故mx0 (x1 -x2 ) +ny0 ( y1 - y2 ) =0 .又∵ x1 -x2 ≠ 0 ,x0 ≠ 0 ,∴  y1 - y2x1 -x2·y0x0=- …  相似文献   

10.
文 [1]证明了有心圆锥曲线任一弦的斜率和弦中点与椭圆中心连线的斜率 (均存在且不为零 )之积为一定值 ,受此启发 ,本文给出抛物线的有关斜率的一对定值 ,并举例说明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聊作文[1]的补缀 .定理 1 设M (x0 ,y0 )是抛物线 y2 =2 px (p>0 )上的定点 ,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 ,若kMA·kMB =t (t≠ 0 ) ,则直线AB过定点x0 - 2pt ,- y0 .证明 设A(x1 ,y1 )、B(x2 ,y2 ) ,则有y21 =2 px1 ( 1) ,y22 =2 px2 ( 2 ) ,y20 =2 px0 ( 3) .( 1) - ( 2 )得  ( y1 y2 ) ( y1 - y2 ) =2 p(x1…  相似文献   

11.
在解析几何中 ,求与二次曲线中点弦有关的系列问题 ,很多同学都是通过直线和二次曲线组成的方程组来进行讨论 ,往往都很繁 .本文通过介绍两个定理 ,提供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来求解这一类问题 .定理 1 已知曲线C :F(x ,y) =0为二次曲线 ,Q为直角坐标平面内一点 ,其坐标为 (m ,n) .则恒有 :(1)曲线C :F(x ,y) =0和曲线C′ :F(2m-x ,2n-y) =0关于Q点对称 ;(2 )直线l :F(x ,y) -F(2m-x ,2n - y) =0为过Q点的一条直线 ;(3)若直线l和曲线C相交于点P(x0 ,y0 ) ,则直线l和曲线C必有另一公共点P′(2m -x0 ,2n…  相似文献   

12.
下面是 2 0 0 2年的一道高考题 :设A、B是双曲线x2 -y22 =1上的两点 ,点N( 1 ,2 )是线段AB的中点 .( 1 )求直线AB的方程 ;( 2 )如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交于C、D两点 ,那么A、B、C、D 4点是否共圆 ?第 ( 1 )小题 .应用作差法和中点坐标公式易求得直线AB的斜率k=1 ,方程为x -y+1 =0 .第 ( 2 )小题 ,解法很多 ,为简化解题过程 ,可绕过求交点 ,直接建立圆的方程 ,证明 4点在这个圆上 .∵CD ⊥AB ,且过点N( 1 ,2 ) ,∴CD的方程为x +y-3 =0把直线AB、CD看成二次曲线 (x-y+1 ) (x +y-3 ) =0 ,这样…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点的对称问题1 点关于点的对称点点关于点的对称是最基本的中心对称问题 ,可通过中点公式解决 .一般地 ,设点P(x0 ,y0 )关于点M(a ,b)对称的对称点为Q(x0 ′,y0 ′) .则a =x0 +x0 ′2 ,b=y0 +y0 ′2 ,或 x0 ′=2a -x0 ,y0 ′=2b -y0 .2 曲线 (包括直线 )关于点的对称曲线曲线 f(x ,y) =0关于点M (a ,b)的对称曲线为 f( 2a -x ,2b -y) =0 .证明 设点Q(x ,y)是曲线 f(x ,y) =0关于点M (a ,b)的对称曲线上的任一点 ,则Q关于点M(a ,b)的对称点P(x′ ,y′)应在曲线 f(x ,y) =0上 …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 ,方程 (x -a) 2 (y-b) 2 =r2 (r >0 )表示的曲线是以 (a ,b)为心 ,以r为半径的圆 ,此方程可变形为F(x ,y) =0 ,即 (x-a) 2 (y-b) 2-r2 =0 .1 非同心圆的等切线及其性质定理 1 到两个非同心圆的切线长相等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     图 1证明 如图 1,设圆C1和C2 的方程分别为F1(x ,y) =0和F2 (x ,y)=0 ,点M (x ,y)为到两圆切线长相等的任意点 ,∵ |AM|2 =|BM|2 ,∴|MC1|2 -r21=|MC2 |2 -r22 ,即 (x -a1) 2 (y-b1) 2 -r21=(x-a2 ) 2 (y-b2 ) 2 -r22 ,整理得2 (…  相似文献   

15.
在圆锥曲线中 ,求弦长为定值的动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解析几何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解题的方法较多 ,但运算过程繁琐复杂 ,学生往往难以入手 .本文归纳一种解题方法———角参变量法 ,可以大大地减少计算量 ,简缩推理过程 .下面简述其解题的基本思想及解题规律 .设圆锥曲线C :F(x ,y) =0的弦P1P2 的长为l ,则可设P1(x l2 cosα ,y l2 sinα) ,P2 (x - l2 cosα ,y - l2 sinα) ,其中α是直线P1P2 的倾斜角 ( 0≤α <π) .由点P1,P2 在圆锥曲线上 ,则F(x l2 cosα ,y l2 sinα) =0 ,F(x - l…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第 5期《数学教学研究》刊登了袁良佐老师“双曲线中点弦性质的应用”和王景斌老师“抛物线弦的中点问题”两篇文章 ,读后颇有启发 .本文给出椭圆中点弦的一个性质 ,并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性质 设A、B是椭圆x2a2 y2b2 =1(a >0 ,b >0 )上两点 ,P(x0 ,y0 )是弦AB的中点 ,则有kAB·kOP=- b2a2 .证明 设A(x1 ,y1 ) ,B(x2 ,y2 )是椭圆 x2a2 y2b2= 1上两点 ,则有x21 a2 y21 b2 =1,  x22a2 y22b2 =1,两式相减 ,得  x21 -x22a2 y21 - y22b2 =0 ,即 (x1 x2 ) (x1 -x2 )a2 …  相似文献   

17.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6小题 ,每小题 5分 ,满分 3 0分 )1 设a <b <0 ,a2 +b2 =4ab ,则a +ba -b的值为 (   ) .(A) 3   (B) 6   (C) 2   (D) 32 已知a =1 999x +2 0 0 0 ,b =1 999x+2 0 0 1 ,c=1 999x +2 0 0 2 ,则多项式a2 +b2 +c2 -ab-bc-ca的值为 (   ) .(A) 0    (B) 1    (C) 2    (D) 3图 13 如图 1 ,点E、F分别是矩形ABCD的边AB、BC的中点 ,连结AF、CE ,设AF、CE交于点G ,则S四边形AGCDS矩形ABCD 等于 (   ) .(A) 56  (B) 45    (C…  相似文献   

18.
圆锥曲线中与对称轴不垂直的焦点弦两端点为A、B(当曲线是双曲线时 ,A、B在双曲线的同一支上 ) ,其在对应的准线上的射影分别是D、C ,四点A、B、C、D所围成的四边形称之为圆锥曲线的焦直角梯形 ,简称为焦直角梯形 .如图 1,焦直角梯形ABCD中 ,显然有|AF| =e|AD| ,|BF|=e|BC| ,其中e为离心率 .     图 1性质 1 焦直角梯形ABCD中 ,F为焦点 ,EF ⊥CD于E ,P为EF的中点 ,则A、P、C ,B、P、D三点共线 .证明 连结AC交EF于P′(如图 1) ,设|AD|=m ,|BC| =n ,则|AF| =…  相似文献   

19.
圆锥曲线上的点关于直线对称的有关问题 ,用构造二次函数法求解 ,不仅简单明快 ,精巧别致 ,而且程序明显 ,操作性强 ,同时对拓宽解题思路 ,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仅举几例说明 .例 1 直线l过抛物线 y2 =2 px (p >0 )的焦点F ,并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求证 :对于抛物线任意给定的一条弦CD ,直线l不是CD的垂直平分线 .证明 设C(x1 ,y1 )、D(x2 ,y2 )是抛物线上任意两点 .( 1)若x1 =x2 ,则弦CD的中垂线为x轴 .由题意显见直线l不是x轴 ,此时命题成立 .( 2 )若x1 ≠x2 ,设Q(x ,y)是抛物…  相似文献   

20.
为讨论方便 ,引述原题如下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1 B1 C1 D1 ,AB =1,AA1 =2 ,点E为CC1 中点 ,点F为BD1 的中点 (如图 1) .( 1)证明EF为BD与CC1 的公垂线 ;( 2 )求点D1 到面BDE的距离 .该题形式简洁 ,方法多样 ,难度适当 ,是一道理想的高考数学试题 ,全国统一标准答案中已给出了 :( 1)的两种解法 ;( 2 )的一种解法 ,现将其余解法补充如下 .1 利用线面关系求解 ,称为传统法 .图 1       图 2证明 ( 1) 方法一 :取BD中点M ,连CM ,FM(如图 2 ) .因为F为BD1 中点 ,所以FM平行并等于 12 D1 D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