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有很多文章讨论成语“美轮美奂”,有人认为现在用“美轮美奂”表示“优美”的意思是一种误用,有人认为是产生新义了。我们这里不讨论它的用法,而是要说说把“美轮美奂”误写作“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现象。从其历史来源看,历史上有“美奂美轮”,但没有“美仑美奂”、“美伦美奂”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很多文章讨论成语"美轮美奂",有人认为现在用"美轮美奂"表示"优美"的意思是一种误用,有人认为是产生新义了。我们这里不讨论它的用法,而是要说说把"美轮美奂"误写作"美仑美奂"、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4期有一篇文章,题为《在美仑美奂的对比中尽现风流》,其中“美仑美奂”于形于义皆有“疑似”“美轮美奂”之嫌,故撰文以讨论。“美仑美奂”是“美轮美奂”的形义蜕变。“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郑玄注:“轮,轮囷,言高大;奂,言众多。”《辞海》解释“轮”为:“盘旋屈曲而上,引申为高大貌。见‘轮囷’、‘轮奂’?苯馐汀奥?囷”为:“屈曲貌或高大貌?保弧奥舟肌蔽骸胺课?高大众多。”查阅多种版本的成语词典,未见“美仑美奂”,可见“仑”是个…  相似文献   

4.
大部分人认为“物业”是一个新词。如《现代汉语词典》(2002修订版)将它收录在“新词新义”部分,解释为“多指房地产(如公寓、办公楼等)。”  相似文献   

5.
《咬文嚼字》编辑部根据对一年来的社会语文生活的观察,再经过有关专家的评议,评选出2010年十大语言差错:一、美轮美奂。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园区中各国展馆千姿百态,美轮美奂便成了描写这些展馆的常用词语,但常常错写成美仑美奂或美伦美奂。这一成语形容的是建筑物的高大美观,  相似文献   

6.
“美仑美奂”(仑,当作轮,下详)这个成语大概因为沾上两个“美”字,很受人们的青睐,搭上一点边儿的就要用它装潢装潢自己的文句。请看:“的确,硬盘的外包装有点太‘那个’了,在主板、显示卡、声卡等等美仑美奂、花花绿绿的包装盒衬托下,衣不蔽体的硬盘越发显得寒酸。”(陈文闯《硬盘也想有个“家”》,《计算机世界》1997年11月17日)。  相似文献   

7.
陈丽萍 《学语文》2002,(1):18-18
我们一直以为“布署”是“部署”的错误写法,原因是有几个权威证据。《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部署”,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常见的别字”一表收录了“部(布)署已定”,即认为“布”是“部署”的“部”的别字。 而近来,教学中发现中师一年级的学生竟有80%多将战略部署的“部”写成“布”,我们便搜集  相似文献   

8.
《教育》2014,(29):76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日前问世,增补了上百条体现时代特色的新词语,其中不乏“微信”“失联”“土豪”“正能量”“吐槽”“拍砖”“接地气”“细颗粒物”等新词。面对当前爆炸式增长的新鲜词汇,词典收录以如何选词?对此,词典编撰专家、语言学家、出版方接受了采访。“土豪”“理财”反映时代此次第3版共计收录了单字1.2万余个、词目7.2万余条及8万余条例证,其中新增词语涉及社会生活多个领域,一些词语的新义、新用法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去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时用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舞蹈《千手观音》之美(原句是:从领舞邰丽华,到千手观音这个残疾人的表演群体,大家看到的是端庄、肃穆、优美、纯净,是美奂美仑、金碧辉煌。),结果遭到网友的炮轰。他们认为美轮美奂一般只用来形容建筑,于丹用错了。与此类似,也有听众指  相似文献   

10.
邵建新 《语文天地》2008,(11):17-17
去年于丹在《百家讲坛》讲《〈庄子〉心得》时用成语"美轮美奂"来形容舞蹈《千手观音》之美(原句是:"从领舞邰丽华,到千手观音这个残疾人的表演群体,大家看到的是端庄、肃穆、优美、纯净,是美奂美仑、金碧辉煌。"),结果遭到网友的炮轰。他们认为"美轮美奂"一般只用来形容建筑,于丹用错了。与此类似,也有听众指  相似文献   

11.
医学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医学的一些术语,诸如“麻痹”“瘫痪”等很早就出现了新的意义和新的用法,而“感冒”一词却相对比较稳定。《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收了其两个义项,分别是:“①传染病,病原体是病毒,在身体过度疲劳、着凉、抵抗力降低时容易引起。症状是咽喉发干、鼻塞、咳嗽、打喷嚏、头痛、发烧等。②患这种病。”感冒是常见的疾病,人们对它十分熟悉,加上如今社会人们多具有求新、求异的心态,“感冒”一词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新义、新用法。但由于缺乏规范,“感冒”的新义、新用法颇为混乱。下面我…  相似文献   

12.
王庭宏老师就拙作《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提出了异议,王老师认为“空穴来风”“美轮美奂”两词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并援引《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吕叔湘主编)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为证。这两部词典正如王老师所说,对这两个词作了新的解释。在这里笔者首先要说明的是,对这两个词语的不同解释并非完全如王老师说的那样属于“新旧版词典”之间的差异,而是不同词典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刘芳婷 《考试周刊》2011,(89):85-86
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格助词的用法是一大难关。其中,在表示起点的格助词用法中,“から”与“を”的误用现象频繁。很多日语学习者认为两者在表示起点的含义时可互换使用,这是导致误用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大量误用句的比较分析。阐述两者在该用法上的异同及限定条件,以便于日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运用。  相似文献   

14.
1.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常被错写成美仑美奂或美伦美奂。其实这一成语中轮的含义为高大,写成仑或伦,都是别字。2.黄浦江。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往往错成黄埔江。黄浦江相传和战国春申君黄歇有关,故名黄歇浦,简称黄浦,浦义为水滨或水流交汇处。黄埔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因历史上成立过黄埔军校而闻名。3.截止/截至。截止下午5点,入园参观人数已超过30万。其中截止  相似文献   

15.
“不尽如人意”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成语。根据成语规则,成语是不能随意增减字数的。但是我们常在一些公共场合乃至一些权威媒体里听到或看到,有人把“不尽如人意”改成了“不尽人意”。笔者认为,这样一来将会改变或误用“不尽如人意”的意义。“不尽如人意”如果把“如”字去掉,就变成“不尽人意”,似乎读起来较为顺口,但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们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字是“如”,“如”字的主要义项有:①适合。如“如意”“如愿”等。②如同。如“如此”“如花似锦”“如临大敌”等。③及、比得上。如“…  相似文献   

16.
樊长林 《学语文》2004,(4):6-46
有些学生在习作中使用“涉及”这个词语时,喜欢在“涉及”的后面加“到”,这一现象在语文老师中引起了一些讨论。有些老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里“涉及”的释义为“涉到、关联到”,认为“涉及”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有“到”的意义,使用时不应加“到”否则语义重复,不合汉语语法。持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确实有很多“涉及到”的用例,因此从语言的普遍性原则来说,我们不能说这种加‘到”的用法是错误的。例如:  相似文献   

17.
“拼”的新义新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各种媒体所使用的语言中,"拼"的意义和用法比字典词典中列出的义项要丰富得多,因此,本文对其新义新用法进行了考察,发现其新用法多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方式使原词语衍生出新义的。  相似文献   

18.
"惊艳"一词,从使用效果来看,有人认为是"羡慕",有人认为是"惊讶",有人认为是"妩媚",有人认为是"香艳"……莫衷一是。不少学者从词义、句模出发,例证"惊艳"的种种用法:性别指称转换、指物泛化、语义降格等。2004年第2期《咬文嚼字》就"惊艳"词义组织过一次讨论。结论是:所谓"惊艳",是因"艳"而"惊"。这个"艳"本指人,说得准确一点,是指人的妖娆美好的形象,也可以指物。凡面对人的美或物的美而深感惊诧,皆可称之为"惊艳"。《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吸收相关合理意见予以收录:【惊艳】动词。惊讶女性的美艳:她一出场,四座~。可见,权威工具书限定此词的适  相似文献   

19.
说“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动词用法词典》2117个动词义项后搭配“起来”的情况的考察,从句法结构、语义方面分析“起来”的用法,认为“起来”有三种不同的用法:1.动作行为动词、2、趋向动词、3.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望生义是成语误用的一方式,其原因是没有弄懂某一成语的真正意义,只是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了错误的解释和运用。近来,电视、报刊上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就是“美轮美奂”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