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验是杜威实用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他考虑美学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于以往哲学家对于经验的理解,杜威认为经验是作为“活的生物”的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是我们的生活得以展开的基础。它超越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应当是哲学的立身之本。艺术的根源在于人的经验;它的特征不在实体性,而在经验性。美学理论必须把握艺术的经验基础,并能够对改善人们的日常经验发挥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2.
解释学作为20世纪后半期重要的理论成果,伽达默尔避开了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形而上学的问题,而将解释学沿着历史的道路彻底贯彻下去,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一部分,解释学文论将"历史性"和"时间性"引入哲学思维,肯定了文学研究中历史意识与时间距离的重要性。在其老师海德格尔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巧妙地将人类的理解活动与游戏、象征、节日这些与我们的经验直接相关的概念联系在一起,说明了艺术作为交往理解活动的本质。他的解释学文论充分肯定了在实现对对象的理解中,成见存在的必要性,强调了历史意识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突破成见的制约而自由、开阔地理解对象,完成对作品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牛军 《阅读与鉴赏》2007,(12):31-32
伽达默尔从对艺术经验的考察出发,建立起本体论的解释学,即他研究的是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而不是理解的方法和技巧问题。这样就保证了审美理解与其他理解活动有着相同的规律。解释学对“理解”问题的研究成果,也适用于艺术真理的理解,或者说,伽达默尔对艺术真理问题的研究是哲学性的,它本身就是解释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把语言视作可理解的存在,把历史性当作理解的原则,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解释学;他的解释学是一种揭示真理(存在或意义)的方法,因而也是精神科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传统解释学还是现代解释学以及批判解释学对于理解都有许多论述和讨论。传统解释学的代表狄尔泰认为:理解就是使客观存在的本文意义结构得以自然展现的过程,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的过程,是精神的复制和重构的过程。他提出了“自然需要说明,而人必须理解”的著名论断。在现代解释学的开创者海德格尔的心目中,“理解”具有了更普遍的意义。在他看来,理解已经不是主观意识的认识活动和功能,而是基础和条件,有意识的认识活动是从理解中发展出来的。理解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把解释学发展成为哲学解释学,对解释学进行了本体论的转向。他揭示了“理解的历史性”, 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效果历史”的思想,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伽达默尔“理解的历史性”的有关理论进行正确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解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哲学解释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的方法论之一,伽达默尔是其代表性人物,他的解释者的历史性是无法消除的理论,他的语言观,他的解释学循环理论等对于当今学界的热门研究方向——“重写文学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伽氏的美学研究是其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思想理论中三个关键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他对理解的历史性的强调,还是对艺术游戏本身特点的着重论析,最后都落实到对真理的关注,并通过对存在真理的关注,使艺术的意义得以开启。这其实才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在加达默尔看来,对普遍存在解释与理解的异化形成了解释学的普遍性问题;偏见与间距的存在不是解释学普遍性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解释学普遍性问题得以有效化解的中介条件;加达默尔解释学理论的实践转向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实践释义学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0.
解释学,又称释义学或诠释学,起源于古希腊。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形成了一般解释学;海德格尔则把一般解释学提升到现代哲学解释学阶段。理解与对话构成了现代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理解是解释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一个“视界融合”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视界主要是指人的前判断,是文体的作者和解释者对文本意义的预期表达,被融合的视界即是文本的“原初的视界”和解释者的“现在的视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但通过理解可以把这两种视界融合起来。理解之所以能实现,就在于双方的视界不断融合。在理解过程中,理解者的视界不断与被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要创建的是哪一种解释学 ?”因为西方解释学有三种形态 :古代解释学、一般解释学和现代哲学解释学 ,它们的含义差别甚远。作为解释技术的古代解释学 ,中国古代已经具有 ,而且相当发达 ,因而无须再建立。如果是后两种 ,那么中国尚未出现 ,故而才存在着建立的问题。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能否建立起中国的一般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是很成问题的。就汤一介先生的论述来看 ,他所理解的解释学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解释学。这种解释学不仅不需要创建 (它已存在 ) ,而且也没有发扬光大的必要 ,原因是由于古代解释学的过度发展 ,使中国哲学具有了强解释学特征 ,即解释过度 ,这种过度解释的传统妨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 ,使其解释有余 ,而创造不足 ,并形成了学派线性发展和思想寄生式发展的特点。目前中国哲学界最需要的是少一些解释 ,而多一些创造  相似文献   

12.
哲学解释学所揭示的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以及它所强调的理解的主体性、历史性、时间性和应用性等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着重阐释哲学解释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程度和适切价值,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合理运用哲学解释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提出建议,以便深化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基础,从而优化教育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与解释存在渊源关系,解释学主张翻译即是解释。理解的历史性意味着翻译无法摆脱其历史局限性。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理解历史性的研究,为翻译理论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语言问题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里占据着重要地位,他认为语言是理解的普遍媒介,是解释学的起源和归宿,语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解释学视野里的理解与语言的普遍性是同时并存的,而且理解表现为一种对话结构.通过"语言的奇迹"在历史中流传,获得一种"当下对话"的特质或属性,从而与解释者具有"同时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伽达默尔建立了自己的“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具有三种特征:历史性、语言性和实践性。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和时代的积极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哲学解释学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传统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是避免误解的艺术,理解和解释就是回到本文作者的本意。伽达默尔创立的现代哲学解释学则主张,解释者的历史性是不能消除的,回到作者的本意是根本不可能的,解释是解释者的现在视界与本文所包含的过去视界相融合的过程,因而解释是一种创造。哲学解释学的一些思想同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活动的创造性、主观性、差异性、历史性以及真理的相对性、真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是有一致性的,对于我们冲破追求最终解释的僵化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理解与教育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理解”是西方解释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解释学看来,理解不仅仅是一种认识和研究方法,更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它对于个体的精神世界的建构,对于实现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理解,对于个体的人生经验的增长和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教育理论必须高度重视理解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及其教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哲学解释学教育学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笛卡尔认识论把理解当作心理和智力过程,哲学解释学理解观认为理解是人类存在本身的基本规定,二者的分野是哲学解释学教育学得以推论的依据。哲学解释学教育学涉及教育目的、教育对话、权威-反思-解放、学习和教育理论-实践关系等范畴。哲学解释学的“居间”精神对讨论如何为哲学解释学教育学定住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伽达默尔从解释学经验入手讨论生态伦理,把解释作为一种解构和建构的实践活动,用解释学的经验来解释生态伦理,具有实践哲学的意义。通过解释学经验,他逐一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缺陷与可取之处,主张建立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交往伙伴般开放的关系,在互相听取对方的前提下实现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交往经验中,保持对传统的开放性,避免一方沦为另一方的奴隶或工具。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经验对我们当今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验与知识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依托,理解在经验与知识的积累中得以敞开。德性力量的可理解性消解了传统与历史学、历史与历史知识之间的抽象对立。理解作为超越存在者的运动,其历史性与道德性是相互关联的。在这两方面统一的情况下,历史中的个人道德力量的发挥才可以真正融入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