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青梅竹马》是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的代表作,近年来在中国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喜爱和关注,出现了多种译本。但国内对其译本的研究凤毛麟角。萧萧译本、林文月译本和朱园园译本是各译本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从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对这三个译本展开比较、分析,发现萧萧译本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林文月译本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朱园园译本则综合运用了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有众多的译本。但国内对其译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单个或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而对其进行多种译本的比较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此,本文以和原文的对照考证为主要手段,对鲁迅译本、楼适夷译本、文洁若译本、林少华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总结四种译本的异同和各自特点,并试着分析译者不同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第三回中的内容对两种英译本(霍克斯译本和杨宪益夫妇译本)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称谓语,小说中人物性格等对两译本进行分析,比较。最后,从翻译效果及两译本各自不同翻译策略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在“信、达、切”的基础上分别从意义的忠实性,语言的流畅性,风格的再现三个方面对《苔丝》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个译本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马殊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是19世纪出现的两种《圣经》译本,两个译本均为"深文理"译本,但与之前的译本明显不同的是,这两个译本中使用了相当多的口语用语和句式,呈现出文言与口语杂合的语言特点,体现了《圣经》汉译面向大众,不断本土化的努力。同时,从译本语言来看,两个译本不但使用了很多相同的日常用语与宗教术语,而且在句子的翻译上也存在不少雷同之处,这足以说明两个译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丁峻 《海外英语》2014,(5):3-4,17
《廊桥遗梦》有大陆梅嘉和台湾吴美真两个汉译本。两个译本各有特色,尤其是连词的使用。研究应用语料库检索工具,根据统计结果对两个译本连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梅嘉译本的词汇密度高于吴美真译本,但吴美真的译本在连词使用上要远高于梅嘉译本,存在显化现象,她的译本深受英语等印欧语言的形合法影响,通过翻译影响到了汉语书面语。  相似文献   

7.
马明宇 《海外英语》2023,(22):68-71
为探究冯友兰和妮娜·科里亚两个译者关于《庄子》内七篇的词汇丰富性,运用RANGE软件对译文文本进行处理分析,将词汇丰富性分为三个维度:词汇密度、词汇多样性和词汇复杂度,得出的数据运用两个独立组比较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两个译本在这三个维度是否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妮娜译本的词汇密度和词汇多样性显著高于冯友兰译本,而两个译本在词汇复杂度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体现了两个译本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进一步延伸了《庄子》英译本的研究,也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维度。  相似文献   

8.
对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罗生门》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对比两个译本相同的地方,说明文学翻译不能离开原文,它是"不逾矩"的;通过对比两个译本不同的地方,说明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它是包含了作家的主体性的。  相似文献   

9.
从目的论视角出发,对英国经典音乐剧《猫》的两个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分析目的论在不同译本中的应用,探讨目的论在音乐剧翻译中的可行性。音乐剧翻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翻译活动,需要兼顾其文学性、音乐性及可表演性,目的论能够为音乐剧翻译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两个译本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个译本对文学性、音乐性及可表演性的保留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语篇功能是韩礼德提出的三种语言功能之一,它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本文以语篇功能理论为基础,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两种译本进行了比较评析,从而发现两译本在语篇功能上的不同,并证实语篇功能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角度为基础,从衔接与连贯、主位一述位和信息结构以及语篇结构三个方面对郁达夫名作《故都的秋》两种译文进行对比和评析,从而验证语篇功能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only lies in its deep theme and striking arrangement of events,but also in her accurate and vivid language.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This thesis is focused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Whuthering Heights in the light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The detailed version comparis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in lexicology and syntax.After comparing two versions,the author noted that both Yang and Lu still commit some mistakes because of ignorance of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in view of this mistakes,the paper offers some revised translation texts for reference only.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comparison results may be beneficial to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有较多的英译本。笔者试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对比,从文化内涵在翻译中的体现和诗词的翻译两个方面对《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节选进行评析和鉴赏。  相似文献   

14.
从《蝇王》的小说和电影两个版本着手,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来分析这两个版本中人性恶是如何形成的。虽然两个版本中象征着自我的人物不同,但是通过对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分析,最终都得出了人性恶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基本概念"空白"与"未定性"、"期待视野"和"审美距离",以及接受理论与翻译研究的关系。随后本文采用了两篇译文,卜立德和王宏分别英译的《柳敬亭说书》。通过分析,在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方面卜译的理解比较准确;卜译在语法和惯用法选择方面更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保持"审美距离"、增加读者审美经验方面,王译更多地采用意译,而卜译更多地采用了直译,并保留了原文的一些意象以加强读者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了解,拓宽了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诗经》中广为流传的名篇《蒹葭》拥有多个英文译本。本文选取其中四个英译文,以认知翻译观为理论指导,从译文的体验性、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及译文体现的现实和认知"两个世界"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探讨认知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纯真年代》的两个中译本的语言风格略加比较:第一种译文显露出一种现代气息的风格,而第二种译文保持了源语风格,在翻译质量上两种译文并没有明显界限;并证实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现象有较强的解释力,翻译的目的就是使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即译入语读者能够找到译文与其认知环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8.
以叶芝诗歌《驶向拜占庭》的两个译本,即傅浩版和查良铮版出发,试从用词和句式方面比较两者对原文风格的再现,分析了两者译法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9.
谢丽 《华章》2009,(18)
For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Hamlet, Liang Shiqiu’s and Zhu Shenghao’s translations can be called the classic. Because the two great translators have their own choices, their versions differ a lot. In the translating process,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nd it is one of the major reasons for emerging different translation. The thesis mainly talks about Liang Shiqiu’s and Zhu Shenghao’s different ver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by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20.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个中译本对比赏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完美典范,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文章对比分析了此书的两个中译本,分析译者是如何准确传达原文的内容、保持译文的表达力、再现原文的风格与神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