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在颓靡的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雄壮的审美风貌独具一格,而最能体现其诗歌风格的是他的边塞诗。马戴的边塞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还艺术地反映了诗人从军边塞的见闻,以及军旅艰辛而雄壮的生活和将士誓死报国的豪迈情怀,充满英雄气概。与之相适应,马戴的边塞诗多写壮美、阔大,景物,豪迈的胸怀与壮美的景观相结合,使得马戴的边塞诗表现出一种雄浑壮丽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在晚唐诗坛上,马戴的诗放射出奇光异彩,特别是他的五言律诗,不但数量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为后人所欣赏。其边塞诗具有盛唐边塞诗的气魄,同时马戴诗歌又具有晚唐诗人所共有的感伤哀怨气质,即晚唐余韵,这形成了他的诗歌特有的风格基调。  相似文献   

3.
作为晚唐诗人,马戴的边塞诗难免末世的衰瑟和哀伤之气。但总体而言,其作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低吟着疲于戍边的伤心小调,另方面又常高扬边塞建功高歌,满怀激情地大笔勾勒唐军将士奋勇杀敌,刚健豪壮的战斗和生活场面,以平和的心态和羡慕的神情,由衷地赞美胡人的尚武精神,在晚唐边塞诗坛上,最后一次奏响了盛唐气象的洪钟余响,这既是唐代盛世情怀的回光返照,也是唐代边塞诗中英雄主义的绝唱。  相似文献   

4.
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诗集中山水诗约占一半篇幅,诸体皆备。这客观上决定于大均游历广泛,可描写的山水题材相当丰富;主观上则与大均喜爱山水自然,且才华横溢相关。与南京山水诗的沉郁悲凉相比,屈大均的北方塞上诗则显得雄壮豪迈,以抒发抗清复明的壮怀为主旋律。本文把屈大均的边塞诗中爱国诗、思乡诗以及留别赠答诗几个部分进行分别论述,在分析其边塞诗的风格特色的同时,也表现了屈大均以天下为己任的遗逸草野之士的劲节心声。  相似文献   

5.
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诗集中山水诗约占一半篇幅,诸体皆备。这客观上决定于大均游历广泛,可描写的山水题材相当丰富;主观上则与大均喜爱山水自然,且才华横溢相关。与南京山水诗的沉郁悲凉相比,屈大均的北方基上诗则显得雄壮豪迈,以抒发抗清复明的壮怀为主旋律。本文把屈大均的边塞诗中爱国诗、思乡诗以及留别赠答诗几个部分进行分别论述.在分析其边塞诗的风格特色的同时,也表现了屈大均以天下为己任的遗选草野之士的劲节心声。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词人贺铸兼有英雄豪迈和儿女情长的独特个性,鲜明地反映在其词作中,形成了富艳精工、深婉密丽而又幽忧悲壮、豪迈沉雄的词风。在他的这种个性和风格背后,隐藏着浓厚的沉郁之气。  相似文献   

7.
岑参,盛唐著名诗人,他的边塞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而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仅就岑参边塞诗的艺术特征谈一些看法。奇壮豪迈的风格岑参边塞诗具有奇壮豪迈的风格,这是古今定论。不过,他的边塞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奇壮豪迈的风格也因吟咏对象不同而各有特色。诗人描写边塞自然风光时,往往倾注自己豪放的感情,通过高超的艺术手法,使边  相似文献   

8.
绵绵烽火边关情——《诗经》边塞诗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塞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之一大宗,其源头在《诗经》。《诗经》边塞诗最基本的主题是歌颂爱国精神,士卒舍家为国的情怀和将帅忠君守职的使命感,是爱国精神的主要体现。描写军容车马旗帜以表现戍边将士战胜敌人的必胜信念和豪迈气概,是《诗经》边塞诗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征夫怨、思妇哀”揭示战争给人们造成的巨大创痛,并形成亦壮亦悲的悲壮格调,是《诗经》边塞诗的一个显著特点。《诗经》边塞诗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一批抗敌卫国将帅的英雄形象,寄托了人民美好的愿望。  相似文献   

9.
1.军垦诗实现了价值取向,审美客体,主客意识之转化而获得当代品格,因注重风格多样化与诗体多样化而获得较高审美价值。军垦诗之方向代表着当代边塞诗之方向。2.若以军垦诗为参照考察当代边塞诗,则当代边塞诗“美”而未“大”,个体风格尚欠鲜明,后继乏人。为此,当代边塞诗呼唤“大气”,呼唤张扬个性,呼唤青年一代参与。二十一世纪边塞诗之辉煌属于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鉴赏《燕歌行》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体味边塞诗特有的情怀,研究边塞诗的共同点。2.通过诵读交流,品味语言,感受边塞诗的魅力,加深对边塞诗的理解。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爱国情怀、英雄气质。【教学重难点】1.品味语言,体会边塞诗歌的艺术境界与情感风格。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学方法】查阅法、讨论法、诵读法、对话法、讲解法。  相似文献   

11.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他不仅创作了大量雄浑豪迈的边塞诗和委婉含蓄的宫怨诗,而且还创作了大量内容丰富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诗人一生坎坷,忧伤感是其送别诗的基本格调.王昌龄的送别诗多方面地展示了诗人的生活和心灵,表现了他的忧伤之情、真挚友情、高洁情操、归隐之情和诗人奋发向上的壮志.王昌龄的送别诗以他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唐诗的表现力,从而成为唐诗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  相似文献   

12.
边塞诗在魏晋时代已初步发展,进入隋朝日益增多,到盛唐而渐臻顶峰。在短暂的隋王朝里,文坛开始出现摆脱六朝绮靡之风的征兆,肇兴真实自然、生动鲜活的风格,其边塞诗歌也刚健雄武、大气磅礴,充满着大国的自信精神,洋溢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对后世边塞诗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岑参笔下的景物的雄奇瑰丽、声情的雄壮豪迈等方面入手,探讨他边塞诗中所蕴含的一种雄奇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诗经》中的征戍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先秦时期华夏族内部及其与“四夷”之间的军事冲突及社会各阶层民众在烽火遍野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展现出一幅幅情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先秦历史社会画卷,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雄壮激昂的英雄战歌场面宏大,气势雄壮,感情激昂,有一种阳刚之美;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格调低徊哀伤,沉郁悲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之创作手法,赋、比、兴的广泛运用,情景交融的鲜明特色,豪壮刚健的感情和语言特征,铸就了《诗经》征戍诗之雄壮豪放和悲概苍凉之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5.
1.军垦诗实现了价值取向、审美客体、主客意识之转化而获得当代品格,因注重风格多样化与诗体多样化而获得较高审美价值。军垦诗之方向代表着当代边塞诗之方向。2.若以军垦诗为参照考察当代边塞计,则当代过塞诗“美”而未“大”,个体风格尚欠鲜明,后继乏人。为此,当代边塞诗呼唤“大气”,呼唤张扬个性,呼唤青年一代参与。二十一世纪边塞诗之辉煌属于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16.
盛唐边塞诗群的出现与当时那个青春焕发的时代息息相关。开基创业之初的光辉业绩和李唐王朝“重冠冕”的审美标准,使事业上充满自信的唐人梦寐前往边塞以建立军功,作为一条看似简单易行而又直接痛快的进身途径,鼓舞了一批驰骋疆场的边关将士忘身报国;唐玄宗的开边政策及游牧民族与关中汉族的水乳交融,激发了唐人固有的刚烈气质的复活。诗人们积极投入到风餐露宿的边塞生活中去,在建功立业的同时用诗的语言记录下自己的心声,空前发展了以一个雄强奋发的时代为背景的一代久经战火狼烟熏染的边关将士的美学风姿。“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同仇敌忾的美学观念,是唐代美学思潮的主流,也是唐代社会鼎盛繁荣的真正奥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岑参笔下的景物的雄奇瑰丽、声情的雄壮豪迈等方面入手,探讨他边塞诗中所蕴含的一种雄奇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戴,字虞臣,唐代海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人。其诗清丽劲峭,被誉为晚唐之冠,但诗集却不易寻。近年由杨军、戈春源整理的《马戴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所编《唐诗小集》第2辑,以下简称《诗注》),是马戴诗集的第一个注本。该书于有关名物典章、地理沿革等考证精当,所断马戴里贯更独创新见。但因资料缺乏而难于详考等缘故。该书也有一些疏漏,尤其存在于人名注释方面。今就翻检所及,刺取10例,为作补注如次,或许能起一点补苴罅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边塞诗以其慷慨雄浑、大气豪迈的风格为人们所喜爱。古老的《诗经》记载了远古的边塞壮歌,开启了后世边塞诗歌发展繁荣的活水源头。透过《采薇》《无衣》《君子于役》这些诗篇,领略其中充盈的家国情怀、人生豪迈、勇士壮歌,探赏边塞诗的艺术风采,能够给我们以艺术审美陶冶和人格精神育养。  相似文献   

20.
晚唐国运衰颓,环境清冷。马戴在晚唐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能反映当时感伤悲怆的诗风,亦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作家,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将他列为"升堂"弟子即是很好的证明。从其诗歌创作以及与此派门人的"交往"看,马戴登清雅派"升堂"之门大致有三点理由:第一,山水田园诗作内容简净朴实;第二,五言律诗呈现清幽淡雅的特色;第三,马戴与清雅派弟子姚合、贾岛二人颇有交谊。本文以马戴为研究对象,结合马戴所处时代背景,探讨其登清奇雅正派之"升堂"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