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蒋元 《大观周刊》2011,(26):162-162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名称,而是指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民族的一个民族群体.可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古代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2.
周文 《现代传播》2008,(2):86-88
本文从人类的各种古老仪式、民间仪式、日常生活仪式、节日仪式、庆典仪式等出发,提出"民族国家仪式"的概念,呼吁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指出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结合仪式的有关特点,文章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重点是对精神文化内核、具体表现模式、电视传播等的探讨.本文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作了初步的探究,但愿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一个优秀的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的文字及其著述。一个民族就是经由他们对自己文字及其著述的共同阅读形成了阅读共同体。阅读共同体是民族共同体形成的根系和血脉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经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共同阅读所形成的,而且每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和壮大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最为强盛的时期。所以,加强阅读文化建设,守住中华民族阅读文化之魂,是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高尚的精神和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素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提法变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新增"培育"二字,使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中华民族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的伟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激励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强大动力。今天,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更加需要唤起可贵的民族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所以,大力振奋民族精神,应当成为我们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长期的重要任务。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与信仰、性格、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和文明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所谓中华民族精神,广义地讲,就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就表现形式而言,它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①  相似文献   

7.
藏民族的古文献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信息思想.这里,笔者试一分析,以揭示博大精深的藏民族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但不是五十六个民族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经过多次统一与分裂却一直保持着文明之火不熄,并在近现代抵御外来民族压迫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其凝聚力,即使在最近三十年问世界各地民族风波迭起的动荡时期,中华民族依然以其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抵御了民族分裂浪潮的袭击.因此,对中华民族形成史的研究以及维系民族凝聚力原因的探索,在20世纪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的来看,20世纪的一百年中,对中华民族的整体研究有三个高潮.  相似文献   

9.
姚宝香 《兰台世界》2009,(10):63-64
藏民族的古文献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否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信息思想。这里,笔者试一分析,以揭示博大精深的藏民族文化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全球化语境下民族电影的国际影响力提升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扬 《东南传播》2011,(6):113-114
本文从民族电影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关系开始阐述,以跨文化视角分析了我国民族电影的困境,对我国民族电影进行个性与共性分析,并提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升民族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策略,即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及价值认同点,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寻找路径.  相似文献   

11.
抗战经典歌谣生动表现了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到全民族空前团结一致御侮的历史进程,充分体现了从中华民族抗日解放战争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脉搏,通过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民族自信心,激励民族自强不息。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是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古今各民族的总称。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及其祖先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篇章。虽然也曾经历过无数的坎坷、磨难,甚至战争、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友好的政治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始终是民族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郄小英 《兰台世界》2012,(25):74-7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先各族异地而居、约定成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加强交流,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推动了中华民族历史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体育,更是铸造了中华子孙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基于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少数民族滋生了形形色色、多姿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中国西部四十多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则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仍然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西部动漫产业也在努力的发展,迎着好兆头,民族动漫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但不是五十六个民族简单相加的总和,而是一个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共同体。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经过多次统一与分裂却一直保持着文明之火不熄,并在近现代抵御外来民族压迫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其凝聚力,即使在最近三十年间世界各地民族风波迭起的动荡时期,中华民族依然以其强大的内在凝聚力抵御了民族分裂浪潮的袭击。因此,对中华民族形成史的研究以及维系民族凝聚力原因的探索,在20世纪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的来看,20世纪的一百年中,对中华民族的整…  相似文献   

16.
民族政策传播是勾连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全媒体时代,应科学运用现代传播规律,积极传播主流价值,构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内核的“同心对话机制”,建立“信息流—文化流—情感流”相融合的共情传播网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加专业的传播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使毛泽东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毛泽东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中华民族精神由传统向现代的转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我国和谐文化的主脉。而年节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因此,大众传媒关于中华民族传统年节习俗的报道,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媒介传承民族文化功能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民族在繁衍发展中必将形成自己的民族文化。更贴切地说,所谓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指的就是在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光辉璀璨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集合。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发展水平,同时彰显着民族的个性与特色。我国的体育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真正开启一个新篇章的。作为新成立的我国第一届国家体育委员会,为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国家保持自身独立性和统一性的政治前提和民族情感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时代价值。加强中华文化传播,首先是挖掘整理中华文化资源,做好符号话语储备工作;其次是深入叙事逻辑,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叙事体系;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多模态表现手法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