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恒 《大观周刊》2012,(13):279-279,278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
姜恒 《大观周刊》2012,(2):195-195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谭显明 《大观周刊》2012,(45):386-386
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初中生物日常教学并达到生物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综合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品质,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是先进初中生物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一些策略,希望能为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范传红 《大观周刊》2010,(41):122-122
初中生物课是一门以探究性实验为主的课程,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全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新课程实施后,不少初中生物教师,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生物教师感到对教材编排的诸多探究性实验不适应。导致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能力培养落不到实处,现就自己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5.
阳显忠 《大观周刊》2011,(45):121-121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我市教师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教学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对实验探究的教学效果不甚满意。本文主要从实验探究情境的创设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李娜 《大观周刊》2012,(48):367-367
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作为生物教师应改变观念,关爱、尊重学生,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倡导有效教学,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刘庆龙 《大观周刊》2012,(20):278-278
现在生物初中生物教师决不能因为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学校实验器材配备不齐等原因而忽略生物实验课.本文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上好衣村中学生物实验课,将实验的观察、分析、动手及传授新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一、做好课前准备,激发学生上好实验课的兴趣。二、掌握实验步骤.规范操作.三、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四、学会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五、充分利用农村优势.上好实验课.六、重视整理及检查、  相似文献   

8.
任丽 《大观周刊》2012,(16):240-240
初中生物是对于生物中学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生物的知识我们随处都会接触到,陌生是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要接触更多的专业属于和更加系统的知识体系,面对厚厚的教材,学生往往会望而生畏,那么为了,消除这种隔膜,就需要教师在课堂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做到自然引入,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黄桂云 《大观周刊》2011,(26):100-100
教育最主要的助手是幽默,幽默、趣味性的语言极富魅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混乱,风趣而不平庸、严肃而不呆板。用兴趣引领学生步入生物殿堂是我们初中生物教师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眭庆华 《大观周刊》2012,(17):273-274
课堂是进行学科教学的主阵地。生物学科在初中因不是毕业考试科目(仅在初二学完后参加结业考试),成为学生心中的副科。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在生物课堂上的表现与在语、数、外等学科课堂上的表现就大相径庭。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表现很随意——“想听就听,想说就说”,这就给生物教师增加了组织教学的难度,一旦课堂控制不好,就会使整个课堂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管理控制生物课堂,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生物教师讨论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谭长江 《大观周刊》2011,(2):110-110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挖掘教材实施德育、研究学生渗透德育、走出课堂加强德育。  相似文献   

12.
陈雪娇 《大观周刊》2011,(47):189-189
生物课堂教学是“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渠道。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备件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实验创新能力;在上课时间安排上,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用宽容、唤醒、激励隐性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3.
陈晓碧 《大观周刊》2013,(3):221-221
对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没有创新就没有提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教师最终只会被淘汰.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在探索中创新,把“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技能的培养和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冯佳丽 《大观周刊》2013,(10):292-292
实验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促使学生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笔者在本文就生物课程实施中如何以实验探究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武耀星 《大观周刊》2012,(40):132-133
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部分学校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如何使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6.
陈春英 《大观周刊》2012,(52):234-234
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复杂多样的生命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鉴别和综合比较。比较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是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一、生物比较法教学的作用初中生物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讲述了各种生命现象和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能举一反三、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掌握概念,并从各个概念中找出生命活动的规律,将知识融会贯通,这是生物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采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苏木安 《大观周刊》2012,(2):196-196,188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对实验的反复设计、修改、推理、完善,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熟练基本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李金平 《大观周刊》2012,(40):134-134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倡导以观察、调查和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生物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过程、又是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生物实验教学的成功是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在新课改下如何有效的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如何使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9.
青岩 《大观周刊》2011,(10):179-179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x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提高生物教师自己的专业修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  相似文献   

20.
马骁 《大观周刊》2010,(48):160-160
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课程,它蕴含多种生活知识于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思考潜能,提高学生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生物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特点将教学成果扩大化.因此,生物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在新课标指引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