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论中国小品文的滥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君子曰”与叙事的有机结合体,是中国小品文的滥觞。“君子曰”是《左传》贯穿全书的条例,这种“论从史出”的方式,在全书中出现八十余次,取材虽繁,笔法一致,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文体,无论是较长的篇章还是较短的篇章,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形式上看,它都具有小品文的一切特征。惜后世《左传》取篇者不识于斯而斩削“君子曰”以成章,致使中国小品文蕴藏于《左传》之中的源头被遮掩。  相似文献   

2.
用“君子曰”的形式采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是《左传》的首创,作者借君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形形色色的历史事实的看法。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左传》中有关戎事的“君子曰”,探讨了《左传》的作者对战争的观点,即盟而有信、遵守礼节、有备无患、德刑并重、臣忠君明和见机而动。  相似文献   

3.
先秦原典文献《左传》存有大量用诗记录,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其用诗目的也呈现知志、观风、言事、述理的多样化特征,是《左传》区别于其他先秦文献而独具自身文本特征的重要表现。从《左传》“君子曰”类史评用诗可以看出,《左传》频繁引诗用诗实际是先秦儒家“以诗论政”思想的结果。若进一步追溯《左传》这一儒家用诗思想倾向的根由,实际是《诗》具有理论价值与阐释弹性的特点而担负着政治语言功能使然,是周代“立言不朽”的礼乐文化传统对各级贵族政治场合用语的现实需求所致。  相似文献   

4.
刘知几《史通·论赞》云:“《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并明确指出了“君子曰”在全书中的作用:“夫论者,所以辩疑惑,释凝滞.若贤愚共了,固无俟商榷.丘明‘君子曰’者,其义实在于斯.”通观《左传》,其“君子”之议论达八十三处之多.其中标明“君子曰”者四十四处,“君子谓”者二十二处,“君子是以知”者十一处,“君子以为”者六处.其称略异,其义一揆,均系著者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描写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鲜明的爱憎、褒贬,直接发表议论的一种形式,似可称为著者之“主观评价”,乃《左传》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著者对那些历史事件、人物的翔实记述,冷静记载,则可称之为著者的“客观叙事”.客观叙事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使  相似文献   

5.
《左传》、《战国策》中的评论在体式方面有相同的地方,一般都在叙述之后,是典型的"叙述+评论"的形式,且评论篇幅都不是很长。也有相异的地方,《左传》的评论多假以"君子曰"的形式,作者很少直接介入评论;《战国策》中作者开始直接介入评论,极少采用"君子曰"的形式来评论。评论即"颂赞"这一文体的限制,是二者的评论都以短篇为主的原因;二者在评论体式、评论倾向、评论的审美效果方面均有不同,其原因主要有时代和思想根基的不同、评论对象的不同、作品本身的差异等。  相似文献   

6.
《左传》“君子曰”与《史记》“太史公曰”虽然都是史家对所录历史的感悟与看法,但二者在策略、主旨、风格等几个方面有明显的不同。“太史公曰”对“君子曰”评论模式的突破,对我国史论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萤窗异草》历来被认为是一部仿《聊斋》之作,它承袭《聊斋》的题材、语言等,但又有意识地运用多种叙事技巧,从而创作出更为曲折的故事。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考察《萤窗异草》的叙事程式、叙事时间与叙事结构,将之与《聊斋》对比,认为长白浩歌子在叙事手法上有所创新,体现了清代小说叙事在模仿之中追求创新与发展的努力,也推进了中国小说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左传>中,作者为了实现价值引导,往往以"君子"的身份频频露面,并借"君子"之口发表评论,采取了叙事与评论分离的策略.本文从内容、形成原因这两个方面对<左传>中的"君子"评论进行考察,展示了其在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9.
刘书芳 《现代语文》2008,(12):42-42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一般认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孔子的《春秋》而作,它们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尽管《左传》在描写和评论中带有左丘明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但正如孔子在《论语·公冶长》中所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也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两人在评判事理上有着相似的标准。因此,《左传》中对人物、事件的评判必然体现孔子儒家思想的特点,《烛之武退秦师》就是鲜明一例。  相似文献   

10.
《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10,(7):75-78,165-167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  相似文献   

11.
阐述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与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即“梨园式”阶段、“凯洛夫”阶段和以审美为核心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始。分析各阶段常用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并以教案形式再现了各常用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有保护模式和维护模式。一个国家制定行政程序法时必然要在保护公民权益与维护、监督行政职权之间选择一种作为目标模式 ,以切实体现立法机关的价值取向 ,保持法律体系的协调 ,真正实现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效用。鉴于我国官本位的法律传统和社会现实对高效率行政的需求 ,我国在制定行政程序法时应采用维护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新世纪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持久的,动脉的发展变换过程,本文从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入手,主要阐述了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论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室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大班上英语课难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四种新的组织课堂教学模式,即合作式、联合式、等级式和个体式.这四种模式可以分开独立使用,也可以结合交叉使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中学音乐教育课堂教学的几种常用模式,旨在探索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的教学思路以及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汲取精华,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6.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是改革后我国各具特色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三种模式的成功在于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并不断突破约束条件.约束条件的变化和差异的缩小决定了“模式“的不断演变和趋同.表明任一模式都是不断创新演进的过程,各地应努力培育发展的条件,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介词“对于”在话语篇章中的推进方式,并不止前人所提及的“延续型”和“平行型”,另外还有“集中型”、“交叉型”、“派生型”。  相似文献   

18.
加强本科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又与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密切相连。因此,高等学校应确立内涵型办学模式,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以切实加强本科教育。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卓 《教育科学》2008,24(2):43-46
实施模式的构建将有助于改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应紧紧抓住其"实践性"特征,以实践活动的创造性为横坐标,以实践的目的为纵坐标,可将中小学生的实践活动划分为四种类型,相应地形成四种实施模式:探究型实践模式,应用型实践模式,体察型实践模式,参与型实践模式。每种实施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图案艺术是中国人民在劳动中创造的结晶,文章从图案的造型着手,重点阐述了图案的意象性和图案的意象造型方法论,旨在丰富并探索中国的图案艺术,使中国的民族图案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