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学校的大象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给课代表小猴布置了一个小小的任务:以后每天在教室后墙上的“语文乐园”里写一条成语,并且要注上拼音。小猴愉快地答应下来。第二天,小猴早早来到教室,在“语文乐园”里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一口同声”四个字,还认认真真地加上了拼音。过了不一会儿,小熊和小刺猬手拉手地走了进来,说:“哟,我们的课代表还可真负责任!”小熊走近“语文乐园”一看,说:“小猴呀,你写错了。‘一口同声’的‘一’应该是‘异’。”小猴忙从书包里掏出《现代成语小词典》,翻开一看,哎呀,可不,“异口同声”,解释是…  相似文献   

2.
让学生掌握预习步骤,学习预习方法,将一堂预习指导课纳入《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的教学。下面,是这堂预习指导课的实录。一、对话导入,激励信心师:“三人行———”生:“必有我师焉。”师:我们在座的六十四位同学,有多少个“三人行”?有多少位老师呢?生:有二十一个“三人行”,七位老师。师:怎么会只有七位老师呢?能者为师嘛。这节课,陈老师就要从你们当中寻找老师。评:用这一有趣的对话作为“开场白”,巧妙地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意识到自己就是这堂课学习的主人。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角色意识”。二、交流资料,作好铺垫师:昨天,大…  相似文献   

3.
<正>一、直接导入,初步体验1.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2.练习体验(1)课件出示练习题。仔细读题,独立解答(如果不能解答,要说明理由)。①小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小猴第二天摘了多少个桃?②小猴第一天摘了20个桃,第三天比第二天少摘  相似文献   

4.
意外的收获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昨天返校与学生见面时聊了不少寒假中的事,感觉孩子们似乎又长大了许多。因此,我一改往日按部就班上课的习惯,继续与他们聊起来。“同学们,昨天,新书发到手后,你都做了些什么?”孩子们举着手中的新书,争相告诉我:“老师,我给新书包了书皮,封面上还写上了名字。”“老师,我读了几篇课文。”“老师,我预习了第一课。”我表扬了包书皮的孩子:“看来你们很爱干净,对自己的物品格外珍惜。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体现了你们对知识的尊重。”继而又转向预习第一课的孩子:“你们有预习的好习惯,值得大家学习。”然后我又说:“…  相似文献   

5.
一、课前谈话 ,引入课题1 同学们 ,你们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动物世界”吗 ?那你们愿意当“动物世界”的解说员吗 ?那好 ,今天这节课是作文课 ,我们上基础训练五的作文课 ,内容是“描写一种小动物”。2 我们班不是开设了红领巾广播站吗 ?下面 ,我们就在红领巾广播站里举办一个新的栏目“动物世界”。这节课 ,老师就请同学们到“动物世界”来当解说员。为了使同学们当好解说员 ,我们先来学习一篇描写小动物的短文。昨天 ,老师叫同学们回家预习《读与写》这本书上第六讲中的几篇描写动物的短文 ,下面 ,我们重点学习《刺猬》这篇短文 ,看看别…  相似文献   

6.
误区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口语交际处于单项活动,缺乏交互性[案例]一位老师正在执教一年级口语交际《借铅笔》。“同学们,图上画了哪两个小动物呀?“”小猴和熊猫。“”两个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向熊猫借铅笔。“”小猴会说些什么?“”熊猫又会说些什么?”……就这样,老师在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学生们就图说图,似隔靴搔痒,与己无关,一个个神情淡漠,兴味索然。[思考与对策]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实现多重互动口语交际课与说话课最本质的区别是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听说双方互动的过程。特别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像上述…  相似文献   

7.
小猴修门     
小猴什么事都不会干,穿衣、洗脸、吃饭都要妈妈帮忙。小猴上学了。有一天,教室门坏了,熊猫老师要带小猴去修。小猴着急地说:“我不会修啊!”熊猫老师鼓励他:“不要紧,我来教你!”小猴为难地说:“妈妈说我还小,啥也学不会!”熊猫老师安慰他:“那好吧,我们来做游戏。你能去找几块木板吗?”“能!”小猴高兴地找来木板。熊猫老师指着门洞说:“你能把木板钉在破的地方吗?”“行!”小猴信心十足,很快钉好了。熊猫老师表扬小猴:“不错,门修得很好!”小猴明白了,他一直在跟老师学修门。小猴修门@陈忠义  相似文献   

8.
师: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老师也从课前问卷了解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看不见的爱》(沪教版)。先听写几个词组,我请三位同学到台上写。  相似文献   

9.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了一节校级教研课,内容是苏教版教材《三袋麦子》。课上,当教师问“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中,你最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时,一位学生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赞成小猪的做法,我觉得小猪是个美食家。”这位教师没有直接否定学生的发言,而是巧妙地引导,课堂上出现了如下精彩的一幕。  相似文献   

10.
一天早上,林键彬妈妈走过来跟我说:“老师,昨天晚上孩子说老师您欺负他。”“欺负?”我一愣,连忙回忆昨天键彬在园的情况,想了好久,好像也没有与“欺负”这字眼扯得上关系的事情。相反,昨天我还表扬他认真绘画呢。见我迷惑不解,键彬的妈妈赶紧解释:“老师,事情是这样的,昨天天气冷,键彬只穿了两件衣服回园,所以中午不想脱  相似文献   

11.
设计师:陈国英老师参与活动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602班的学生情境设计:昨天是星期三,学校一般在这天下午放学比较早。像往常一样,陈老师走进了教室,在黑板上写下了4条作业———1.预习第8课。2.抄写第38课《春来江水绿如蓝》。3.背诵第7课6、7、8自然段。4.写一篇日记(400字以上)。教室里“哇”声一片。随后发生的一切,就像上演了一出戏……刘佳英:呵呵,我真想放声高呼……昨天是一个值得喊万岁的日子。想听为什么吗?哈哈,听慢道来吧。昨天星期三,是跟学校说“拜拜”最早的一天,所以啊,我胞们大概都最喜欢这一天了。可是……可…  相似文献   

12.
一个西瓜     
有一天,小猴家来了许多客人,猴妈妈说:“宝宝,给你个任务,帮妈妈买个西瓜吧。”小猴回答说:“这么简单,没问题!”于是小猴高高兴兴地跑到了动物商店,选了个最大的西瓜。它嫌抱着太累,便把西瓜顶在了头上,边走边得意地想:这西瓜一定很甜,客人保证爱吃。这时,小熊猫从对面走过来,看见小猴头顶着西瓜,嘴里唱着山歌,便惊讶地说:“昨天你把碗顶到头上,结果打碎了。今天你又把西瓜顶到头上,还不怕摔碎了?”“没事!”小猴满不在乎地说,“在‘杂技比赛会’上我还获过一等奖呢!”正说着,只听“啪喳”一声,小猴头上的西瓜掉到了地上。原来小猴光顾说话…  相似文献   

13.
一天早上,林键彬妈妈走过来跟我说:“老师,昨天晚上孩子说老师您欺负他。”“欺负?”我一愣,连忙回忆昨天键彬在园的情况,想了好久,好像也没有与“欺负”这字眼扯得上关系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数学教学要求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如今的数学课上教师往往喜欢问:“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以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不失为一件利举。但片面的理解“轻结果、重过程”也会带来弊端。如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课标本第二册“多得多、少得多”一课时,这样教学:出示挂图,图中小猴有28块糖果,小猪有11块糖果。师问:谁比谁的糖果多得多?(生回答:小猴的比小猪的多得多)师又问:你是怎么想的?一生说:小猴有一大堆,小猪只有一点点。又有一生说:图上说小猴有28块…  相似文献   

15.
昨天,南希上了一堂有趣的课。南希和她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 刚开始上课,怀特老师举起一张百元大钞问学生们:“谁想要这张百元大钞啊?”学生们立刻举起手来。  相似文献   

16.
大猴、二猴与小猴,三个猴子属于一个集体,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它们生活在旅游区里,经常有游人给它们散发水果。一次,三个猴子忙碌了一天,各自带着水果回家,将水果重新分配,一猴一份。最后,剩下香蕉一根,苹果一个,桃子一个,它们商定这三样东西作为集体财产保存,共同拥有,共同保护。几天后,香蕉的边缘开始发黑。小猴流着口水:“我肚子饿了,想吃香蕉。”二猴说:“不行,我不饿。”大猴说:“谁都不准乱动。”第二天,小猴说:“我真饿了,再不吃香蕉要坏了。”二猴说:“吃就吃吧,我们分一下。”大猴说:“好,每个吃一口。”小猴说:“不行,我嘴小,这…  相似文献   

17.
办公室内张老师正在训斥三个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今天下午放学前必须重新抄写50遍,否则……”王老师怒气冲冲地闯进办公室:“反了,反了,上课迟到,竞敢顶嘴,这课我不上了。”周老师接话:“何必与这些山猫野兽一般见识,昨天我班的王同学乱扔纸团,我让他吃了,家长居然还找到学校,真可恶……”校园内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听了南(?)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一年级的一堂泥工课,题为《有趣的小动物》。这堂课很生动,它将我们带入一个美的境地。开始,老师引导儿童们欣赏著名画家韩美林的动物画。老师出示了一张《悄悄话》,问道:“小朋友,你瞧这是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是两只猴子。”“是小猴在跟妈妈讲悄悄话呢!”学生们争着举手回答。“你知道小猴在跟妈妈讲些什么吗?”老师这一问,儿童们的小脑筋动得可带劲儿啦:“小猴子跟妈妈说,妈妈,我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你可别告诉人家。”“妈妈,让我跟小伙伴们去玩好吗?我不淘气了。”“……”老师接着孩子们的话说:“我也听见它们的悄悄话了,小猴子对妈妈  相似文献   

19.
小猴是儿童百货店的售货员,它很会动脑筋。 一天,来了五个伙伴,手里都拿着一张纸片,纸片上画着个“O”。 咦,这“O”是什么意思?小猴摸摸脑袋,有办法了!  相似文献   

20.
聪明的小猴     
森林小学五年一班正在上数学课,金丝猴老师问同学们:“81÷4.5=?”话音刚落,小猴伶伶马上举手回答说:“81÷4.5=18。”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小猴伶伶是五一班的速算能手,平时学习爱钻研,肯用功,老师可喜欢他了。他让伶伶说说,他为什么算的这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