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报》通过多种形式介绍美国政治,特别聚焦于美国政治制度所反映出的美式民主观念。美国政治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民报》充分的肯定,但并非《民报》报道最多的题材,其原因在于媒介文本的形成并非单一方可以左右,而是取决于传受双方。  相似文献   

2.
按《民报》学人之意,国民革命分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革命。民权革命的核心是实现政治自由,但是要想实现政治自由,离不开民族革命与民生革命。《民报》学人之所以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清王朝实行的是专制统治,违背了现代的政治自由理念。《民报》学人虽然推动了政治自由在中国的传播,但是他们力主实现的政治自由显然是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3.
改良与革命本来都是实现自由的手段,但是随着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的开展,《新民丛报》学人与《民报》学人展开了关于改良还是革命的激烈争论,自由本身反而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新民丛报》学人认识到争论的弊端,试图与《民报》学人进行多方面的调和,但是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19,(3):14-18
《民报》学人认为,条约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意,即使人民不满意,也只能遵守条约,但是我们可以和平地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国家自由。这虽然表达了《民报》学人的和平希望,但是要废除不平等条约也是要以国家实力为后盾的。  相似文献   

5.
《云南》杂志是云南留日学生于1906年在东京创办的革命刊物。它是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与黄兴的直接关怀与支持下创办的。1905年7月,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年底,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为扩大革命宣传,孙中山、黄兴号召各省留学生筹办地方刊物。在《民报》发刊前后,各省留学生创办的杂志有《浙江潮》、《江苏》、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20,(4):23-30
在近代,印度为争取国家自由想出了多种举措,特别是主张人权、提倡自治、复兴国粹等,得到了《民报》学人的认同。在此基础上,一些《民报》学人提出了从中印扶持到亚洲和亲的思想。可惜在当时条件下,这难以实施。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9,(6):15-19
《民报》学人认为,排外有正当之排外与非正当之排外,中国人应该在国际法范围内进行正当的排外,所以中国人要想主张国际之权利,不可不知国际法。这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民报》学人更倾向于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1905年8月,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同年10月,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9.
《新民丛报》学人在宣传自由思想时,往往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来征服读者,取得很大成功。但是,人的感情一旦被调动起来,就容易失去理性。当《民报》学人用感情来调动中国人进行革命时,《新民丛报》学人看到了感情用事的危害,主张国民一定要理性思考,并试图与《民报》学人和解,但是没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百年前就在一些人中间开始争论。20世纪初,同盟会的《民报》和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在中国要不要、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和土地国有等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民报》尽管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有模糊认识,但却反映了当时进步思想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民报》学人认为政治自由要通过政治革命来实现,即颠覆专制而为民主立宪。在寻求革命力量上,《民报》学人宣扬平民主义,认为要通过平民革命建立国民政府。然而,他们认为平民可以比较容易地推翻一个政权,却难以建立一个现代自由国家,所以主张通过军政、训政再到宪政。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是贯穿孙文革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思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极富民族主义色彩的口号,是中国近代最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革命口号。它最早完整提出是在1905年创刊的《民报》发刊词上,因此,考察《民报》发刊词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孙文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章太炎(1869—1936)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报刊活动家。主编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是章太炎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报刊活动。值此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之际,对章太炎及其主编的《民报》开展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位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巨子,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状况与特点。  相似文献   

14.
鉴于赵树理成名之前的许多作品虽已收入《全集》,但缺乏广泛的传播,目前赵树理研究中未见引用或提及,本文以《打卦歌》、《歌生》、赵树理在史纪言主编的《民报》副刊上所刊作品、《打倒汉奸》原作等为例,介绍这些作品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按此文题目,应属历史考据论文性质;但我打算以回忆录之类的散文形式出之.我写此文有两个出发点。首先是斯诺《西行漫记》谓毛泽东同志早年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曾从一位当过同盟会《民报》编辑的国文教员  相似文献   

16.
《民报》学人认为,虽然卢梭的国民总意说影响了各个共和国的建设,但是美国的共和并非根源于卢梭的学说,而且法国的《人权宣言》也并不是源于卢梭的学说。也就是说,卢梭学说虽然包含许多真理,但是它并非是共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因为一直喜欢鲁迅先生,所以对于所有关于鲁迅的书,我都极为关注,也看了很多。在鲁迅研究者中,我一向比较喜欢孙郁先生的文章,他的一些书,比如,《鲁迅与周作人》、《鲁迅与胡适》、《被亵渎的鲁迅》等,我都仔细阅读过,他新近出版的《鲁迅忧思录》,我也是在第一时间买来阅读,并由此对鲁迅又多了一层了解和深思。当代中国,鲁迅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据说,关于鲁迅研究方面的专著,已经出版了600多本,所以,如果想在鲁迅研究方面拓出点新意来,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但读完《鲁迅忧思录》这本书,我却看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见地。从材料来源方面看,都比较新颖,比如《民报之风》,探讨的是《民报》对青年鲁迅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广州起义;章炳麟,邵容、陈天华的代表著作及主张;中国同盟会成立经过;政治纲领;《民报》及三民主义;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1904年,一位22岁的青年远赴日本求学,一年后,他创办了《二十世纪之支那》,这个后来发展成为同盟会会刊《民报》的大型月刊,成为革命斗争中最响亮的号角。这位青年,就是宋教仁,套句现代的时尚词汇,他也是地地道道的  相似文献   

20.
《民报》学人认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不仅损害了中国的国家自由,而且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们一方面抨击西方列强,一方面把革命的矛头直指清王朝的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