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  相似文献   

2.
有的同学一提到作文就愁眉苦脸,不少人说没什么可写的。是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本事再大,没有米也是无法做饭的。没有作文材料,作文的确是没法写。可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这样的“米”,能让我们做出香喷喷的“饭”就在我上学的路上,经常会碰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捡破烂的老太太。我已经看到过她好几次了。同学们见了她,都躲得远远的。每次碰到她,我的心都沉甸甸的。难道她没有子女吗?她冷不冷、饿不饿?一天放学,我买了几块蛋糕,正巧又遇到了她,见她正吃着生米,我就鼓起勇气给了她几块蛋糕。现在回想…  相似文献   

3.
读了曹彦慧同学的习作,同学们也许会迷惑,也许会惊讶,甚至还会不屑:“这也能算‘作文精品’?”是啊,曹彦慧只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她这样的年龄、年级,能写成一篇像样的作文就不错了,她真能写出“作文精品”来吗?可我还是要向大家推荐她的这篇习作,并且是在“作文精品屋”这个栏目中。  相似文献   

4.
有一名初中生,在网上找到了我,诉说她的苦恼:她最怕作文课,每逢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字一句地往外挤,挤上三五百字就再也挤不出来了。我在QQ上问她有关作文的情况,她回答得很快速,而且语言生动有趣,充满智慧。最后,我告诉她:“你是写作文的高手,我完全不理解你为什么说自己愁作文,害怕作文。”  相似文献   

5.
作文课上,我正要读田同学写的美文给同学们听,全班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她的作文肯定是抄的”、“她的作文是她的家长帮她修改的”、“就凭她以前语文每次都是三四十分,怎么可能写好作文”……一时间,班里似炸开了锅,你一言,他一语,话中无不明显地带着轻蔑的语气。  相似文献   

6.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  相似文献   

7.
合欢树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试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  相似文献   

8.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  相似文献   

9.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  相似文献   

10.
【案例再现一(原文载2006年第12期下半月·行动版)】“她也能写好作文?”作文课上,我正要读田同学写的美文给同学们听,全班学生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她的作文肯定是抄的”、“她的作文是她的家长帮她修改的”、“就凭她以前语文每次都是三四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作文口号是:要写我自己的 作文。不能照搬作文选,只能写自己独特 的感觉。我的一位学生为了表达高兴的 心情写道:“我一想到马上要见到姐姐了,我就高兴得在床上打滚,滚呀,滚呀,一直滚到累为止……”她在作文中没有  相似文献   

12.
女儿写的一篇题为《墙》的作文,在“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初中生·作文》的扉页上刊出了.更出人意料的是,该作文还被评为“千金作文”,这让我的女儿欣喜若狂.当然她在意的不是有1000元的稿酬,而是她从此认为自己也是一名“文人”了.她从小就爱好文学,读小学时,获得过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举办的作文竞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外孙女,只要是课本里规定的作文,每次她都先写给我看。我提出意见,她再作修改。目的是为了到老师那得个“高分”。有一天,我对她说:“以后你不要再让我看作文了。作文由老师来看就够了。还是经常写日记练笔好。你先每周交给我两篇日记,以后逐渐做到一天写一篇。”(这里指练笔的写作,不包括个人的隐私)她立刻噘起小嘴,喃喃地  相似文献   

14.
新华 《家长》2006,(Z2)
妈妈是“会计师”,算好了我们的每一分钟;妈妈是“变色龙”,我考了满分,她睡着了都会笑醒,我考差了,她就会大发雷霆;妈妈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总被她准确地抓回来;妈妈是“河东狮”,我看一会儿电视,她就会发作……古今中外为人们所歌颂的慈祥伟大、善良可敬的母亲形象,在湖北省武汉市最近举行的以“给我一点时间”为题的“楚才杯”国际中小学作文比赛中的数千学童笔下,竟是如此模样。人们吃惊之余,更多的是警醒和反思:究竟是谁扭曲了母亲的形象?学子心声:还我快乐的童年五年级组的4200份作文中,超过70%的孩子不约而同地写道:被妈妈逼着赶…  相似文献   

15.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了,我既高兴又有点担忧,高兴的是她在健康地成长,担忧的是她在语文学习上将步人一个重要的环节——作文的学习。她能学好吗?由此想到我国语文基础教育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作为曾经是一线的语文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不成功的。否则就不会出现学生惧怕写作文,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千人一腔”、“千文一面”的尴尬了。怎样扭转作文教学的局面,我觉得对一线教师从理论上做指导很必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因为他们是指导学生正确作文的启蒙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有他们心中有数了,学生才不会误人歧途。源头把好了关,方能水到渠成。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验和作文理论的学习,总结出以下五点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莫扰孩子梦     
作家三毛在她的《拾荒梦》中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在她小学时代的作文课上,老师布置写一篇有关将来做什么的作文。三毛在她的作文中说:“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她认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可以将一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当三毛奉老师之命念她的这篇作文时,还没等她念完,老师就扔过一只黑板擦,并拍着桌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认识《我爱写作文》才一年,但是她带给我的惊喜和帮助可是相当多呢!且听我慢慢说。 找喜欢《我爱写作文》好多栏目,比如“牙牙博客”“作文QQ堂”和“幻想故事豆”等。“牙牙博客”里面的作文感觉离我的生活好近.就像在看同龄人的一篇篇日记,每次都看得我手痒痒的,也想马上写一篇;“作文QQ堂”让我仿佛置身在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叶圣陶先生终身从事祖国语言文字教育得出的精辟之见。笔者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深有体会,受益匪浅。一、教学中的典型个案我班有个女生,在两次关键考试中,因作文仅得19分,总分总是落在她竞争对手后面。为此,她十分痛苦,我也为她寝食不安。我一次次找她谈心,我一堂课又一堂课教大家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如:写记叙文事例要具体、要生动;人物的形象要饱满、要有个性,要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她对我说,在平时作文时,她把握得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每到临场考试她就犯糊涂。考场作文,她在立意选材、…  相似文献   

19.
最近有点烦     
自从表妹来到我家,我的烦恼事就一拥而来。就说晚上吧,我和表妹睡在一张床上。她睡觉总没有睡相,吵得我前半夜睡不着觉。到后半夜就更吵了,她总是说梦话,她把看过的动画片都插上翅膀,说成了一篇想像“作文”。她的“作文”还真够长的,简直可以编成“长篇小说”了。有时说了一段就或笑或怒,喜怒哀乐常常写在她脸上,快成一个“了不起的演员”了。有时,她不但说还做着动作,两只小手撑得我浑身不舒服、不自在,更别说睡了,就是想安静片刻也不行。早上,她早早起床了,在床上又是蹦又是跳,吵得我刚刚合拢的眼睛又睁开了,再睡也很难再睡着了。所以我…  相似文献   

20.
合欢树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