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人画是中国画的审美水平提高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人画家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表达了他们对世态和艺术的感悟和理解.其以情为本,游情翰墨,追求神韵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强化了水墨精神中的理性意识,从而进一步促成并完善了文人的理想人格.文人画以其较高的审美价值,完整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艺术史上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情景合一的人文理想,文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构成了文人画独特的文化符号识别,具有明显的语言形态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从这一符号所蕴涵的文化线索中可以窥见文人画产生的缘由、规律及其艺术思想,从而得以解析传统"文人画"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3.
"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重要范畴。它的审美理想首先是强调美善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要求情理的适中合度。人们只有遵循"中和之美"审美理想的轨迹和目标,才能通过审美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庸的理想目标是"中和",它帮助人们体认并受用宇宙自然的和谐之美,并导致"中和"审美观的产生。中国古典诗人倾向于选择中性色彩并注重不同自然色之间的协调与对比,这种色彩审美趋向充分体现了"中和"审美原则的深层次影响。  相似文献   

5.
诗画有机地结合,这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想和标准.王维在文人画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他被誉为"文人画之鼻祖",他在绘画中融入诗意、禅意,开创了山水画独特优美的"禅境?表现.诗与禅都是性情的流露,诗中追求画意,画中追求诗意,诗画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6.
禅与文人画     
在描绘禅宗意境说之形成史的基础上,探讨禅宗意境说对文人画的三大影响:重意轻形的画法;心物合一的创作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7.
“中和”思想是个古老命题,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千百年来对中国文化有多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含蓄蕴藉的“中和”之美,是古代中国文学艺术作品和治国平天下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高的人生追求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8.
吴昌硕"画气不画形"的绘画美学思想虽然突破了明清复古派文人画柔媚的审美趣味,但同时也剥落和舍弃了文人画"韵"、"逸"等审美品格,这样易将文人画的审美取向导向显露和霸悍。  相似文献   

9.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和中国美学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和"士夫"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历代知识分子画家和艺术理论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文人画"理论体系。上溯唐代,从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和艺术批评中已经能够感受到时人对"文人画"的审美特征和艺术观念的关注,也充分预示了"文人画"在审美倾向和创作实践上将对未来的中国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墨竹这一中国文人画中最常见的绘画题材入手,简要论述了竹画的产生、发展与确立,展示了竹子从绘画形象转化为绘画符号并且最终还原为审美对象的过程。进而以墨竹为媒介探完了诗歌题材中带有自然性与原生态的审美,儒家思想中人伦道德的审美与文人画中淡逸抒情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与流变。最后.以墨竹与中国文人画审美的暗合为突破口,揭示了墨竹题材产生的内因,阐释了文人画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In Moderating the Debate: Rationality and the Promise of American Education, Michael Feuer counsels reformers to “satisfice”: moderate their expectations and accept that flawed reforms can be good enough. Implicit in Feuer's view of satisficing is the assumption that moderating expectations entails eschewing ideals and replacing optimal goals with modest, real‐world solutions. In this essay, Deborah Kerdeman agrees with Feuer that moderation is vital for reform, but maintains that embracing moderation does not contradict pursuing goals. To show how goals and moderation work in concert to promote reform, Kerdeman examines and reframes Feuer's assumptions about ideals. She also distinguishes moderation from satisficing and argues that satisficing, not ideals, can be deleterious to reform. Kerdeman concludes that sensible policy and research, while important, will not necessarily help reformers embrace moderation; cultivating moderation instead requires ongoing self‐examination.  相似文献   

12.
绘画题跋的审美具体表现在文学性和绘画性两方面.二者在艺术创作中因画家个体的选择不同呈现出不同面貌,但审美本质是共通的.中国绘画与文学都是直指心性的,诗文绘画之间密切结合并行发展.诗文外化为画面题跋形式过程中传统的哲学美学观念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古帝王之乡内黄的农民画颇具特色,尤其在当今农民画普遍“风光不再”的背景下,它却以构建“和谐社会”、彰显“新农村,新气象”为宗旨,显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意义。通过对内黄农民画的介绍,以期更多人了解、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从而使其能很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4.
新人画在绘画上的实践与影响和时代息息相关,画中人特有的审美趣味和人格修养的精神层面远胜于仅是一个景物描写的层面,渗透着新一代中国人画审美样态和思想表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穿透力。  相似文献   

15.
宫春虎马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一方面继承了徐悲鸿、韦江凡写意的艺术风格,并增加了马的数量,以马多见长;另一方面又创立了婉约的风格,开辟马画的另一番天地。文章试图通过对宫春虎马画进行美学的分析,从理论上给予一种美学价值的判断,并指出其对于欣赏者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中,我们很难找到对于19世纪"八破画"的介绍,它所反映的美学风格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很少被研究者提及。如今,当我们重新来观赏它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不再是一幅幅"破画",作为一种几乎被遗忘的艺术,这类画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山水画的美学精神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它的思维模式和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中国画家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情景统一,思与境偕、"物我两忘".中国山水画是充分融入主观情性的人化自然,是自然和人的生命精神的"写真".它要创造"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表现画家对空间的吐纳,对自然山水的抚摩眷念,处处流连的情意.中国画审美的最高原则是"气韵生动".气韵就是自然生命之气的节奏与和谐,它贯穿于艺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气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山水画所表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学精神,满足了人类安顿心灵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8.
浅析宋代山水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传统中国山水画的鼎盛时期,院体画、文人画相互关联,共同并进,名家层出不穷,作品空前繁多,质量高雅精湛.宋代山水画法度森严,百代标程,对元、明、清后世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诗书画堪称启功先生的“三绝”。启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充分反映了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的艺术禀赋和审美情趣。启先生的题画诗对诗书画三者之间的美学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诗画是同核的,都是艺术家情感、人格和学养在艺术上的反映。他的题画诗对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和美学风格作出了独特的解读和阐释,特别能够运用诗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画中所蕴涵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内涵。另外,在题画诗中,启先生还善于对画家、画中人物、事件及相关的问题作出精辟的品评,发表新颖的见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