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受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复杂,选择越来越多样,阅读范围越来越广泛,阅读渠道越来越智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富媒体信息已经成为传播的主流,单一化的纸质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数字媒体技术在科普内容创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媒体技术不但在形式上拓展了科普内容的立体性、多样性、生动性,同时在内容传播方面能够增强艺术性、互动性、趣味性。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科普内容的加工、融合、创新,能够不断提升科普内容本身的可阅读性,同时创新了传播渠道,增强了传播辐射面,已经成为科普内容创作的必然趋势。本文最后以《科普中国之阿优学科学》为例分析和探讨了数字媒体技术对于科普内容创作的应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超  武骁飞  张静 《传媒》2019,(5):94-96
医疗类新媒体肩负着引领健康科普规范传播的责任,既符合百姓需求,又可以抵制健康科普伪科学现象,应该大力发展。新媒体内容生产的IP化特点要求新媒体健康科普内容生产同时具有科学意识、受众意识和联动意识。柯林斯通过对人类互动机制的研究,阐明了人类形成互动的主要条件及互动产生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微信小编与医学专家、粉丝及专业媒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讨该理论对提高新媒体健康传播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到达率的建立和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的日益普及,传统的科普创作理论必然会受到冲击。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和因特网的出现,促使科普作者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运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文字描绘的阶段上,而要求他们去适应新的创作手段和方法。科普作品的内容是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者所要阐述和描绘的科学内容,必须通过媒体,并按照内容的内在规律,用一定结构和形式加以组织,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媒体、结构和体裁就成为科普作品形式的三个要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科普创作规律的影响,主要在…  相似文献   

4.
了解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策略举措,以强化学术期刊的科普责任,助力国家科普战略。文章以医学学术期刊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已经开展科普工作的期刊占比较低,且多为近几年开始;开展科普工作的路径单一,受众相对局限;科普作品的创作主体多样,审定流程不规范。进一步分析了医学学术期刊开展科普工作存在的不足,包括内容创作能力总体较弱、编辑投入科普工作的热情不高、科普工作传播范围有限等。提出搭建“医学学术期刊多学科多维度科普内容生产合作平台”,实现集期刊平台、新媒体、大众媒体的科普作品多途径协同传播,健全并完善医学学术期刊健康知识传播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等,使得医学学术期刊成为提升公众医学科学素养的主力军之一。  相似文献   

5.
韩迪  王雪艳 《今传媒》2021,(4):55-58
当下科普视频的内容良莠不齐,分析"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科普视频的内容生产和传播策略,对当下科普视频的内容创作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科普视频为研究对象,以"老师好我叫何同学"的科普视频为个案进行分析,对其科普视频的视频文本和文字文本进行切入,从传播环节中的传者、内容、受众三方面对其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并分析,以期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与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的接触、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用科普新闻向广大读者宣传先进的科技知识、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一种好形式。在几乎所有的专业报刊中,都有“科普版面”、“科普专栏”、“科普文章”。而“科普新闻”则更是普遍。为了搞好科普新闻的写作,我们应准确理解其概念,掌握其特征,运用好其写作特点。准确理解科普新闻概念科普新闻,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重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它把新闻和科普创作融为一体,既不同于一般的科普文学作品,又…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与出版是推动我国科普图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文章聚焦科学家参与科普图书创作,研究梳理我国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科学家创作的科普图书作品在获评奖项、市场反馈、原创与引进以及内容主题分布等方面的现状与特点,探讨分析优秀科普图书创作的经验模式,并从科学家科普创作良好环境营造、科学家科普创作能力水平提升、科学家科普图书创作出版新模式构建3个角度出发,为后续科学家群体更好地从事科普图书创作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科普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层融媒体设施的不断完备,信息传播的内容形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相比于"非典"时期,融媒体在这次全民抗击新冠肺炎期间调配社会信息、及时科普、及时辟谣,保障了特殊时期的社会稳定。融媒体时代下科普主体的多元化、科普内容的优质化和科普形式的全面化也促进了科普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疫情期间的科普从"生理防护"上升到"精神防护",不同的社会主体也承担着不同的科普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我国国民科学素质的状况以及科普创作的现状,分析了困扰科普创作的几大因素;以《高新技术科普丛书》的创作出版实践为例,探讨了科普创作团队建设、创作平台的搭建等机制,并从选题切入、读者定位、内容把关、架构设计、文字表达、呈现形式等多个方面总结了科普创作的创新性体会。  相似文献   

10.
微信科普已经成为日益重要的科普平台,其传播者具有多样化与复杂化的特点,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的界线日益模糊;微信科普内容具有碎片化、多样化和时尚化的特点,且内容质量鱼龙混杂;微信科普的传播方式快捷多样,科普效果十分显著。微信科普在极大促进科普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碎片化的信息不利于系统和深入学习,大量混杂伪科学或谣言的科普信息未经筛选、盛行一时等。微信管理和监管者应加强监管、鼓励扶持优秀传统科普媒体进军微信科普;微信科普传播者则应该加强自律,广大科普用户也应不断提高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罗海娇  马梦婕 《新闻传播》2022,(1):17-19+22
全媒体时代,短视频已逐渐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以回形针为研究对象,抽取该自媒体在bilibili网站排行前20名的短视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特征的五大特点:组建优质的创作团队,立足打造科普精品;多渠道的信息发布,构建多元的传播矩阵;标题多采用提问方式,易勾起公众的好奇心;数据的可视化呈现,让科普更加生动有趣;广告定制的盈利模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科普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与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科学传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赵肖雄  潘璇 《视听》2018,(11):174-175
数字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方式已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科学文章和新闻通稿形式的内容传播,新媒体、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将成为未来科普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微信公众号作为当下自媒体传递信息、传播内容的流行手段,对于公众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本文从数字媒体时代的科普传播特点切入,对科普传播类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及影响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彭卉芝 《新闻传播》2023,(18):35-37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为用户生产内容(UGC)赋权,普通用户也能通过媒体平台方便快捷地进行内容生产与创作,贡献“个人智慧”。于小红书而言,“其基于技术赋能、UGC内容生产转向、内容营销兴起的大环境,高效整合了用户、品牌方、平台官方账号等内容生产主体,定位于境外购物、生活领域、美妆护肤、热点事件等几大内容类型,建构了社交化内容表达体系,形成了聚焦性内容社区。”可见小红书平台真实用户分享的“个人智慧”所打造成的内容分享社区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平台形成的团体性智慧内容资源库,在指导用户日常生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小红书内容资源库的特征并从技术支持、内容生产者与内容接收者的不同视角出发,探究UGC模式下的小红书集体智慧聚合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视听新媒体应用服务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短视频成为新的数字内容传播场。在科学传播领域中,科普类账号“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发布了大量优质的科普短视频,是科普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以该短视频账号为例,尝试在媒介进化论的理论视角下来考察个人用户科普类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策略。研究认为个人用户科普短视频的创作在风格定位层面要发掘特色,科媒融合;内容创作层面应结合热点,深耕遴选;互动交流层面应注重双向互动,多维传播。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态,短视频的出现及勃兴重构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模式,而短视频与科普的结合,既降低了严肃、刻板、专业的知识理解门槛,也给科学传播带来了新的想象和挑战.本文基于公众理解科学范式,采用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展开质化研究,从技术、框架、用户三个层面揭示自媒体科普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内在逻辑,并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伴随着紧急性和未知性,面对该类事件公众具有强烈的信息获知需求。大众媒体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解读缺乏专业权威性,学术期刊的社会职责与公众的信息需求是医学学术期刊发挥媒体议程的基础。医学学术期刊公信力高,具备丰富的医学专业内容资源和客观理性的媒介调性,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媒体议程设置中能发挥优势。医学学术期刊通过科普传播的路径参与议题设置,以社交媒体矩阵建立、推动媒体间共振是大众传播基础,以医学知识服务和科学专业内容传播定位实现对公众的长效引导。提升学术期刊的大众化传播能力,从而影响社会议题,通过回应社会关切、快速出版等方式实现公众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7.
吴功全 《今传媒》2024,(1):19-22
农业科技信息的普及对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普类短视频迎来了新图景。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需要更多农学专家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创新传播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小周说农资”视频号在这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因此本文以其在自媒体平台的视频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其视频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旨在探究农业泛知识类短视频给三农带来的价值,为农业科普创作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21世纪,如何用高新科技手段进行科普创作,使多种媒体更好地进行协作,创造一个“全社会都要参与”的科普新格局,是一个应当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科普期刊是科技期刊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期刊类别,也是我国的主流科普阵地之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面对全民科学素质提升新要求和媒体融合大势,科普期刊对社会公众仍具有独特的科普价值。这种价值的持续彰显和充分实现,需要科普期刊办刊者坚持守正创新,以专业化的内容、精品化的定位、特色化的营销、新颖化的形式,推动科普期刊沿...  相似文献   

20.
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行业的竞争已经逐渐从文字走向短视频,短视频自媒体蔚然成风。新的阶段,具有专业创作团队、优质内容、多元化传播渠道的短视频,才能形成竞争力。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模式为研究线索,结合二更视频的实际案例,分析短视频自媒体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