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节庆电视晚会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中秋节是海内外华人的团圆节,央视中秋晚会从1991年《神州一片月》为始,已走过30多个春秋,在弘扬时代旋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主持人是节庆电视晚会的核心审美元素,是晚会实现传播价值的重要支撑。现以央视中秋晚会中的主持人为例,分析节庆电视晚会主持人的传播美学价值、审美构成和实现路径,意图为新时代背景下节庆电视晚会主持人的传播美学价值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电视综艺晚会导演是一台综艺晚会的灵魂人物,直接影响综艺晚会的格局和播出效果。电视综艺晚会不仅展现给现场的观众,更是要展现给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为了向观众展示出质量更高的节目效果,电视综艺晚会的导演需要具备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本文将对电视综艺晚会导演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逐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台综艺晚会的成功,离不开晚会创意新颖、节目质量过硬、演员水平高超等诸多因素,因此,编导在组创晚会的过程中总是要把主要精力投人到节目创作及演员选择上,却常常忽略对晚会现场观众的把握。其实,现场观众应当成为导演手下的“第二演员”,对其把握得当,也是晚会成功的要素之一.一、现场观众的双丞间性决定了其在综艺晚会中的重要地位有现场观众,是电视综艺晚会有别于其他晚会(如电视歌舞晚会等)和其他电视文艺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综艺晚会为什么要保留现场观众?为什么不单纯依靠电视制作手段(如静录加特技等)来完成综艺晚…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晚会的整体编导是由一个综艺节目晚会创作和编导的艺术组合,深化对电视晚会编导的实践与理论探究,对增强电视晚会编导效果优化具有显著意义。本研究通过探析电视晚会编排理念上存在的问题,阐释大数据时代创新技巧在电视编导中的应用,逐步提升我国电视晚会编导的创作创新效果,由此发展电视晚会节目的文化与艺术并存的举措,使受众在大数据时代发展过程中对于电视文化多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正在改变着电视晚会制作人的传统思维和传统制作模式,催生出许多新观念:一是要打破传统晚会制作分工模式,设置总体负责晚会节目质量的视觉艺术效果总监;二是晚会观演模式处在流变中,真正的受众主体(电视机前和电脑前以及移动终端前的观众)将会深度参与晚会进程,观众在逐渐改变着晚会节目的内容构成和晚会的节目形式;三是渗透在舞美、照明、舞台视频、摄像中的技术手段和网络新技术介入晚会传播与制作,打开了传统舞台空间的桎梏,向舞台四周立体多维空间延展,为晚会技术手段的应用和艺术创作提供了各种可能,为创作插上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在荧屏争夺观众眼球的时代,靠娱乐取胜、以综艺主打,似乎成为各电视媒体拯救自我的神奇魔杖。从央视《综艺大观》为代表的“晚会时代”,到《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而形成的“娱乐时代”,直到《幸运52》《开心辞典》以竞猜得奖迎合观众喜欢刺激性活动的心理而形成综艺节目的“竞猜时代”。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各电视媒体也以生存的本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综艺娱乐节目,既为观众“造梦”,又为自身“造势”。  相似文献   

7.
裴晓林 《现代传播》2007,(6):161-163
当前学界和业界对电视晚会提出了一些批评,如"技术大于艺术,形式淹没内容,普遍的模式化、概念化、肤浅化、小品化",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视晚会在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观众逐渐对晚会失去兴趣,电视晚会的收视率随之下降.普通的电视晚会不用说,即使是我国第一大品牌晚会《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在收视上也早就显示出滑坡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金晶 《东南传播》2011,(9):82-83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和受众越来越高的观看需求,电视媒体从大众化向分众化传播已是必然趋势,电视传播的内容由合到分,目标受众由广到窄,观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电视分众化时代的到来,满足了观众差异性多层次的需求,同时保证了长期稳定的收视群体,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传播专业性更强的信息。但是我国的分众化传播还在初步发展阶段,在传播...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电视晚会具备魅力的重要条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作品,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电视晚会在众多网络节目中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如果不能加以创新,可能会慢慢退出观众的视野。制约电视晚会导演创新意识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尝试对这些原因进行探讨,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增强电视晚会导演创新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房实 《采.写.编》2022,(4):176-178
融媒体时代为电视文艺晚会的发展构建了关键技术支撑以及新兴传播渠道,同时促使了晚会形态的创新.一直以来,我国电视文艺晚会在节目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促进电视文艺节目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通过分析融媒体时代为电视文艺晚会发展提供的条件以及电视文艺晚会在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融媒体时代电...  相似文献   

11.
电视会终结吗?这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而浮出水面的一个问题。事实上,新媒体时代可能带来的不是电视媒体自身的终结,而是传统电视传播模式的终结。未来电视的传播将不再是基于频道和栏目(节目)的单向线性传播,而是基于碎片化信息的、由电视媒体及其观众两大主体共同完成的多级传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各种大型电视综艺晚会越来越多,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和各种小品类的现场直播深受观众喜爱.但是在这些优秀的晚会中却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对电视手段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13.
正专题晚会作为电视晚会中确定主题并围绕其进行节目编排的电视创作,其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形式较为灵活,成为了很多活动纪念、节日庆典、重大颁奖的晚会首选。相比老牌的"辞旧岁迎新春"的春节联欢晚会,专题晚会除一般的晚会性质,还兼具新闻和宣传价值。专题晚会成功与否离不开电视导演的精心统筹与安排,而作为晚会的关键核心,电视导演为给了观众带来视听饕餮盛宴,要对整场晚会进行调度协调,并控制专题晚会的策划与实施。成功的专题晚  相似文献   

14.
言人 《视听界》2005,(5):55-56
如果说一台电视艺晚会是一个风姿绰约的美人,那么晚会的名称就是美人的明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集中展现了一个人的生命和个性,眼睛灵动,整个人就分外精神。电视艺晚会的名称能带动整台晚会,使之仪态尽展、神韵毕现.以她的深意和华彩直接打动观众。结合在江苏电视台导演艺晚会的工作实际,就晚会名称的制作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综艺晚会,是包括了多种艺术类别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是有别于专题性晚会的,由歌舞、曲艺、戏曲、杂技、访谈等多种艺术门类构成,它是多种艺术形式与电视艺术的有机结合,这种电视艺术形式有着很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深受观众拥护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综艺晚会主持人除了担当晚会的串联,他如何发挥掌控力来驾驭这台晚会成为名副其实晚会核心,是一台晚会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综艺晚会是通过电视传播向观众来展示的一种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其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且越来越受观众们的欢迎。大型综艺晚会的表演形式具有多样化特性,其参演人数众多、观演空间较大,通常包含舞蹈、小品、歌曲、杂技、魔术等表现形式。由于大型综艺晚会通常都是一次性投入播出,所以,舞台导演必须具备较高的现场把控能力。本文通过对大型综艺晚会中舞台导演对现场把控的重要性及其有效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为实现大型综艺晚会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电视晚会的主持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霓 《新闻窗》2011,(1):78-79
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电视晚会以它独特的综合性、参与性、媒介性及艺术性,逐渐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电视节目类型。其中,电视晚会的主持人作为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而言是挑战也是契机,在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电视编辑的工作视角由编辑转向观众、工作视野由节目制作转向品牌创立、工作机制由单打独斗转向互动共赢,同时新媒体时代的电视编辑必须面对编辑方式的拓展、传播技术的拓展和电视节目内容情节的拓展。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对电视编辑工作带来的考验和新的契机,提出了应对这一新的外部形势的思路,旨在为新媒体时代辛勤工作的电视编辑的成长提供个人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9.
试论电视晚会的文化定位应天常从80年代初期电视晚会出现以来,从总体上说,其文化定位处于飘忽游移的状态──是高雅些好呢,还是多些泡沫化娱乐消费呢?它使晚会主创者尴尬无奈。尽管在内容、结构、形式上费尽心机,甚至动用目不暇接的宣传包装技巧,却难免观众的挑剔...  相似文献   

20.
陈琳 《声屏世界》2005,(4):36-37
电视艺晚会的“平民意识”.就是电视人从办晚会的指导思想到具体运作上都要体现老百姓的需要,为老百姓所接受.为老百姓服务。也就是说,晚会的内容、晚会的形式.包括被观众接受的全过程.都要符合老百姓的思想、生活、情感、利益乃至于期望。那么,电视艺晚会怎样才能办得平民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