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论述了邓小平崭新的战争与和平观以及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当代世界主题的论述,认识这一主题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一系列新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的关系,把握邓小平同志理论的时代性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何火萍 《文教资料》2006,26(27):67-68
时代主题思想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新时期中国国家战略与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基石。邓小平实现了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重大转变。对邓小平时代主题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绩,研究者就该思想提出的依据、形成过程、伟大意义、面临的挑战及其比较研究取得了一些共识。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们党分析时代的基本观点,是把“战争与革命”作为时代的主题,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时代的主题重新审视,重新估量,重新判断,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发表了一些新的看法,到80年代中期进而从中概括  相似文献   

5.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造就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造就了邓小平的建设荣辱观。实践基础的差异性与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了毛泽东与邓小平荣辱观的差异性,浪漫性思维使毛泽东晚年以实事求是为荣的光环逐渐褪色,与邓小平现实主义思维形式形成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6.
根据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界定和党的文献的表述 ,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或时代主题。那种认为世界早已进入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观点 ,不仅在提法上与邓小平和党的文献的表述不符 ,还会造成对通常认为的当前我们仍然处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性质和内容的怀疑和动摇。  相似文献   

7.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将其溶于中国大地,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社会发展理论,并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主旋律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中叶,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主题论。从他对90年代初国际格局转折期所作出的一系列阐述中也可以看出,其基本思 路仍然是立足于分析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的问题。90年代下半叶以 来,国际形势的发展有了新的特点,世界局势出现了新的动荡。但是,运用邓小平80年代中叶 的思维方式和90年代初的思维逻辑来看待当今动荡的世界,我们应该有把握认为,和平与发展 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时代主题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造就了毛泽东的革命荣辱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造就了邓小平的建设荣辱观;实践基础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中国革命实践深刻影响了毛泽东的荣辱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深刻影响了邓小平的荣辱观;思维方式的差异性造成了荣辱观差异性,浪漫性思维使毛泽东晚年以实事求是为荣的光环逐渐褪色,与邓小平现实主义思维方式形成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把握了“三个世界”格局向“东西南北”格局转化的规律,揭示了整个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从而作出了对当代世界的新的战略判断:“东西”问题是政治问题,“南北”问题是发展问题。邓小平形成时代主题判断的思维方式是他对政治与经济、战争与革命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调整。他观察和分析社会形势,实事求是地对世界范围的政治与经济、战争与革命的相互关系重新进行认识,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继承毛泽东国际战略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我国国际战略思想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主题这一论断;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出"一国两制"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构想;实行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政治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目标取向和基本方略,有力地推动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人们所期望的永久和平却并没有出现,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猖獗。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还是看到进入后冷战时代以后战争制约因素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国内和国际背景。"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立论依据和理论基石。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邓小平在其国际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其国际战略思想相统一的外交策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我国新时期的国家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为我国安全战略的转移指明了方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立了我国安全战略重心。明确指出 ,我国安全战略的实施必须适应对外开放的新环境 ,发展高科技将对我国安全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是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紧密结合当今世界特征的战略思考。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经济战略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世界多极化趋势与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国际战略家。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趋势下,探讨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中心问题的国际背景下,邓小平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当代中国制定了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国际战略  相似文献   

18.
克林顿时期美国对外战略可概括为:以经济安全为核心,军事实力为后盾,全球”民主化”为手段,通过巩固和调整联盟关系和它主导下的大国协调,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保冷战后直至21世纪美国世界领导地位。这一对外战略,背离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严峻挑战,而且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诸多矛盾中。全球化日益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称霸世界越来越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长河中,战争一直就是古老而又常新的文学主题。但在当今和平年代,如何从新的文化视角和理论维度去重新审视战争文学显得十分重要。为进一步推动当代战争文学的主题研讨,促进战争文学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和发展,2013年7月,在湖南怀化召开了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9届年会暨“和平文化与战争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日本、加拿大、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台湾近18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和平文化理论与战争文学叙事、战争文学整体研究、战争与人性以及日本的战争文学、台湾的战争文学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