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广传奇     
匈奴大入上郡①,天子使中贵人②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  相似文献   

2.
李白开元十八年所作《上安州裴长史书》是研究李白生平的重要文献。书中记载,李白此前曾干谒安州都督马公,马公“一见尽礼,许为奇才”。此“郡督马公”之名,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即开元十五、十六年出任安州都督的马正会。然钩稽近年新出十一方唐代墓志,参证传世文献,可知马正会实卒开元九年前。“郡督马公”并非马正会,当为马克麾。  相似文献   

3.
“愣”孩儿     
我上了车,刚坐稳。忽听有人叫我的名字:“老刘,刘殿学!”谁在叫我?站起来,一眼看见王旭酋,手里拽着小儿子,用力向我这儿挤。王旭酋是我中学同学,都好几年不见面了。我忙上前接过他手里的东西,拉过他的小儿子。问他们去哪,他说去西安。我又故意瞅瞅王旭酋的小儿子,问:“你去哪儿?”男孩儿不说话。王旭酋马上说:“这狗日的,愣种,见了人也不说话。都快六岁了。”他对他小儿子嚷道:“叫,叫叔叔!”男孩儿看了看我,没有出声。大概他认为是因为自己才被爸爸骂成愣种的,所以就不理我们,自个儿趴到窗口看远处的天山。王旭酋觉得没有面子,说这孩子简直…  相似文献   

4.
最后自然段是出彩点——前面铺垫文字,功不可没。一般作文,能写出前面的文字,但不是为铺垫最后自然段;或者能写卒章的句子,但在前文未能做好铺垫——从记叙文字中找不到句子的植根点:此文能将二者统一起来。但是,第一自然段“喷香的”三字应删除——破坏了卒章的意思;标题应改为“我愿是粒谷子”。  相似文献   

5.
第13小题要求从句式的角度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加以判断。但是加点部分“大人清白”、“名誉著闻”和两个“其都督”都不是句子。众所周知,句子是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而这四处加点的部分都不能脱离原句表达完整明了的意思。既然加点部分都不是句子,又怎可判断它们是什么句式呢? 按照命题者的思路,我们姑且对加点部分进行句式的判断。2000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指出,文言文句式的考查仅限于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和成分省略五种。那么,四处加点的部分各是以上五种中的哪一种句式呢?标准答案认…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2期刊登了左民先生的《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现象》一文,认为:“及时相遣归”、“翼君实或见恕也”这类句子是一种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式,“‘相’和‘见’有称代作用时常常置于动词谓语前”。不少语法学家注意到了这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他们认为:“相”:①助动词,见也。(杨树达《词诠》)②副词,表受事,表  相似文献   

7.
初中课文《南郭处士》“廪食以数百人”一句,课本注为“用几百人的口粮供养吹竽的人”,这固然不确,但薛鹏举同志将此句译为“(宣王)用几百人的口粮供养南郭处士”(见贵刊今年第1期)也不见允当。无论齐宣王如何慷慨大方,也不可能“用几百人的口粮”来供养南郭处士一个人。  相似文献   

8.
谈“驰”字     
《木兰诗》中有“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句,教材注释“愿驰千里足“为希望骑上千里马”。“驰”释为“骑上”。笔者不敢苟同,特陈述如下: “驰”字的本义与赶马的动作紧密关联。许慎《说文解字》释“驰”字:“大驱也。……驰亦驱也,较大而疾耳。”可见,“驰”与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一册《察今》:“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教学参考书把“有似于此”译为“有些象这种情况”。我觉得“有”在这个句子里没有意义,是个词头,它附加在“似”字前,一起构成双音词,是一种习惯用法。如: 1.“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暗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枚乘《七发》) 2.“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资治通鉴·祖逖》)“有如”同“有似”。下同。 3.“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杜  相似文献   

10.
“轮台”是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地名,它究竟在哪里呢?“轮台”有汉轮台和唐轮台之分。《汉书·西域传》:“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汉轮台在南疆,即今新疆维吾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17课《季氏将伐颛臾》中有一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教参和一般文言资料上都这样解释:冉有、子路拜见孔子。笔者认为将“见于”解释为“拜见”似有不妥,应该解释为“被召见”。我的理由是:1、《论语》中其它文章中没有将“见于”解释为“拜见”的,只有“见”解释为“拜见”。如《八佾》中“仪封人请见”、“从者见之”;《阳货》中“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等句中的“见”都解释为“拜见”。2、同样被选入高中课本的《庄暴见孟子》(《孟子》)一文有这样的句子:“庄暴见孟子”、“暴见于王”、“他日,见于…  相似文献   

12.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结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如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中有两个带“见”的句子:①君既若见录;②府吏见丁宁。《答司马谏议书》中也有两个带“见”的句子。③今君实所以见教者;④冀君实或见恕也。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文言句法的一些特点》一文对这个“见”字作了如下的说明:“见”用在别人(君实)的行为(恕)前面,只起表示客气的作用。其实,这四个“见”字都是第一人称代词,都是“我”的意思。“见录”就是“记着我”,“见丁宁”就是“丁宁我”,“见教”就是“指  相似文献   

14.
“见”字被动句中的“见”,有副词说,有助动词说。本文同意助动词说,但认为“见”更似焦点标记,“见”标记它所引导的核心动词。核心动词是句子的信息焦点,是由于“见”的标记而突出的。  相似文献   

15.
“卒”义辨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中,有“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一句。课本注释把“卒葬之”释为:“终于葬在那里”,这就等于把“卒”解释为“终于”。一些选本、参考书亦多用此解。其实这个解释欠妥。首先,“卒”在这里是“死”的意思。《尔雅·释诂下》:“卒,死也。”《辞海》也释“卒”为:“古指大夫死亡及年老寿终。后为死亡的通称。”把“卒”释为“死或死后”,直接说明了慧褒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讲使动用法,下面两例是常用例句。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认为上两例存在“使动用法”,大可商榷。先看例①。高中语文及《教学参考书》等认为“归”为使动用法,  相似文献   

17.
《书博鸡者事》一文中“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一句,教材选为文言词义练习,其中对“衣”的释义,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衣,衣服(名词)。”(见第403页)这个答案,值得商榷。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作了如下辨析。从语法角度看,这句话(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豪民”,“方”是时间副词作状语,起修饰作用,“华衣乘马”是一个联合词组作谓语。组成这个联合词组中的两部分,结构形式应相同或基本相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琵琶行》将音乐描写和人物刻画的高妙结合,早已为人所称道;而诗中的环境描写,更为人所叹赏,如“枫叶狄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它们或暗示时令和时间的推移,或渲染凄凉情景,或烘托音乐效果,无不各尽其妙,浑然天成。  相似文献   

19.
《史记·廉颇■相如列传》中“拜送书于庭”一句,中学课本注解:“(赵王)在朝堂上行了礼,送出国书。拜,叩头。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郝念劬同志认为“庭”宜指“秦庭”,应该解作(?)相如到了秦国后,在朝堂上向秦王很恭敬地行了礼,把国书呈送上去;并且指出“奉(?)”“送书”都是(?)相如的行动。然(?)读原文,未敢苟同. 今以“完璧归赵”一段而言,“庭”一见:“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拜送书于庭。”而“廷”凡三见:“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相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相似文献   

20.
“与”在古汉语中当介词“和”、“同”讲,但在有的句子中却说不通,而解释为“带”、“带领”则文从字顺。这样的例子在《史记》中很不少,其它先秦两汉的古藉中也不乏其例。只要句中主语是地位高、权力大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而“与”后边的人是主语发出“赴”、“驰”或“入”、“归”等动作行为时所带领的对象,这“与”就可以释为“带领”。有的古文译著者在译文中有时也把“与”译为“带”、“带领”,但这好像是从上下文中体会出来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义项来诠释。“与”有“带领”义是“与”、“以”通假所致。“与”、“以”同属余纽,“以”有“带领”义,也有介词的“和”、“同”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